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融资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018-03-07 08:57宋凯
商场现代化 2018年3期
关键词:融资管理风险管控

宋凯

摘 要:现如今,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融资管理已经成为了重要的一部分。在企业的融资管理过程中,企业要重视健全资金管理体制,将可能的融资可能性风险降到最低,更加加强管理融资规模,已经成为了企业管理重要的一方面。本文首先论述了企业在融资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对相关的问题的解决能够帮助企业处理在融资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关键词:融资管理;债权融资;风险管控

资金,就是企业的生命和心脏,企业流动资产中资金是最活跃的因素。企业在进行资金管理时,对融资管理进行加强管理能够让企业的风险降到最低层面,同时控制融资的规模,让企业的财务费用降到最低。但是,在具体的操作管理过程中,大部分企业的融资管理都会有或多或少的问题出现,这些问题会对企业的融资乃至发展都造成严重影响。

一、企业融资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企业融资规模与经营规模不匹配

当企业现有的资金对于企业自身的发展和经营、投资造成困难时,就要进行资金的融资来解决资金缺乏的问题。一般来说,企业可以通过股权融资、债券融资进行资金筹集。因为,股权融资对于很多企业来说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能否找到投资者也是十分困难的一件事情,因此大部分企业都会用债券融资的方式进行资金筹集。企业的融资方法必须与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相适应。倘若企业过多地进行融资,就表明该企业債务很多,企业会承担着更加重的负担,企业的财务花费也会增高;相反,企业有很少的融资规模就表明该企业债务比较少,那就表明企业对于财务处理不当,对企业自身的发展壮大不利。当前,很多企业不能够平衡融资规模和经营规模的相对平衡,这些都不利于企业进行资金的最大化经营与利用,从而取得最大化的收益。

2.企业融资种类单一、结构不合理

债务融资,从是否带息分类,可以分为带息负债和非带息负债,从是否融资分类,可以分为应付票据、应收账款保理、借款等等多种方式。企业在选择债务融资的具体方式时,必须要满足普通经营以及正常投资需求,在融资时要选择非带息负债的具体方式,这样做,可以一方面让资金需求得到应有的满足,解决了资金不够的问题,还可以将企业的财务花费进行压缩,将融资的成本降到最低。但是,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很多企业往往在与其它企业的合作中处于被动的地位,可选择的合作金融机构是非常有限的,并且所施行的融资方式只有利于金融机构,但是从企业的角度来说融资成本相应增加,企业的利润空间降低。

3.企业风险意识较为淡薄,融资管控力度不足

很多企业在进行自我管理的时候,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小型企业,都没有足够的管控风险的意识。比如,在指定具体的融资方案的时候,企业不能够按照自身的发展目标进行融资,资金不足却要执意融资;在国外进行融资项目时,没有充分分析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环境;不能够充分制定出合适的审批规章,无法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恰当的管理,所以公司无法进行正确有序的融资,甚至可能会出现企业资金偿还不及时、资金缺口大的状况,这些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

二、企业融资管理的作用

为了将融资效益最大化,企业必须要从自身考虑,更加科学合理地进行资金的筹集工作。第一,公司要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筹集适当额度的资金支持,从而让企业所获得利润增加以及能够让企业更加良好地运转,从而增加资金流转速度,将资金的使用效果最大化。第二,在恰当的时间,筹集适当的资金可以减少资金的限制状况,来控制资金成本的使用频率。第三,在进行恰当的进行资金收集的状况下,要合理选择融资的结构,可以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让企业的价值能够得到最大发挥。

三、如何加强企业融资管理

1.对企业确定的融资平台进行专项审计调查

对企业的审查主要体现在检查企业有没有坚持相关原则,并且根据社会与发展的需要,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之下,对资金投入的规模、方式、期限等等进行合理安排;是否有适度的融资规模、是否具备合理的资金结构和期限搭配;是否有规范的资金融入程序;进行拨款的时候是否分批次分阶段,有没有资金浪费的情况存在。对于相关原则有没有真正坚持,企业的管理是否明确责任、操作时是否符合科学规范、资金的运作是否符合法律要求。有没有建立企业融资债务偿还机制和预警机制,是否有偿债准备金,有没有根据合同规定承担还款的责任。

2.制定企业《融资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融资管理,降低融资成本、优化融资结构、防范融资风险

为充分利用自有资金,合理安排债务融资。企业应该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相关制度制定了《融资管理办法》。按照新的规定,企业财务部为融资管理的职能部门。融资纳入预算管理,实行年度融资预算与月度融资计划相结合,按照预算规定程序上报融资需求。建设项目资金需求以长期资金为主,短期融资为辅,结合现金流量管理,做好资金的动态平衡。根据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企业可采取借新还旧、债务替换、提前还贷等措施,调整和优化债务结构。同时,企业还应该建立了融资风险评估制度和重大风险报告制度,未经企业董事会批准,企业一律不得对外融资。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融资行为,企业将视情节轻重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3.合理确定资金需要量,控制资金投放时间

企业具体选择什么样的融资渠道,在什么时候融资,融多少资金,都和企业密不可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选择什么样的融资方法,都要明确确定融资的具体需要数额,融资数量要明确。如果数量过少,对企业实际的生产和经营活动是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的;如果融资数量过多,会导致成本的迅速增加,对资金利用的最后效果不利。所以,当企业进行具体的融资操作之前,要合理估算企业的生产经营需要,保证融资的数量,然后根据企业所拥有的资金状况,从而确定具体需要融资的数量。在确定需要的资金熟练时,要注重产品的生产状况,还是注意产品流向,来控制生产数量,防止货品积压或者生产不足。

4.认真选择融资来源,力求降低资金成本

伴随着改革开放以及市场规模的扩大,资金市场越来越成熟与完善,企业有了更多的可以融资的渠道,融资方式呈现出多样化趋势,比如股权、贷款等等。但是,无论哪种具体的融资方式,进行融资都要付出一定的融资成本。因为进行融资的资金来源各有不同,具体情况也不相同。例如,银行所提供的资金一般来说比较安全,但是需要的手续相对来说比较繁多,而从民间征集钱款手续少并且快捷,政府进行扶持时有较低的资金成本,股权适合融集大量资金,债权适合少量资金的融资。企业在进行融资时,要遵守国家的各种政策和制度,确保选择的融资渠道的融资方式是合理的。同时,要考虑相关的融资成本。总之,就是要全面考虑融资的各种方式和渠道,研究资金的构成方式,了解各种资金约束条件,考虑得失,来谋求最佳的融资方式,从而最大程度降低资金成本。

5.恰当安排资金结构,正确运用负债经营

企业可以通过所有者权益和自身债务来实现其经济来源。企业通过获得债务的资金来完成自身的生产活动,就是负债经营。而且因为企业负债的利息可以在所得税之前支出,所以对企业的自身利润有比较小的影响,所以,当企业投资收益比自身负债的利息多时,企业担负债务来进行生产与经营活动既能解决企业资金不够的现状,又能让企业的收益有进一步的增长。但是倘若企业的债务过多,那么所担负的风险也就更大,企业在融资方面可能会受到影响,严重的时候可能会导致企业破产。所以,要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經营的特点,进行融资管理方面的改革,来真正建立和企业特点相一致的金融管理体系,进行改进,增强鼓励机制,从而形成和企业融资相适合的信用贷款机制。

综上所述,企业进行恰当的融资管理对企业财务减轻负担,降低可能威胁都有重大的作用。要加强对于融资的监管力度,全面了解各类融资方式,在融资前企业一定要综合考虑自身情况,采取适当的融资方式,也要从行业出发,建立完备的融资管理体系,从而将融资风险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元海华.企业融资管理及风险防范[J].商业会计,2016,(18).

[2]王辉.企业融资过程中的全面风险管理分析[J].现代商业,2016,(06).

[3]祝玲,胡宇红.企业债券改革与企业融资决策[J].现代企业,2016,(03).

[4]江陵.试论企业融资市场中的风险防范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6,(30).

猜你喜欢
融资管理风险管控
政策性种植业保险审计浅议
大数据时代检验检疫工作如何讲规矩守纪律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风险考量与管控
浅谈集中监控开关实传试验的“三步控制法”
大型钢铁集团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的融资管理
浅析中小企业融资管理的策略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探讨
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管控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