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交往思想

2018-03-07 08:50王世娇
现代交际 2018年4期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生产

王世娇

摘要:马克思的交往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有着划时代的意义。马克思的交往理论是逐渐形成和发展的,交往思想最初见于《博士论文》,直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交往的内容才呈现得更全面系统,并且正式确立。本文从交往与生产、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以及交往的作用三个方面全面研究马克思的交往理论。

关键词:马克思 生产 物质交往 精神交往

中图分类号:A81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4-0248-02

随着生产力的逐渐发展,全球联系日趋紧密。全球化的发展导致各个国家发展的不平衡,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明显处于劣势地位。这就要求我们深刻挖掘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内涵和外延,理性审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交往,促使我国世界交往战略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一、交往与生产

交往与生产构成人的社会发展的不同方面。若将生产与交往孤立起来,只会空洞且抽象。生产与交往内在的相互联结,互为前提,两者处于一种内在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中。

(一)交往与生产互为前提

首先,交往是生产的前提。物质生产作为人们必不可少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构成了人们历史的现实起点。“为了生活,首先需要衣、食、住、行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1]这是一切历史活动的基础。人自身劳动能力是有限的,为了从自然界中尽可能多地获取自己生存所必需的物质,不得不借助他人的帮助,由此产生了最初的交往。其次,生产也是交往的前提,而且交往的方式本身也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生产创造出交往所需要的物质材料,如果没有生产,交往就失去了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的中介物,从这个角度看生产是交往的前提。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指明了人的交往产生的物质生产基础,认为人们之间的物质联系“是由需要和生产方式决定的”。[2]显然物质生产是交往存在和发展的动力因素,绝不可能出现脱离物质生产的交往活动。

(二)生产决定交往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交往与物质生产具有相互作用的表现,生产除了创造了交往的材料之外,同时也规定了交往的形式和性质,然后使得交往顺利实现。第一,交往是物质生产实践的产物,人类交往活动及其关系都无法脱离物质生产。生产过程中的交往中也就是以生产要素为中介的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直接属于生产,也就是说交往本身就属于生产的要素之一。交往是以物质和精神产品为中介的,显而易见这里的交往结果本身就属于生产的产物。生产的关系、方式決定了交往的关系、方式。第二,物质生产实践影响着交往的变革。马克思说:“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3]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当旧的交往方式阻碍相对发达的生产力时,就会出现更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交往方式,由此无限循环上升从而形成了人类的整个历史。一方面,物质生产的发展扩大产生了交往扩大的需求;另一方面,物质水平和规模的扩大也促进了交往手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由此可见,交往的所有要素要么是直接包含在生产中,要么是由生产决定的。

二、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

(一)精神交往依赖于物质交往

马克思认为:“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而精神本身只是物质的最高产物”。[4]物质交往具有基础性,它是不依赖于意识形态的;而精神生产和交往总是依赖于物质生产和交往的。交往首先是一种物质交往,除此以外的所有交往活动及其方式都是由物质交往决定的。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物质交往是精神交往的基础。第一,精神交往的发展无法脱离物质实践,人类的文明是在继承前人文明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精神交往的创新而不断发展的。第二,越来越发达和全面的精神交往的手段都是借助物质载体。在物质交往和生产的发展过程中,人类更新了观念,提高了意识水平,迸发了新的精神面貌。

(二)精神交往相对独立于物质交往

物质生活并不是直接生发了精神生活,交往在这个过程中起着巨大作用。精神交往绝不是完全同步的受物质的制约,我们是可以把精神交往从社会交往中单独划分出来的,人们在物质以外创造着许多精神交往的独立形式。精神劳动的独立也使精神交往从物质活动中相对独立出来。由于精神劳动走向独立掩盖了与物质活动的关系,才产生了种种精神与物质关系的认识,引起各种观点的冲突。精神交往逐渐从物质生产与交往中相对脱离出来,从意识能真实地想象某种东西,可以脱离世界来想象一些抽象理论起,它就开始了“独立”以及之后的独立化发展,精神交往也就能够“纯粹”地展开。例如我们进行科学研究,进行人生哲理的对话以及交流我们对美的看法等,都是不以任何物质功利为目的的纯净而高尚的精神交往。这种纯粹的精神交往是交往的中间环节,精神交往的独立性也就更为彰显。

三、交往的作用

(一)交往促进社会分工的发展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交往和分工是两个相伴随的不可分割的范畴。由于社会生产力和人的需要的不断发展,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分工。分工影响着交往的内容、形式和范围,交往形式的多样化又促进着分工的发展。随着社会人数总量的不断增加以及生产力的逐渐进步,交往逐渐打破了家族、氏族和部落的限制,有了更大的范围,分工的社会化也越来越明显。三次社会大分工都是在人的交往范围不断扩大的环境下形成的,交往程度的不断深化使得社会分工日益专门化、细致化。

(二)交往促进了世界历史形成

世界交往是交往的高级形式,这种交往的前提条件就是民族内部交往和民族间交往。“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5]马克思认为世界历史的形成是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普遍交往为前提的。在走向世界历史的过程中,资本主义制度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打破了各区域孤立的状态,交往由此从民族内部交往扩展至民族间交往,也就逐渐向世界交往转变,特别是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每个民族的生产生活都在相互依赖和制约中不断发展。

(三)交往促进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第一,“普遍交往是个人全面而丰富的需要产生和满足的前提。”[6]人的需要是人类开展其他所有活动的基础,马克思认为生产力越发达人的发展和享受资料所占的比例会越大,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二,普遍交往条件下的个性得以全面发展。随着人的劳动能力和社会关系的充分发展,人类的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更加普遍,人们在这种全方位的交往中提升自我。第三,普遍交往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马克思认为交往的最高境界是创立生产资料社会共有的联合体,自由交往的范围将会逐渐扩大,进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四、结语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交往理论,极大地丰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宝库,对当代中国增进国内名民族团结和进行国际交往有着重要启示意义。今后要坚持以马克思交论理论为指导,挖掘其深刻内涵,促进中华民族内部交往发展的同时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友好交往,更好地推进“一带一路”,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3.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68.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1.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48.

[6]姜爱华.马克思交往理论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130.

责任编辑:杨国栋endprint

猜你喜欢
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生产
最有思想的句子
注意注意!吸管来袭
《卡尔·马克思:世界的精神》
2017年农药生产企业新增生产地址备案名单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价值与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道德思考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及其启示
浅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食品与水
别开生面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