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鉴赏能力

2018-03-07 09:48宁馨
新课程·中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教育教学传统文化初中语文

宁馨

摘 要:语文学习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传承中华民族文化,这是作为学生所肩负的重要责任,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文化的传承,被列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形式之一,对于几千年的丰富文化遗产,通过语文学习进行继承和发扬。从课堂教学和教学活动方面对提高学生传统文化鉴赏能力做了相关的分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教学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阅读提高文化鉴赏能力

俗话说,兴趣是第一任老师。有了良好的兴趣,才能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感兴趣,才能够更好地做成一件事情。在阅读教学中,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传承中华文化,阅读兴趣的激发是为阅读教学做好铺垫的基础工作之一。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引起广泛的阅读,增加对知识面的了解,扩大知识的广度,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阅读,例如课外阅读、社区阅读、班级比赛阅读等。让学生在各种形式的阅读下做到重积累、重品味。通过大量的阅读来积累对语文文化的了解,来体味中华文化的内涵,从对语言文字字面的了解,不断培养到语言文字的运用。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读得多了,习惯也就养成了,理解文章和对传统文化的鉴赏能力自然也就深刻了许多。正如新课程提出的理念中提到“多读书,读好书”。以这样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文化内涵,增强语文文化底蕴,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对阅读的理解来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通过古诗词鉴赏,培养传统文化素养

初中语文教材中很多古诗词都是一些非常经典的名家之作,这些古诗词之所以能够被选用到初中教材中,是因为有着独特的含义和丰富的汉字魅力,通过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结合古诗发生的背景来培养思想感情,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和民族情节,但是古诗是枯燥无味的,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需要创设出学习的情境,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来进行学习,古诗是有自己的文学特点的,大致分为七言律诗、五言律诗等,可以结合古诗的韵律美来进行教学,例如,让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和朗诵,通过对古诗的词句分析,来理解古诗所表达的内涵。《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诗表现了诗人感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归期难料的感情。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描写景物氛围萧条、冷落、凄凉的诗句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表明游子飘泊在外思乡心情(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用富有特征的9个景物描绘了一幅秋原黄昏行施图,即: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道出游子悲苦惆怅的诗句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通过这样的分析和长期训练,教师积极地指导,培养学生如何去分析理解古诗,让学生能够独立体会古诗的情感变化,培养学生学习古诗文化的鉴赏能力。

三、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也许会遇到一些比较无趣沉闷的课文,语文教师让沉闷死板的课程变得生动有趣。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注重课堂语言的规范性,规范学生使用普通话。在规范的基础上还要注重语文的形象性,语言生动形象可以使抽象的东西变得形象具体化,深入浅出还能使枯燥变得风趣。例如,鲁迅讲课,用农民讨媳妇不要“杏脸柳腰”“弱不禁风”的“美人”,而要“腰臂圆壮、脸色红润”的劳动姑娘这个生动形象的事例,来阐明“美的阶级性”这一抽象的理论问题。提升语言修养,注重运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法。例如,在教学中可以运用谚语,谚语的使用是人民群众口头上流传的通俗简练,但是含义深刻的固定化的语句,就像: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由此可见,不同的语言色彩会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和感情色彩。在语文教学课堂中要结合学科的特征,表现出鲜明的学科特点,利用趣味性的课堂语言来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激起学生的语文学习情趣。要使学生对语文课感兴趣,关键还是在于教师的引导,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知识广博,搜集与教学有关的笑话、故事、佳句、成语典故等,深入浅出引入课堂上,通过这样的方法手段来塑造形象营造上课氛围,并且从开心快乐的学习过程中迅速理解和记忆知识。在现代的教育只注重课改的同时,也要注重课堂语言的组织和设计,合理运用语言,不仅可以培养兴趣,还能激励学生,对学生人格的养成和习惯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学的时候要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和言之有启,切不可以离开课本空空而谈,也不可以照本宣科。

綜上所述,提高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鉴赏能力需要从多方面入手,教师要把教学与语文课堂很好地联系和融合,才能从整体提高初中生的文化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江淑燕.以古诗为载体增强学生的人文底蕴:论初中语文古诗教学[J].台声(新视角),2005(6).

[2]卢贵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法[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0(8).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教育教学传统文化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关于开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