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承新
摘 要:新课标强调让教师与学生都能够彻底走出以往的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是课堂教学的组织人员和参与人员,必须要将学生当做课堂的主体,这样才可以让课堂活跃起来,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关键词:初中数学;主体性;学生
合作交流实际上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点方法之一,而课堂是开展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必须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将获得结论完整的思路过程展示在我们面前,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既能够学到知识,同时还可以提升能力,不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真正将学生当做课堂的主体。
一、鼓励方式激发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缺少兴趣,学生对数学就缺少学习的内在动力,必须要拥有良好的学习动机,学生才能够高度热情地准备学习,上课时集中注意力,认真思考,积极探索新的领域。教师必须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说在初中数学教学时,教师必须要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给学生讲述数学家的奇闻趣事,有意思的数学案例等。教师使用引导和升华的方法,能够让更多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力量。教师引导的方式主要有,日常生活的实例,将困难的问题简单化,让学生感觉亲切。还可以提出问题,设置一些悬念,让学生产生探索的欲望。这样的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将学生的才华展示出来,让学生感受到成功带来的快乐,慢慢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例如,教师在讲解椭圆这一课程的过程中,应该使用鸡蛋作为道具,让学生思考鸡蛋侧面具有什么样的性质,经过不断引导和启发,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进而养成良好的数学习惯。
二、增加动手操作,培养学习能力
(一)创设学习情景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给学生提供相关的概念等一系列推导的过程,让学生观察和反复思考,找到相同的地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或者是设计一些操作性比较强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后的时间自己去思考。
(二)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
课堂教学过程中,不管是解题方式还是问题正误的判断,都需要学生认真思考。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选择讲题时讲一部分留一部分的方法,给学生一个思考的空间,这样能够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比如,讲解全等三角形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出一个三角形的边长,然后要求学生画出完全相同的三角形,让学生自己思考办法,引导学生主动找出正确答案,激发学生研究知识点的动力。
(三)建立探讨的平台
相互合作这样的学习方法,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教师在教学时,应该选择小组探讨的方式,让学生们可以根据问题,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将学生独特的个性展示出来,达到交流的目的,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不同程度提高。
三、转变教学方法,提升学习效率
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通过讲解知识,让学生能够掌握学习的方法。所以说,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必须要关注学生学习方法的讲解。利用方法进行指导,让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式,不断增强学生的参与能力。教师必须要最大限度利用教材上的练习题,让学生能够学会知识,做到举一反三,由浅到深,循序渐进。关注学生的主体作用,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还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不可以代替学生去思考,尽量设计一些和学生日常生活接近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让其领悟学习的方法。
例如,教师在讲解“直线公理”这一课程的过程中,可以先让学生随便经过两点画一条直线,学生亲自动手实践,能够得出,经过两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这一直线公理。学生自己实践得到的结论,能够对于知识点理解得更加透彻,并且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
讲解“全等三角形边角边判断定理”的过程中,要求学生随便画出一个三角形,之后让小组学生对调三角形,利用学过的知识,画出一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每个学生都能够认真思考,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教师再适当进行引导,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而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培养,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本文对初中数学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进一步分析和阐述,使我们了解到初中数学课堂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而教师则扮演着教学引导者的角色。教师必须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这样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够得到最大限度发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带来的好处,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不断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和自身的学习能力。因此,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给初中数学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参考文献:
[1]王攀华.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A].新教育时代[C],2015(1).
[2]吴留军.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6(15):51.
[3]赵辰田.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A].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科研成果集(山西卷)[C],2014(2).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