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愈娟
摘要:大力发展民营银行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客观要求,也是改变我国现有银行业竞争格局,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策略选择。文章首先阐述了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当前我国民营银行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参照发达国家与地区民营银行的发展经验,提出了加快我国民营银行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民营银行;发展现状;对策建议
一、引言
民营银行是指由民间资本控股,采用市场化的机制运作,具有自主性和私营性特点。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化程度的稳步提高,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此背景下,伴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政府审时度势,进行了银行业市场化改革艰苦探索,设立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民营银行,如中国民生银行、浙商银行等。但整体而言,国有银行仍处于主导地位,民营银行的市场份额在整个银行业中占比偏低,银行的民营化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的民营化,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与地区存在较大差距。这不仅造成了现行的银行垄断体系以及低效率的传统经营模式,而且对整个金融体系的制约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也不利于民营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大力发展民营银行,一方面有利于促进民营银行开展机制、产品和服务创新,调整业务结构,激活实体经济,提升服务水平,改变银行业传统盈利模式;另一方面有利于发挥积极的“鲶鱼效应”,改变当前银行业竞争格局,提高银行业运行效率,丰富并完善资本市场,最终形成多层次的银行体系。同时,通过发展民营银行也可以让广泛游离于“灰色地带”的许多民间资本找到正规的投资渠道,降低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的风险,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增强民营银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
在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总体背景下,大力发展民营银行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客观要求。首先,简要介绍民营银行设立背景及发展意义;其次,分析当前我国民营银行设立与发展现状;最后,剖析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发达国家与地区民营银行先进的管理经验;最后,提出加快我国民营银行的对策建议。
二、我国民营银行设立与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民间资本逐渐进入銀行业。根据有关资料统计显示,从1996年我国诞生第一家民营银行——中国民生银行起,截至2014年年底,在我国股份制银行和民营银行总股本中,民间资本分别占比45%和56%,有的甚至占比高达100%。
当前,民营银行设立主要采用如下两种模式:一是增量扩张模式,如中国民生银行、微众银行等。这种模式的民营银行是在原有国有银行体制之外创立的,政企完全分开,经营发展态势较好;二是重组模式,或称为存量发展模式,即对现有的银行进行重组改造。如浙商银行、台州银行等。这种模式的民营银行是在旧的制度框架下,对现有银行进行民营化改造设立的,改革的不彻底性决定了实际经营过程中难以摆脱银行原有利益主体的制约,经营管理时常违背市场逻辑规则。
总的来说,我国民营银行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打破了国有银行垄断局面,改变了银行竞争格局,获得了较快的发展。民营银行多项核心指标增长速度超过同期的国有银行和其它城市银行,不论在盈利能力,还是资产质量、资本充足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竞争优势。但与大型国有银行相比,民营银行仍存在规模小、网点少、业务种类不齐全、内部控制能力弱等问题,在存款和结算等方面更是面临巨大的行业压力。从银行业市场化改革实际效果来看,部分银行虽具有民营属性,取得一定的经济发展,民间资本占比较高,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民营银行,完全符合条件的民营银行屈指可数。
在此背景下,2013年1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允许民间资本发起设立纯民资的民营银行”,并出台了多项支持政策,努力为金融体制深化改革注入新的活力。政策出台之后,阿里巴巴、腾讯等在内一大批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积极参与民营银行的试点工作,并于2014年3月获得中国银监会公布了首批5家民营银行开展试点企业。纯民资的民营银行试点获批,它标志着我国银行业市场化改革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目前,首批试点 5 家民营银行,已全部正式开业运营。
上述5家民营银行获批,极大地激起了民间资本设立民营银行的兴趣和热情。有关统计显示,目前已经有70多家民营银行的名称获得预核准,超过30家上市公司宣布参与发起设立或者拟参股民营银行。2015年6月,随着《关于促进民营银行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银监会适时启动了第二批民营银行申请工作,正式受理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发起设立民营银行。可以预期,民营银行或迎来大发展黄金时代。
三、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发展民营银行是我国深化金融体制改革重要举措,也是注入中国经济活力重要突破口。从当前我国民营银行的设立与发展实际情况来看,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发展机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明确提出:全面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发起设立的民营银行,我国民营银行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1. 便利发展的宏观环境
我国发展民营银行的初衷是打破金融垄断格局,构建多层次金融体系,提高银行业竞争效率。借助于民营银行灵活的体制和信息灵通优势,通过差异化、特色化发展策略,为中小微企业和“三农”发展提供专业的金融服务。而当前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推动经济新常态下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多项支持政策。因此,上述政策推出契合了民营银行的市场定位,提供了便利民营银行发展的宏观环境。
2. 存款保险制度出台
存款保险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护存款人利益的重要措施,也是各国普遍实施的一项银行业基础性制度安排,该项制度的出台标志着银行业存款隐性担保的时代宣告结束,对民营银行更为有利。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1)存款保险制度实施有利于民营银行获得更多的公众信任,稳定存款人的市场预期,增强可持续经营能力。(2)存款保险制度实施有利于公平竞争,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激发民营银行创新动力,促进民营银行可持续健康发展。endprint
3. 拥有利率的自主决定权
利率市场化是是加快民营银行发展的必经之路。十八大以后,为积极响应中央经济体制改革精神,央行加快推进了利率市场化改革,陆续放开了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管制。利率市场化的持续推进提供的民营银行利率的自主决定权,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积极推进金融业务创新,保持民营银行经营活力。
4. 初步建立了相关制度体系
自2012年以来,中国银监会初步建立了相关制度体系,如制订行业准入标准、出台发展指导意见、完善持续监管意见等,充分表明我国政府支持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决心。通过强调发起人资质和条件,实行有限牌照管理,坚持审慎监管原则,建立风险处置安排等,明确了民间资本发起设立的风险自担民营银行经营管理模式。在审批上,成熟一家,批准一家,不设限额。
(二)面临挑战
当前民营银行发展面临着历史性机遇的大好时期,但在个体经营发展方面仍面临着许多挑战,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1. 自身规模的制约
民营银行与国有银行相比,资产规模和业务规模存在明显的差距,网点比较少,覆盖面比较窄,服务的范围小,给客户带来了很大的不便。由于历史原因,国有银行拥有庞大的分支机构,其网点布局和网点规模优势是民营银行无法比拟的,垄断了较多资源。而民营银行受限于规模的限制,难以通过差异化服务与国有银行竞争,争夺资源,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营银行的发展。
2. 巨大的同业竞争
对于民营银行而言,无论是采取存款导向型发展战略,还是以金融创新来谋求发展,在开业初期可能都面临着其他银行的激烈竞争。特别是对于国有银行而言,即便民营银行大力开展金融产品创新和差异化服务也很难从国有银行手中争夺资源。再加之,处于起始阶段的民营银行在商业信用、治理结构以及风险控制等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这使得民营银行经营面临巨大的同业竞争压力。
3. 业务范围较窄
目前,监管部门为了鼓励民营银行差异化经营,对新批民营银行都不是全牌照的银行,给予业务开展方面一定的控制,如经营区域布局、资金规模、业务种类等,强调发起人资质条件,实行有限牌照,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民营银行业务开展范围。
4. 抵御风险的能力弱
民营银行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实行差异化竞争,其贷款对象主要是面向中小企业,容易产生信用风险和道德风险。再加之,新设民营银行往往在经营起始阶段,具有起步晚、资金实力有限、信用等级低、业务结构单一、缺乏国家信誉支持等问题,影响了其市场竞争能力和水平,造成民营银行更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冲击,抗风险的能力较差。
四、发达国家与地区民营银行发展模式及其启示
(一)发达国家与地区民营银行发展模式
随着我国民营银行的开放,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以及利率市场化稳步推进,银行间竞争日趋激烈,优胜劣汰将不可避免。通过总结发达国家与地区民营银行发展模式,吸取经验与教训,可以使我国民营银行发展少走弯路,降低改革的成本。为此,梳理了民营银行发展的几类代表性模式,具体如下。
1. 中国台湾——民营银行模式
中国台湾民营银行的发展路径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准民营银行探索、民营银行准入放开、国有银行民营化以及民营银行兼并重组。从其发展路径来看,中国台湾民营银行是坚持循序渐进原则,逐步放开。从最初的局部试点,到民营银行批量设立及民间资本控股国有银行,再到后来银行兼并重组,具有明晰的发展路径。
2. 美国——社区银行模式
美国的民营银行以社区银行为主,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之路,主要服务于中小企业与本地居民。现有7000多家,资产规模一般在10亿美元以下。由于美国推出了存款保险制度与利率市场化两项基础性制度,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金融配套政策,奠定了民营银行自主经营市场基础,在这些制度保障下,公众对民营银行信任较高,民营银行存款较为稳定,贷款主要是利用关系型贷款。
3. 日本——地方银行模式
日本银行主要分为城市银行和地方银行,民营银行以地方银行为主。目前,已有60多家地方银行,其总行设在地方城市,它主要给予本地中小企业与居民提供金融服務。近年来,为促进地方银行发展,克服规模小、力量薄弱等问题,日本政府出台了许多政策,积极支持地方银行发展。在政府的支持下,当前日本银行基本形成了城市银行与地方银行并存的二元金融格局。
4. 英国——零售银行模式
英国的民营银行主要是零售银行模式。为方便零售业务办理,英国一些大型连锁超市纷纷设立零售金融银行,作为其附属机构,主要为客户提供金零售融服务。这类机构并不刻意追求规模扩张和区域布局,比较重视业务营销和客户体验,重点发展大银行不愿意介入的领域,实行互补发展,错位竞争,居民在支付、存款和消费信贷方面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
(二)对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的启示
从发达国家与地区民营发展实践来看,他们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如本国或地区银行体系、经济发展状况、法律制度、监管体制、竞争环境等因素,选择了符合本国国情的民营银行的发展模式。通过大力发展民营银行,一方面构建了多层次银行体系,改变了银行业竞争格局,增强了银行业的竞争活力;另一方面实现了金融体制与经济制度的平衡调整,满足了中小企业金融服务需求。通过对发达国家与地区民营银行发展模式研究,得到如下启示:民营银行设立与发展是深化各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但民营银行设立只有根据本国经济结构和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确定各个阶段的目标任务,才能取得较好的成绩。
五、加快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的政策建议
通过分析我国民营银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参照发达国家与地区民营银行发展经验,提出了加快我国民营银行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些政策建议。endprint
(一)构建完备的民营银行准入和退出制度
构建完备的民营银行管理制度,在法律上赋予民营银行独立的产权地位。研究制定科学合理准入标准,消除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壁垒。鼓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民营银行,创造民营银行的公平竞争环境,保障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享有平等的市场地位。强化对民营银行发起人资格审查,落实共同发起人制度。完善市场退出制度,遵循优胜劣汰发展规律。对经营不善的民营银行,依法对其进行兼并、重组、破产等。
(二)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建设
加快市场化定价能力建设和培育,给予民营银行充分的自主定价权,引导资金流向投资效率和预期收益率高的项目,从而形成资本有效配置,实现民营银行利润的最大化。监管需增强利率市场化监管和调控能力,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消除利率传导机制障碍,为利率市场化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鼓励民营银行选择差异化发展路径
鼓励民营银行结合自身定位和市场特点,以客户需求为切入口,确立差异化发展路径。通过与现有国有银行互补发展,错位竞争,创新产品和服务设计,推出丰富的多样化产品类型,形成拳头项目和品牌效应。制定相关政策,促进民营银行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开展存、贷、汇等基本业务,以中小微企业、“三农”和居民提供金融服务定位为主,提高普惠金融服务水平。
(四)加大民营银行的政策支持力度
政府应给予政策上扶持,为其创造公平宽松的外部环境。培育民营银行发展,鼓励民营银行独立自主经营,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实行差异化存款准备金率管理制度,适当降低再贷款率;鼓励民营银行多设服务网点,充分发挥民营银行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重要作用,加大对涉及“三农”和中小微企业贷款进行贴息或税负减免力度。
(五)加强对民营银行的风险管控
完善民营银行的资本与约束机制,防范道德风险,重点加强关联交易监管;鼓励银行股东自愿放弃获得关联贷款的权利;对其他合规的关联交易,采取逐项事前报告制度,尽可能减少关联交易风险。加强对民营银行的业务范围和运营风险管控,实时监控民营银行的资本质量和风险、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等风险指标,防止发生风险外溢,保证民营银行各项业务经营活动正常开展。
参考文献:
[1]朱孟楠,胡富華.民营银行金融体制改革的国际比较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4(04).
[2]薛洪言.当前金融环境下民营银行的挑战及发展策略[J].金融与经济,2014(10).
[3]李振.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8.
[4]曹芬.论我国发展民营银行的模式选择[D].河北大学,2008.
[5]周楠.我国发展民营银行的现实路径选择[D].河北大学,2008.
[6]周民源.我国台湾地区民营银行的发展路径及对内地的启示[J].金融监管,2014(01).
[7]王力,张红地,王子松.发展民营银行的若干思考[J].银行家,2015(07).
(作者单位: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