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院校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互动融合育人的思考

2018-03-07 21:54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素质教育育人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湖北武汉 430065)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在如何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再次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作为一名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遵循落实党关于新时代教育工作的战略方针,必须牢牢抓住教书育人这条主线,立足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两个主阵地,突出素质教育,使我们培养的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1 高职院校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及其应有关系

作为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中最主要的两种类型之一,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模式、手段、途径、方法等诸多方面与学科型普通高等教育存在着较大差异,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同样担负着光荣而又特殊的责任与使命。

由于人才培养对象的差异,高职院校学生的知识结构、文化素养,及至综合素质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较,存在明显差距,从这一意义上理解,高职院校培育人才的职责重大,使命崇高。高职院校必须切实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职责使命,谱写好实现中国梦的高等教育新篇章。高职院校履行职责使命的具体途径,主要体现在两个课堂,即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这两个课堂是高职院校实施教书育人功能的重要平台和抓手,缺一不可。

1.1 第一课堂

第一课堂指的是高职院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实施方案,在规定时间内开展的课堂教学活动,是教育教学主渠道、主阵地,高职院校通过第一课堂,以专业、课程和班级为教学单位,以教室、实验室和实训室等场地为教学场所,按照三年学制内教育规划及内容,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第一课堂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必修课程,有严格的考核评价体系,以学分制方式实施管理,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顺利毕业。

新时代的第一课堂理应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更加开放包容,增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在互联网+、信息化教学、翻转课堂、手机教学等方面积极探索新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感召力。客观上,第一课堂也需要与第二课堂之间有效衔接,实现良性融合。

1.2 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指的是高职院校在第一课堂(课堂教学活动)之外开展的素质教育类活动,包括校园文化活动、志愿服务活动、创新创业活动、体育文娱活动等等。一般由学校组织开展,教师专门指导,学生自愿参与。同时,高职院校支持和鼓励各级团学青组织发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作用,在教师指导下,相对独立地开展一些素质拓展类活动。第二课堂在实施养成教育、情感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方面,具有第一课堂不能替代的作用。

新时代的第二课堂更要注重抓好素质教育,发挥第二课堂在开展素质教育活动方面的优势和作用,提高学生参与度、覆盖面,促进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有效连接与衔接。

1.3 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应有关系

从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涵义来看,两者在高职院校实施教书育人功能的进程中,各自发挥着重要作用,共同构成了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有机整体。两者使命相同,互有联系,不可分割,又各有特点。

1.3.1有机联系,目标一致

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落实这一任务必须把两个课堂牢牢抓在手中,充分认识到两个课堂只是分工不同,路径相异,但归根结底,育人目标是一致的,是有机联系、你中有我、不可偏颇的。高职院校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都应贯彻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遵循以“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理念,都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都是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1.3.2互为补充,相互促进

高职院校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育人方式、内容和手段各不相同。第一课堂注重规范性,强调秩序、严谨、制度化;第二课堂注重生动性,强调自愿、兴趣、独立性。第一课堂主要由教师负责组织实施,是教师落实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的具体体现,一般通过教材、教辅资料、课前备课、课堂讲授、实训指导、作业、考试等方式完成既定任务,注重理论灌输和专业技能培养;第二课堂的实施主体则相对宽泛,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甚至可以是来自企事业等单位的人士,实施方式更为灵活,更强调体验与参与,注重实践锻炼,对提升学生的EQ(情商)有很大帮助,当然,第二课堂也存在缺乏教学计划和大纲,缺少专业专职指导教师,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健全等实际问题。综合来看,两个课堂之间应优势互补,互相促进。

1.3.3互动融合,协同育人

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在运行上各有规律,但绝不能各自为政,而应该通过顶层设计、制度保障、机制创新,打破两个课堂之间的隔阂,实现两个课堂的互动融合,只有这样,才能使第一课堂增强吸引力,提高教学质量;才能将第一课堂延伸和衍生到第二课堂,增强育人效果;才能让第二课堂更有生命力,更能体现价值;才能实现两个课堂在育人工作中的互联互通,同向同行,协同协作,共同完成好培养人才的职责。

2 高职院校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立德树人、注重素质教育,是高职院校教育工作永恒的主题,近几年来,高职院校在强化素质教育,开展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活动方面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改革、创新与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由于各方面原因,两个课堂在运行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亟需解决。

2.1 顶层设计不够系统,制度保障不够有力

对于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如何互动融合,协同育人,还没有得到高职院校的普遍重视。有的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有的停留在口头表态,却维持于现状;有的没有全局观念,没有顶层设计,缺乏系统整体安排;有的没有专题研究,没有建立相应的运行保障机制,没有制订相应的文件、制度与规定;还有的虽然制订下发了相关文件和规定,但仅限于纸上谈兵,没有运用有力的抓手真正予以落实。

2.2 思想有误区,认识有偏差

在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被社会广泛接受的背景下,高职院校一些教育工作者对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重要性的认识仍然肤浅片面,仍然存在着经验主义的倾向,主要反映在:有的认为第一课堂是主角和权威,第二课堂是配角和附属,第一课堂的地位和重要性远远高于第二课堂;有的认为第一课堂是主阵地,抓好第一课堂就够了,第二课堂也就是课外活动,可以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只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而已;有的认为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各有各的实施路径,不存在有机联系;还有的认为抓好第一课堂是硬道理,第二课堂抓不抓没关系、无所谓。由于思想认识上存在诸如此类问题,导致高职院校中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表面上虽然对两个课堂都给予了重视,但对第二课堂的重视程度却是远远不够的,这也造成了教师们更乐意去承担第一课堂的教学、实习和实训工作,而不愿意主动去指导学生社团活动,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活动。

这些错误认识导致的后果,是高职院校对第一课堂非常重视,相反却忽略和轻视了第二课堂在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在增强大学生人文精神、德育素质、创新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造成两个课堂之间割裂脱节。

2.3 投入有差别,资源不平衡

近几年来,虽然高职院校办学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办学实力有了较快增长,但资金状况总体上仍然捉襟见肘,这也直接体现在对两个课堂的投入上。高职院校对第二课堂的经费投入上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但在人财物的总体投入方面,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比较仍然存在着巨大差距。一是师资队伍方面,由于教师的第一课堂教学、社会服务和科研任务繁重,且完成情况直接关系到教师的考核测评、职称评审和绩效工资收入,与教师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而第二课堂的教学工作量一直以来难以确认和量化,因此,教师的主要精力肯定是放在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的师资力量明显不足,缺乏系统专业的指导,并没有真正发挥引导和辅导作用;二是经费保障方面,高职院校对第一课堂的投入是第二课堂难以比拟的,第一课堂总是做足经费预算,予以优先保障,而第二课堂的经费投入则相对较少,严重制约了活动的开展质量和效果,很多金点子好创意都无从落实,很多好活动好做法都无法坚持;三是资源配置方面,不管是场地还是设备设施,首先满足第一课堂的需要,而用于第二课堂的硬件设施则相对匮乏和陈旧,严重影响到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效果,久而久之,第二课堂的吸引力大打折扣。

2.4 重教学轻育人,协调激励不足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考核评价教师以及教师职称晋升的标准主要还是看教学(科研)工作量和教学(科研)质量,看第一课堂的教学效果,看教学测评分数,看学生评教结果,而对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的育人职责,则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对教师第二课堂的工作量、工作质量并没有明确的要求和认定。这也导致两个课堂各自为政,缺乏沟通协调机制,缺乏对第二课堂的激励扶持和引导措施,没有形成应有的育人合力。由于考核评价机制的导向作用,教师参与第二课堂的积极性普遍不高。

3 促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互动融合育人的措施与办法

针对高职院校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对脱节、融合不够的实际状况,为实现两者相互协调,互相促进,协同发展,共同提高,达到协同育人的目的,应站在新时代的高度,改革创新,真抓实干,立足高职院校实际,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采取以下措施与办法,切实推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互动融合。

3.1 提高认识,强化教书育人一体化的工作理念

高职院校应充分认识新时代背景下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对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协同育人重要性的认识,真正把育人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要加强关于新时代党的教育工作政策方针的学习宣传,提高思想认识,转变思想观念,两个课堂都要同等重视,不能厚此薄彼,也不能让两个课堂之间各行其道,应采取有效措施,让两个课堂互相促进,良性互动。既要分别抓好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建设,使两个阵地都能独立自主地发挥育人作用,又要有意识地让两个课堂有机联系起来,丰富育人的层次感。例如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正在着力构建全员一体化育人体系,开展了“三进一融”育人活动,即全面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美育课、体育课教师进二级学院,担任班主任,负责指导二级学院的理论学习和第二课堂活动。该活动开展两年以来,充分调动了相关教师的积极性,增进了师生交流与感情,提高了两个课堂的教育质量,在打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协同育人最后一公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高职院校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树立先进典型,激励广大教师密切联系学生,既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要组织全校教职工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结合两个课堂建设开展专题学习讨论,让教书育人的理念深入人心,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学校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要围绕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建立专任教师、党务(行政)管理人员、教辅人员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辅导员)之间的联系沟通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关心关注学生的成长。

3.2 制度先行,建立良性互动的体制机制

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统筹规划,做好顶层设计,编制素质教育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制订发展素质教育的一系列规章制度,颁发高职院校加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建设的指导性意见,指导高职院校加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建设,强调加强两个课堂建设的重要意义,明确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各自的职责与任务,规定学校必须妥善处理好两个课堂之间的关系,建立促进两个课堂互动融合的体制机制,制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考核评价办法,明确人财物各方面的组织保障和责任界定。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还应该加强对高职院校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建设的指导、检查和考核,树立先进典型,表彰先进人物,推广成功经验,带动所有高职院校都来做好这项工作。

高职院校应根据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按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融合有效资源,成立素质教育发展中心,配备专职人员,赋予专门职责,建立健全协同育人协商共建育人机制,制订切实可行的促进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互动融合的规章制度,明确两个课堂各自的功能与职责,明确两个课堂的主管职能部门,明确两个课堂的考核评价办法,明确两个课堂的组织保障。通过体制机制的合理建立,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建设纳入互动融合轨道,提供有力保障,确保其有序发展。

高职院校还应该制订科学合理便于操作的教师考核办法,规定教师除承担教学和科研工作任务以外,还要承担一定的管理育人或服务育人工作,将教师担任班主任、社团导师、心理咨询师、创业就业导师等第二课堂工作视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具体体现,折算成工作量,纳入考核指标体系,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运用教师考核评价这支指挥棒,将教师参与第二课堂工作在制度上予以固化。

3.3 凝心聚力,增强第一课堂感召力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新时代,如何适应新情况,站好三尺讲台,占领第一课堂主阵地,成为摆在高职院校教师面前的一道必答题。根据新时代高职学生的特点、心态、爱好,与时俱进,调整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成为教师的必选之路。

第一课堂承载着重要的传道授业解惑之任务,是高职院校立校之本,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第一课堂办好了,教学质量提高了,教学形式生动了,才能更有感召力,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导学生在第一课堂之外积极参与第二课堂,在第二课堂中继续拓宽知识面,全面成长与发展。

高职院校要创造条件,为教师提高教学水平、专业技术能力提供必要的支持,一是加强信息化校园建设,让每一间教室成为信息化教育场所,能用多媒体,能用投影仪;二是出台激励政策,鼓励支持教师到合作企业实践锻炼,增强对企业一线工作实际的认识,提高专业教学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三是通过教学技能比赛、专业教师工作坊、技能名师大讲堂等多种方式,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

3.4 改革创新,丰富第二课堂内涵

新时代赋予第二课堂更重要的职责,要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在开展素质教育方面的育人作用,必须大胆改革创新,根据新时代新特点,不断丰富第二课堂的内涵。

一要采取“互联网+”模式,积极运用微信公众号、QQ群、校园网、知乎平台等融媒体新媒体,创新宣传模式,加大宣传力度,表彰奖励第二课堂活动中的优秀人物,鼓励青年大学生踊跃参加第二课堂,提高第二课堂的参与度与影响力;二要做好做强第二课堂,动用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手段,了解学生需求,创新形式与载体,让第二课堂迸发出生机与活力,不再只是开展简单的文娱活动,而是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专业性质,立足于对未来职业生涯有益、有帮助,开展一些活泼新颖、寓教于乐的新型活动,拓展第二课堂的覆盖面;三要制订第二课堂管理制度,与学分制相结合,将高职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实际情况予以量化,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以一定的强制性、约束力确保第二课堂的有序开展,例如共青团中央制订并推行的“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就可以有效对接第一课堂,保障第二课堂的顺利实施,各高职院校应结合本校实际,尽快制订“第二课堂成绩单”实施细则,并切实贯彻执行。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素质教育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