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皓
(哈尔滨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
现阶段,在家庭美德教育观念方面大多数的大学生还是表现得很好,能够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在校学习期间的表现也比较突出,有的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还能勤工俭学,知道帮助父母减轻生活负担。但是还有一部分大学生不尽人意,虚度光阴。
家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许多大学生来自其他省份,远离父母,大多数学生能够体验到家庭情感的价值,也越来越认识到家庭情感的重要性。目前,大学生的主体都是独生子女,集父母宠爱于一身,在家基本都习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错误地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对父母的无私付出视而不见,从来没有想过回馈亲情,即使想到了,也是说得多做得少。许多学生不能经常和父母通电话,甚至一两个月都不和家人联系,这不利于家庭生活的和谐。更严重的是,很多学生上大学都是在虚度光阴,没有一定的目标和计划,浪费时间,很多人不去上课。有些学生只有在没有生活费的时候才会想起给父母打电话,还有些学生会因为父母寄钱晚了而跟父母大发雷霆,他们认为自己在上大学,父母支付所有费用都是应该的。即使明知道父母为难,他们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还会若无其事的要钱。对于父母的关心,也都认为是没用的唠叨,不愿意听。更有甚者,嫌弃自己的出身,抱怨父母没有为他们创造更好的生活,认为自己的父母很无能,不能给予自己金钱和地位的满足感。
道德修养在自我意识中是宝贵的。大学生自觉加强家庭道德修养,就是大学生在家庭道德方面自觉提出的家庭美德的要求,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完善、自我完善的活动意识和行为。然而,有些学生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好。当他们打电话给父母时,他们通常会大喊大叫。如果他们的父母不能满足他们的愿望或提出任何问题,他们抱怨恶语伤害父母。虽然许多学校都开设思想道德课,但基本上只是停留在形式上的,学生只学习应付考试,这种美德不能深深扎根于他们的心中。家庭美德教育是社会美德教育的回应。缺乏家庭美德的大学生没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不能团结同学,不能以自己为中心,容易与同学发生矛盾。
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深深地影响着大学生。由于就业压力和激烈的就业竞争,部分大学生的婚恋观进一步社会化和世俗化。很多大学生在恋爱中最关心的是对方的财富状况,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很多女孩特别愿意与富人和英俊的人交往,结婚也是,对方一定要有房子有车才会同意结婚。婚姻已被当代大学生视为讨价还价的筹码和交易,一切都变得过于现实。更严重的是不健康的网恋思想。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有些大学生在现实的生活中寻找不到适合自己的朋友,就在虚拟的世界去寻求心灵上的安慰,这也成了大学生网恋的主要原因。但是他们在畅游网络的同时没有想过网络世界也是各有利弊的。互联网的不真实性和隐蔽性可以美化任何丑陋的人,理想化的对象和现实生活中的对比往往给大学生的身心都带来巨大的伤害。
青少年的价值观念和消费观念在形成的初级阶段,极易受到各种错误消费文化的影响。琳琅满目的广告,信息四处传播,消费文化四处传播,引诱消费宣传,创新消费时尚等刺激年轻人的消费欲望,激发年轻人的消费热情,诱发甚至支配人们的消费行为,这些都起着微妙的引导作用。目前,许多青少年的消费目标是:食品消费追随广告,服装消费追随名牌,娱乐消费追随潮流,文化消费追随时尚。大学生生活在一个没有围墙的校园里,与社会完全接触。受“以消费水平为荣辱,以奢侈享受为幸福人生目标”的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他们表现出尊重需求的消费心理,这就使部分大学生产生了错误的消费观念,过分追求从众心理和个性化,盲目攀比,无目的消费,把各种名牌代替才华作为自己炫耀的资本,丰富和美化自己的形象智慧。更糟糕的是,一些家庭经济条件差的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和虚荣心,为了达到自己的高消费需求,以牺牲他人为代价,或者丧失自己的人格尊严,甚至不惜触碰法律。
目前,大学生在家庭美德教育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对家庭和谐造成一定影响。为了使家庭美德能够更好地传承下去,必须对大学生进行家庭和社会相结合的教育方式,进而使家庭美德教育能够更好地延续下去,让社会朝着更加和谐的方向发展。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大学生进行家庭情感教育的基础是要加强大学生尊敬长辈的教育,让他们意识到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每个家庭成员都必须遵守,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大学生应该具备的思想品德。孝顺父母是前提,更重要的是尊重父母,要懂得感恩我们应该有礼貌地对待长辈,向长辈学习,尊重长辈的意愿,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同时,我们也应该知道如何感激我们的父母。我们应该理解父母已经把一切都献给了孩子。父母为子女的养育和教育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他们夜以继日地努力工作。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最伟大的,也是最无私的。不应该把父母无怨无悔的付出认为是理所应当的。不懂得爱父母的人也就谈不上爱别人和爱社会,因此我们要体贴父母、孝敬父母、尊重父母。一些大学生认为孝道意味着让他们的父母在晚年时能够过着无忧的生活。作为接受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应该在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树立尊老爱老的道德观念、真心敬老爱老等方面发挥示范作用。做到尊老敬老,这才是最值得称赞的。
大学生想法既开明又前卫,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都比较强,但是我们必须要对婚姻观有正确的认识,抵制“试婚”和“闪婚”的不正确观念,要加强婚姻中的道德责任感。要使大学生认识到爱的动机是纯洁的,引导他们学会爱自己爱别人。放弃“爱”的双重标准,只要追求最完美的自由平等和100%幸福,婚姻就必须建立在经济基础上,引导大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自觉抵制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和婚姻观念,倡导健康文明的恋爱方式和行为方式。正视追求完美爱情与选择婚姻的现实对比,勇敢地面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压力和挑战,学会抵制世俗的诱惑,形成正确的婚姻爱情观。
“热爱劳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他们在家里被父母宠着,从来不做家务,自然养成了闲暇、厌恶工作的坏习惯。另外,有些学生整天除了吃饭、喝酒、玩乐什么都不想做,甚至因为缺乏自制力而耽误了学业。所以,大学生应该具备正确的劳动观,养成热爱劳动的优良品德,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未来的美好生活。在平时的家庭生活中,要积极地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摒弃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奢靡生活,理解父母辛勤劳动的不易。要清楚地知道大学不是人生中享乐的时期,而是新生活的起点,大学生是未来国家的栋梁,肩负着重任,必须努力学习新知识,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对于大学生的消费理念要进行积极客观的分析,注重健康消费观的培养,并逐步引导大学生打消不健康的消费行为,打消攀比心理,彻底改变盲目消费的现象。在每次进行消费时,都时刻提醒自己不忘光荣传统,适度合理进行消费,个人消费标准要与家庭生活水平相适应,培养理财意识,有目的的、清醒的进行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