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琴
摘 要:阅读是人们通过语言文字来主动地认识世界、发现世界进而获取各种审美体验的活动过程。通过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实践,将阅读引入学生的学习世界,带领学生探索文字的奥秘与篇章的美妙,进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自我的审美意识。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方法;图文并茂;读思结合
阅读是一个主动认识世界的过程,它是人们认识文明世界的重要工具。小学语文是学生真正探析文字世界的初次体验,亦是学生真正接触阅读教学的学科。《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作出明确说明,“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的整个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被赋予极为重要的使命。
那么如何进行阅读教学呢?在小学教育阶段又该怎么开展阅读教学呢?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流程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流程,首先是初读课文,畅谈收获;然后是合作探究,解读文本;最后是巩固梳理,拓展应用。这便是小学语文开展阅读教学的一种最常用的方法流程。在这一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具体内容的多少安排课时。在具体的教学中,篇幅短小、语言精练优美的文章可用1課时完成,而篇幅较长、难度较大的篇章可用2~3课时进行教学。但从教学原则上讲,应以两课时为主,这样做的目的是保持教学结构的完整性。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指导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这些方法的运用主要根据课文内容及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选择。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刚刚从学前教育阶段进入小学教育阶段学习,对语文的学习,尤其是文字会有一定的难度。这一阶段的学生刚刚接触较多的文字与拼音识记,对于较多文字构成的阅读篇章还是陌生并且有一定困难。因此,在低年级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需要引入一些工具,譬如音频、动画以及图片。在这里我们介绍一种小学语文阅读课程的教学法——图文并茂。对于图文并茂法的使用,主要是缘于图片、插画等媒介给学生一种直观形象、生动趣味的学习体验。
譬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小蝌蚪找妈妈》一文中,课本在以文字叙述故事情节的同时配有适当的插画说明,形象而生动,亦增加了学生初入小学阶段学习语文课程尤其是阅读课程的趣味性。课文将小蝌蚪找妈妈的一系列行动以简洁的语言文字叙述出来,并辅以生动的具体插图配合,符合低年级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这是一篇运用图文并茂法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典型性课文。
此外,开展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活动,我们还推荐一种方法——读思结合法。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我们的学习与教学必须有思考作为支撑,才可以发展得更好。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阅读也是如此。如果阅读教学只是机械的发声,哪怕是再有激情的朗读,亦是僵化的教育活动。正确的阅读教学是读书阅读与学会思考紧密结合在一起。这种读思结合的阅读教学法主要是在小学语文的较高年级中运用的。随着学生的成长,步入小学四年级以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是不断增强的,对语文的学习能力也逐步提升。对比低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这一时期的学生对于阅读的理解也上升了一个领域。在这一时期,学生总是可以提出几个引人深思的“为什么”,也在面对老师的提问时能做到思考具体的阅读内容。譬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课本中的《白杨》,这就是一篇适合运用读思教学法开展阅读课程的课文。《白杨》是一篇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散文,主要是通过孩子在火车上的所见所闻并与父亲的对话,来体现白杨树与众不同的“美”。
在对这类课文的阅读教学中,老师不仅要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技巧,更重要的是将文中所引申而来的深意挖掘出来。这就谈到了我们的读思教学法。老师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起到阅读技巧的指导作用,更重要的是将阅读内容的深刻含义告诉学生,使其理解。在《白杨》一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认识到白杨树所象征的现实意义以及精神寄托。文章主要借助白杨树不妥协、笔直、坚强的特点,借以比喻那些在我国条件艰苦的大西部地区为祖国边疆无畏奉献的建设者。这些戍守边疆的人们,坚强勇敢,不屈不挠,乐于奉献。这些精神的理解都是需要老师在阅读教学中通过指导,让学生在思考中获得的。读思结合带给学生的阅读是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培养素质,陶冶情操。
综上所述,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其中教学方法的运用对该语文阅读教学有很大的提升与裨益。
参考文献:
[1]韩吉旺.语文教学探微[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5:55.
[2]耿红卫.中国语文教育史教程[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3:227.
注:本论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常规课题“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式改革实践的研究”(立项编号:FJJKXB16-387)的研究成果。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