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武极天下》传统情感价值的回归

2018-03-07 22:33
网络文学评论 2018年6期
关键词:小说情感

网络文学是在互联网传播平台上发表的大众文学,它以反映大众的情感寄托、审美情趣和价值趋向为表达需求,取材于上古神话、民俗趣事、志怪小说和明清小说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追求传统文化中情感质素的审美化、伦理化和道德化的演绎和诠释。至今,它已在文学大家族中取得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拥有数量庞大的、不同阅读水平和鉴赏能力的读者群体,其创作群体的数量也日趋增长,在起点中文网、17K小说网、创世中文网、潇湘书院等各大知名文学网站的舞台上异彩纷呈,为读者奉献上一场场品位殊异、各具特色的文化盛宴,充分体现当代文坛“多元共存”“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特色。网络文学的题材非常广泛,大致可分为现实类、玄幻类、仙侠类、宫斗类、言情类、军事类和历史类等类型,各分类之间并无绝对的界限,有时会交叉重叠。其中,玄幻类小说便是网络小说中的一支奇葩。作者善于以整个宇宙的实存空间或虚拟空间作为故事发生、情节开展的场域,以横跨千年甚至万年的前世今生为时间轴,以身份各异的仙、魔、人、兽、鸟、虫等为角色载体,为读者创造了一个风格绮丽、美幻、奇诡的玄幻世界。诚然,玄幻类小说亦有诸多不足之处,例如主题模式单一、情节重复拖沓、语言浅白无味和扁平化的人物性格等,也因为此,有的评论家认为像这种故事模式、主题框架和情节主干都如出一辙的作品①,看一部而通全部,极易造成读者的审美疲劳。这些不具备创新性和独创性的玄幻小说作品,自然不会包含较高的文化艺术的审美价值和存在价值,从而造成匠心独运的原创文学的失语和缺席。这种千篇一律的“类型小说的最大特点就是有一套约定俗成的套路,所谓‘程式化’就是为了保障其最优化地实现娱乐功化能的快感机制”②。批评家评判玄幻类小说在消遣娱乐功能方面的侧重,难免容易忽视文本所潜藏的人类追求进步、完善自我的愿望,以及希图主宰世界的欲望需求,忽略了文本中所表达出的、大众所喜欢的传统文化的情感价值,例如自强、自爱、担当、敬畏和正义等。

中国文学自古就有沉重的“载道”的古典文学传统,对“文以载道”“文以明道”“文以贯道”的尊崇与践行,使文人士子好以天下为己任,以文笔“济苍生”“安社稷”“致君尧舜”,在文学所应有的思想价值、娱乐价值、宗教价值和审美价值之外,过分关注文学对民众的伦理劝诫和道德教化价值。而玄幻类小说多数以夫子所不屑的“怪力乱神”为叙事的题材特色,刻意拉开其与纯文学和精英文学的距离,偏离宏大叙事模式的正轨,消解其中主流意识形态存在的痕迹。故许多人认为网络文学仅剩下娱乐和消遣,失去了文学对大众的教化和劝喻,失去了“载道”的文学传统和传承。然而,通过文本细读并横向比较诸多玄幻和仙侠类小说作品,例如:血红的《万界天尊》、宅猪的《牧神记》、唐七公子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猫腻的《择天记》、十四夜的《醉玲珑》、天下归元的《扶摇皇后》、天蚕土豆的《斗破苍穹》、电线的《香蜜沉沉烬如霜》和蚕茧里的牛的《武极天下》等,不难发现,在这些褒贬不一的小说中,潜藏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浸染在血脉中的精神追求和情感体验,即君子自强不息的自我完善和自我修炼之路、厚德载物的赤子之心、邪不压正的勇者气概、六道轮回的因缘果报和大团圆的情感结局。本文以《武极天下》为例,浅析以上情感体验在文本中的具体诠释。

一、自强不息的修炼之路

《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古者圣贤俯仰天地皆能观相于天、取法于地,近则取于自身、远则取于万物,“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古圣贤垂范万民,省内克己,追求自身力量的强大、精神境界的升华和人格的完善,最终实现“内圣外王”、修齐治平的政治追求,实现利万民、济苍生的道义承担。这种克服万难、自强不息的自我成长之路,在《武极天下》的主人公林铭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林铭是一位出身平常、资质平庸、一心向武的翩翩少年,他最大的心愿是进入七玄谷中最高的武学宗府——七玄武府深造。林铭学武功不为功名利禄一类的身外之物,他是为追求武道的极致而修武,他为毕生达到武道的至臻境界而努力和拼搏。然而,没有任何显赫背景、练武资历尚浅的林铭与众多武质优异的世家子弟竞争,谈何容易?色貌俱佳的兰云月因为得到天才少爷朱炎的垂青,舍弃了与林铭青梅竹马的情谊,被保荐进了七玄武府,而林铭则与之无缘。失落且失望的林铭并没有因此而沉沦,他决心走一条自我学习、自我修炼的成才之路。他进大明酒楼打工,解骨各种奇形怪状的凶兽之余,练就了一身庖丁解牛般出神入化的本领;他努力学习铭文术,在武器上刻画铭文卖出赚取金币,为自己修炼的需要补充一些必备、提升功力的资粮,例如丹丸、灵草和秘药等。他走的是一条自力更生、自我成就之路。林铭在练武期间,不仅追求武学武艺的精湛,他还转益多师、博采众家之长,学铭文术、练剑、学枪和学拳等,尤其注重内功灵力的提升和武境的升级。他过五关斩六将、排千难却万险,一路走来磨难重重,并不轻松。其一,他战三杰、战红毛怪、战妖族王子、战四圣、灭杀寒冰、斩寒兽、战拓苦、败王武……一路之上去除阻碍、破坏他学武的任何障碍;他深入各种奇幻空间——七宝玲珑塔、万杀阵、南海魔域、神凰岛、梧桐阁、血煞岛、万古魔坑、逍遥岛、朱雀阵等等,每一次入境出境磨练的结果都是武功和武境的一次提升。以上是为林铭过困难关。其二,林铭还需过情欲关。自古英雄爱美人,美人亦爱英雄。林铭修炼之路上花团锦簇,各色娇娃不仅功力深厚各有所长,样貌也堪媲美貂蝉明妃,风情万种。有的娇俏可人、燕语莺声,见之可亲;有的侠肝义胆、英姿飒爽,令人可敬。总之,个个是色艺双绝。而林铭却能入得花丛不迷眼、不是本心,对真情专一相待,对假意视若罔闻。他具备一个武者的优秀潜质,不多情、不滥情、不矫情,不忘初心,专心修武。因此,他屡破心魔,坚固本心,终得武学大成。其三,林铭在修武过程中,拒绝朱炎等不良子弟的威逼引诱、拒绝阵营分派的皇太子的拉拢、拒绝十皇子三番五次的利诱和胁迫……他用坚定不屈的向武之心,不图名不求利,追求武学的最高境界和自我的升华,是为过名利权势关。林铭凭借坚强的毅力和心志,过胆量、势气、情欲、破心魔和固本心这无关,取得了令许多武学天才所认可的战绩,终于进入武府修炼,武功快速升级。林铭修武,坚持理论与实践双修并进。他参照《混沌罡斗经》等武学秘籍练力练胆,学《天书》《圣典》等炼心炼魂。在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指导下,林铭从练力—练肉—练脏—易筋—锻骨—凝脉一级级提升,进而 “淬髓”达到“八门遁甲”之武学至境,终成一代武学大家。

从林铭的修炼之路可以看出,他除了追求武艺层面上练力练体练身之外,更加注重高层次境界的精气神三修的炼魂,追求一种天道与武道相和的圆融境界。林铭通过自强不息的自我成长和自我完善,实现了对自我存在、自我能力和自我价值的认可,实现了“小我”的个体成长升华到“大我”的道义担当的完美融合。

二、邪不压正的浩然之气

孟子云:“我善养吾浩然之气。”③这种浩然正气是集义所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其为气也,配义与道”④。配义与道的凛凛正气至大至刚,不偏不倚,不歪不邪,充塞于天地之间,其彰显于人道则为仁义。国人秉受两千多年礼乐文化的浸润,其仁义思想早已固化成华夏子孙的集体潜意识,烙刻在血脉之中万古传承。“舍生取义”“杀身成仁”“正气凛然”“邪不压正”之说可谓妇孺皆知、老少咸诵,却也因其过于普遍和普通,反而使百姓常常日用而不察,正如老子所言的大道隐于屎溺之中。《武极天下》的文本中,伴随着林铭修炼学武情节的展开,邪不压正的勇者气概和凛然正气贯穿其中,跃然纸上,奏响一曲侠义、心仁、气正的英雄赞歌。

小说中人物的阵营借鉴传统小说叙事中对人物角色的塑造,分化成两大派别——嫉恶如仇的正派人物和大奸大恶的反面人物,这两派人物性格的塑造和刻画属于明显的“扁平人物”的类型,人物性格并不随着事态、情节和境遇的发展,在性格或情感上产生由扁到圆的明显变化,相对于“圆形人物”的描述而言,“扁平人物”的性格特征难免显得过于单一和单调。这种非黑即白的人物个性失去了角色的丰富性和丰满度,然不可否认的是,它强化了正派人物与反派人物性格上的鲜明对立,更有利于彰显邪不压正的精神气概和宣扬公道仁义的人文内涵。

主人公林铭及朋友林小东、师兄谢冬、长者木易、知音牧千雨、秦杏轩一干人等,在性格特征和情感的塑造上均属于具有明显倾向的正派人物,他们在林铭学武的修行之路上,于迷茫中指引、于困境中解救、于困难处相助,都以崇敬和喜爱之心表达对林铭的认可,时时处处给予不求回报的支持和鼓励,只为打击邪恶、彰显正义。林铭要么是为了排除学武之路上的阻挠,要么是为路遇或相交的其他门派侠义出手,一路上都可以看到团结在其周围的正派人物的身影。他们助林铭战朱炎和张苍、破玲珑塔幻境、捕获化妖骨、开神女棺、战巨鲲、败王武、杀荒淫成性的欧阳荻花、收灭血斜雷……在自助与助人的过程中体现正义凛然、邪不压正的勇者气概。最终,林铭为了维护武道至上的崇高境界,在魂帝归来时不受其奴役、压制和威逼,不惜以命相搏,以致于肉身陨灭灵魂飞升进而重生,换的了天下太平,宇宙清明。

反派人物如朱炎、张苍、凌森、张冠玉、皇太子和十皇子阵营的爪牙以及各个奇幻空间中形形色色的龙套角色等,这类人物都是一帮势利小人,或嫉贤妒能,或追权逐势,或贪图美色,或拉帮结派,或阴险狡诈……总之,他们身上承载的都是与正派人物的优秀性格特质相反的反面因子,因其自身言行举止违背人伦,违背武学宗要,违背公道人心,便自然在正派人物的反击中溃不成军。他们或受辱,或沉沦,或肉身被杀,或元灵灰飞烟灭。总言,正义昭昭、正气烈烈的朗朗乾坤和三界六道的人鬼神魔,岂容奸佞狡诈之徒逍遥自在?正派人物的扬名立万必是以反面人物的无所遁形、邪恶消弭来得到成全和成就。

小说中为了配合正邪两派你死我亡的较量,亦塑造了一批性格特征不甚突出的中间人物。此类人物身上并无鲜明的的大爱大恨、大奸大恶、正邪不两立的个性特质,在正反两派人物的斗争中,他们有时候也表现出倾向正义而不敢公开支持正义、厌恶宵小之徒却不敢得罪和疏离的心态和言行,偶有对正义之人之事的锦上添花却无益于大局,偶有对反面人物的助纣为虐亦无伤大雅。最终,他们没有遭受肉身被杀、元灵被灭的悲惨境遇,而是在无声无息、不了了之中体现正义对其崇善隐恶的教化和规喻。

三、因果轮回的大团圆结局

鲁迅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写到:“我们中国的许多人……大抵患有一种‘十景病’,至少是‘八景病’ ……点心有十样锦,菜有十碗,音乐有十番,阎罗有十殿,药有十全大补,猜拳有全福手福手全,连人的劣迹或罪状,宣布起来也大抵是十条,仿佛犯了九条的时候总不肯歇手。”⑤鲁迅的这段话固然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针砭,然而也入木三分地刻画出国人心中对世情、对生活和对人生的求全心态。中国民众思想中传承千年的“和光同尘”“阴阳合一”“天人合一”“万物同一”的圆和文化,使得国人对“分离”“分裂”“破裂”等字眼出奇的敏感,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种存在于潜意识的、强烈的抵触感和厌恶感。反之,更加喜欢“团圆”“圆满”“ 圆融”“和谐”“和美”等寓意美好的字眼。这种潜意识外化的具体表现形式,涉及到凡俗生活、艺术哲学、宗教信仰和文化思想等各个领域之中,小到百姓日常的衣食住行、风俗习惯、民间信仰和悲欢离合情感的表达,大到宇宙大地的“阴阳合一”“天人合一”的道学境界,好人好报恶人恶报的因果说、前世今生来生的三界六道轮回说、心想事成的遂心如意说、万物大同合于天地的圆融说……都能够在中秋团圆月的清辉中、在为人处世有始有终的圆满中、在一黑一白阴阳鱼的圆融中觅得其芳踪,表达了在伦理文化的延伸和传承中,国人对因果循环的敬畏、对和谐圆满的热爱和期盼。

《武极天下》的小说文本体现出浓烈的因果报应、六道轮回和期盼大团圆的情感诉求。开篇中的《引子》部分详细描述了种种后果之因:天冥子毁灭芊羽圣地,企图夺取神晶魔方,追赶圣女姐妹来到落雪界。圣女保护其妹妹离开后,誓死对抗,神晶魔方毁灭万物灵魂后飘入虚空,下落不明。不知道过了几世几劫,一心向武的少年林铭自力更生,在酒楼解骨金背穿山甲的时候,无意中得到一件上面刻画着奇异铭文的方形物体。随之,在这枚魔方的牵引下开始了一步步的修炼之路,也因此引出了故事后续情节的开展。林铭看似无意中得到魔方、学武之路上的重重困境、提升武学造诣过程中遇到的各色人等,看似杂乱无章,实则蕴含了千丝万缕的内在关联,所谓来也有因去也有因。林铭因为不忘初心、坚守本心,方能一身正气,不被无主灵魂操控而沦为其奴隶,反而在朋友和贵人的帮助下,得到武功秘籍、红金龙髓丹、雷霆草、九窍玲珑丹等,灵丹妙药使其武功造诣进展迅速,逐级练成七种“武意”境界,脱胎换骨成一代武学奇才。林铭的修炼充分体现得道之人必多助、大义之人天必佑之的劝喻价值,以及对世人“达人先达己”的教化功能。作为林铭对立面的人物的下场,则验证其失道寡助、奸恶之人神鬼不护佑的警示功能。

小说的叙事打破了天人神鬼的界限,无线拓展幻异空间和情节发展的时间,把叙事的整个场域延展到三界六道,把叙事的时间脉络延伸到三生三世乃至千年万劫。尽管时空具备了更强大的拓展性和深邃感,然而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命运仍然被因果轮回的普遍法则所拘域,不管是活在现世生活中的百姓,还是武功卓绝能够上天入地的奇才怪侠,亦或是异域空幻境界的仙侠神魔。《武极天下》的叙事策略在情感需求的表达和演绎方面仍然落入传统的窠臼——古典小说所追求的“大团圆”结局。围绕林铭的学武修行,作者设置了众多的女性角色,例如青梅竹马的兰云月、精通铭文术的秦雨轩和汪雨涵、色艺双绝的七玄双娇、龙凤双绝、青虹仙子、碧庭花和牧千雨等。在这些女性角色中,有贪恋权势、背信弃义的兰云月,有志道不可同谋的青虹、碧庭等,都与林铭擦肩而过,各有姻缘。唯有深情相助、不离不弃的秦雨轩终得有情,唯有倾心相守的牧千雨与之龙凤呈祥,成就美满姻缘。更有林铭炼化天劫重新入世的前世新生,有圣女姐妹与圣美的因缘轮回等等都体现在跨越三界六道的因果报应、天道轮回的小说叙述中。林铭与牧千雨的美满是婚姻的大团圆,林铭练武意境大成、成就武学七重命陨是武道的圆融,林铭与号称不可毁灭的魔神之墓墓主决战、肉身陨灭后元灵获得新生更是善恶有报的轮回……

《武极天下》在小说叙事中用洋洋数百万言,浓墨重彩地诠释大众对自强不息、邪不压正和因果循环等情感的需求。这些在现实生活中不尽可能实现的完美愿望,在作者虚构的艺术空间中得到弥补和实现,以平衡大众在现实生活中的情感缺失。读者在消遣娱乐之余,并不追求玄幻类小说的真实性、逻辑思维的合理性和理性,他们用理解、宽容和善意为作者和小说角色消弭了对真实性的追问。这种虚幻的情境和时空极其有利于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代入感”,即与小说中的人物产生“角色置换”,或者是将二者融为一体,以便共同体验人物的悲欢离合、成长的快乐和对自我实现的认可,以期望现实生活中无法觅得的情感在小说时空中得到体验和补偿,从而获得更加多元化、更加丰富且丰满的情感历程。读者“在虚拟的‘生活’中,在故事情境中,可以通过主角追求愿望达成的进程,得到情感体验,从而令人类情感得以自我实现,补偿失衡中的生命情感形态,特别是快感体验与补偿,可以令人类更为积极,更有主体性,人类是在追求快感体验的过程中,重新安置精神秩序。”⑥或许,这便是如《武极天下》类小说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也是其对大众实现伦理教喻功能和道德教化功能最重要的情感叙事策略。

注释:

①周思明:《狂欢与危机——从网络到影视的转换角度》,《网络文学评论》,2018年第2期。

②邵燕君:《网络文学经典阅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13页。

③方勇译注:《孟子》,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49页。

④方勇译注:《孟子》,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49页。

⑤鲁迅著:《鲁迅全集》(第一卷),同心出版社,2014年版,第99页。

⑥王祥:《网络文学创作方法与策略》,《网络文学评论》,2018年第2期。

猜你喜欢
小说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台上
情感小语
《怦然心动》的情感与现实意义
明代围棋与小说
我是怎样开始写小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