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安
(吉林农业大学图书馆,吉林长春 130000)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资源已经逐步成为个人和国家提升竞争能力的要素之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必须要全面提升信息服务能力,图书馆将成为 “以人为本”的服务机构,服务成为一切工作的重心。高校图书馆主要面向的是学生、教师以及科研人员,他们对图书馆的服务能力要求更高。对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做出全面、系统的评价,有助于全面提升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质量及服务能力。
数字图书馆是在传统图书馆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目前数字图书馆主要建立在高校,因为高校师生的思维活跃,对知识的需求量大,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这些因素都推动了传统图书馆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数字图书馆也就在高校应运而生了。所以对高校数字图书馆资源服务能力进行研究是具有代表性的。
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一样都是向社会提供资源,数字图书馆只是将知识在网络上不断传承,让知识传播得更快,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加便捷。知识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资源的渴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需求,数字图书馆的服务不能仅局限于对资源的集中与发送,还要求提升资源服务质量,使服务更加专业化、综合化、人性化。读者在获取数字资源之前,工作人员就对数字资源进行筛选和判断,要求数字资源更加向人工智能的方向发展。
图书馆的馆藏书籍、报刊、期刊杂志等都是知识资源,知识资源服务能力是在图书馆日常管理过程找那个体现的一种资源供给服务效果。服务效果的好坏与工作人员的工作方式、采用的资源整合手段、文化氛围等因素有很大关系。国内有些学者认为知识服务能力就是将读者所需智力资源提供给用户的服务为知识服务能力,面对不同需求的用户,可以根据用户可以接受的方式方法,将知识转化为媒体,然后对知识进行筛选整合,转化为具有高效益和价值的知识经济资源。
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是在图书馆情报机构中个体或者群体以知识提供获取为主要目的各种资源、环境、结构、运作等元素总和所表现出来的作用力。
高校图书馆的功能主要有三个: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提供知识资源、保存人类文化遗产以及读者提供信息服务。
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实际上就是将图书馆现有的馆藏资源,通过开发、传递、流通、整合转化为科技成果,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因此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能力就成为评价图书馆的重要指标。过去都是利用图书馆的馆舍面积,馆藏数量,馆内设备作为图书馆服务的标准,这些都是静态的条件。提高图书馆信息资源服务的水平,主要考虑各项要素之间的建设与配置状况能否满足读者的需求。文献资源、电子资源、物质资源之间的配比是否合理。在实际的评价过程中,要先制定一套比较详细的评价指标,将这些指标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做出综合评价。
信息服务能力评价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的,这些条件对于评价有一定的限制和影响。有时会因为具体条件的限制,评价的结果与评价的期望有一定的差距,因为了解评价的制约条件,可以使评价结果更接近评价的预期。可能会影响评价结果的因素如下。
2.1.1 宽大效应
人的直觉中有一种积极肯定的偏见,它往往会造成肯定评价大大超过否定的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图书馆往往会获得更多的肯定,各个图书馆都获得盲目的肯定,缩小了各个图书馆之间的差距。由于获得的评价都是好的,图书馆就被高评价所笼罩,这样会造成评价者未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以点带面,以偏概全。
2.1.2 情境因素
信息服务能力评价的结果往往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建筑、设施、文献的质量与数量、馆风馆貌等。但主要影响因素有从众心理和被评价者的影响力。大家都有从众的心理,个人往往会受到团队的影响。如果被评价的地位比较高,就是影响到评价者的心理与行为。
2.2.1 科学认识水平
科学认识对图书馆的评价的影响是巨大的。科学认识决定了图书馆评价的深度和广度。认识的东西越多,评价的范围就会越广,越全面,内容也会越精确。科学知识对评价的方法也有一定的影响,最早的统计方法就是计算,现在运用了多种统计方法,科学知识水平促进了图书馆的发展。
2.2.2 文化分布
研究表明,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越好。生活在同一个社会的人们,他们的思想、认识、评价都会升到当地文化环境的影响。因此,评价要抱着一颗宽容的心去看待不同的客体,及时修正自己的结论调整自己的心态。
任何一所高校数字图书馆开展服务的前提都是保证资金的投入,才能进行资源建设。只有保证充足的资金,图书馆才能采购资源,资源丰富才能开展服务工作。当然在保证资金充足的前提下,也要合理使用资金,使资金利用率大大得到提高。不能把所有的资金都用来采购文献资源,而忽略了其他服务项目的资金投入。馆藏量增加的同时也要提升服务质量。一味增加馆藏文献,不提升服务质量,就不会吸引读者,还会造成读者的流失,使采购来的文献使用率低,浪费资源。应该重视资金的合理利用,资源建设更能满足读者的需要。
图书馆的资源不单单是文献资源,人力资源也十分重要,高校图书馆应该引进专业的高素质人才,补充图书馆的队伍。馆员的服务理念十分重要,要不断对馆员进行培训,提升馆员的综合素质。高素质的领导队伍才能带领出高素质的馆员队伍,两者相辅相成。高素质的馆员队伍是图书馆服务能力提升的关键。图书馆要定期组织馆员进行培训,鼓励馆员积极学习,撰写研究性论文,发表自己的观点,成立科研小组,提升馆员的科研能力和服务意识。
图书馆不仅有文献保存功能,还有文化娱乐只能。图书馆应该通过各种形式宣传图书馆的馆藏,开展各种与图书相关的活动,如开展读书月活动,鼓励全校师生多读书,读好书,组织师生开展荐书活动,向图书馆推荐好书,图书馆根据实际情况采购相应的图书,增加图书的利用率,提高师生的读书兴趣。增加图书馆的影响力和亲和力,让广大读者对图书馆新颖的服务感兴趣,并积极参与图书馆开展的各项活动。
图书馆还可以与社会媒体合作,通过社会媒介宣传高校图书馆,可以提供场所举办画展、讲座等公益活动,提升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
没有衡量的标准,就没有办法更好地管理。图书馆的鼓舞能力评价是帮助图书馆更好地提升自己,评价活动要定期举行,让馆员不要安于现状,图书馆也要不断前行,不要停滞不前。通过评价了解各个馆之间的差异,查找产生差距的原因,寻找改进的方法,不断提升本馆的服务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拓展到各个领域,高校图书馆也应该不断接受新技术,为读者提供崭新的服务,来满足读者不断增长的知识需求,只有服务能力提升,图书馆才能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