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师范类思政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2018-03-07 19:23卢艳玲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16期
关键词:师范类原理马克思主义

卢艳玲

(新疆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新疆师范大学中亚与中国西北边疆政治经济研究中心,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习近平主席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又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马哲原理》在国内高校是思想政治教育公共课的主要内容,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以下简称思政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对于师范类思政专业的学生而言,学好《马哲原理》既是提升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也是夯实专业基础的需要。多年来,高校的思政教育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专门针对思政专业的《马哲原理》教学方法改革在学术界探讨的依然很少。本文结合当前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对师范类思政专业的《马哲原理》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1 师范类思政专业《马哲原理》教学的现状

目前,高校的思政专业分为师范类和非师范类两种类型。对于师范类思政专业的学生而言,教育部在1998年的专业目录中明确规定了其培养目标,那就是培养 “能在中学以上学校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教学、科研的高级专门人才”,所以,大部分师范类思政专业的学生在本科毕业后都将在中学担任政治老师。2001年6月,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和实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开展,促使高校师范类思政专业的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作为专业基础课程的《马哲原理》教学在课程性质、教学方法和学生来源上有自己不同于公共课的特征。

首先,就课程性质而言,师范类思政专业的《马哲原理》课程兼具思想政治教育课与专业基础课的双重功能。与公共课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相比,哲学部分的内容更系统完整。目前,国内高校师范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开设该门课程时采用的教材主要是陈先达和杨耕编著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版)和李秀林、王于和李淮春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第五版)。已经出版的《马哲原理》教材还有教育部社政司及一些地方教育厅编纂的教材,刘树发、杨俊一等个人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材。从内容上来看,这些书都包括了以下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世界的物质性与人的实践活动、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认识的本质及过程、社会历史观及其基本问题、社会的基本结构与文明进步、社会发展规律与历史主体、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等内容,只是在不同的教材中,每个问题阐述的部分所占的比重有所差别[1]。

其次,就教学方法而言,师范类思政专业的《马哲原理》课一定程度上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其他方法作为补充。所谓传统教学方法,即“以传统的教学思想作为理论基础,以知识传授作为教学的基本目标,具有相对固定的操作程序,教师是教学的中心[2]。”这种教学方法有自身的优点:有利于系统知识的学习、提高课堂效率、在课堂上充分体现老师的主导作用。但是也有不足之处,例如这种教学方法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轻视实践操作和对知识的具体运用;重视知识的灌输而轻视了对学生的引导。

最后,就学生来源而言,师范类思政专业的学生均是高考文科生。作为参加过文科高考的同学,文史类基础较为扎实,这一点对于《马哲原理》课的学习较为有利。学生的哲学基础较为扎实,很多基础内容学生在高中阶段已经接触过。这就使得很多学生失去了新奇感,对于很多知识点的理解存在先入为主的看法和误解,认为还和高中阶段的知识一样,殊不知大学的学习不仅仅是概念、原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知识体系的把握和思维方式的训练。还有一部分学生误将这门课与高中时期的政治课等同起来,认为这门课内容枯燥、脱离实际,从而无法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产生兴趣。

2 新时代背景下创新师范类思政专业《马哲原理》教学的对策与建议

“十九大”报告中,习主席提出要坚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奋斗的要求。面对新时代、新使命、新任务,师范类思政专业的《马哲原理》教学也不能固守陈规,要与时俱进,要结合时代需求和课程培养目标完成培养任务。

首先,是教学理念的转变。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就必须先了解教授课程的特点。哲学的批判性要求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我们培养学生反思和批判的意识能力。结合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培养人才的需要,就是通过哲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反思批判能力达到提高人才质量的目的。因此 《马哲原理》课的教学不能仅仅用灌输知识的方法完成教学任务。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马哲原理》教学的改革首先需要老师转变观念,要以学生为中心授之以渔,在培养学生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实践操作的能力,培养他们如何掌握学习的方法和生活的智慧,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对真善美的渴望。另外,高等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和学生要随时了解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中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调整和变化,明确当前对于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新的能力要求和期待[3]。因此作为师范类思政专业的学生和老师,不仅要关注高校改革的教育理念,还应关注高中思想政治课改革的要求,以便在诸如《马哲原理》等课程的教学中渗透最新的教育理念。

其次,是教学内容与体系的调整。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的改革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是同时进行的。梁太富认为,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唯物主义的兴起密切相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密切相连,经过多次改革,在内容上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的改革还是取得了重大突破的[4]。在《马哲原理》教学改革中,王双娇教授建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应该由原来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四大板块上再增加一项内容——人本学,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应该由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人本学和历史观五大基本内容构成,这样能够“更好地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部面貌,使其具有更强的严谨性,更好地凸显了该哲学的时代特征,使其具有更强的生命力[5]。”另外,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品质。在《马哲原理》教材内容体系的更新上应该结合时代要求,进一步补充我国新时代思想政治领域的新知识,使《马哲原理》教学更贴近也更好地服务于时代。

再次,是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目前《马哲原理》课的教学方法和形式较多元化,主要涉及课堂教学方法和专题讲座等。在课堂教学中主要采用讲授、辩论、小组讨论、案例研究等教学方法,专题讲座的形式有专家讲座类和脱口秀节目等。虽然教学方法较多,但因为师范类思政专业的学生是文科生,《马哲原理》中所涉及的内容他们已经接触过,所以学习的效果并不好。因此,在现有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在使用好现有教学方法的同时,师范类思政专业的《马哲原理》教学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增加理论深度,以便让学生明白,对于相同的知识点,大学阶段的学习与高中阶段的学习是有区别的。二是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把基本理论讲透、讲深,通过设置问题等方式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阅读经典文献等途径掌握理论资源,结合实际创新理论思路,真正把握理论的精髓。

最后,要加强对实践性教学的重视。实践对于师范类学生教学技能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我国对于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已经有所提升。国内大部分师范类思政专业学生用于毕业实习的时间是一个学期,平时的寒暑假期间对学生有参加教学实践的要求。但是单单依靠毕业实习寒暑假的教学实践还是很难满足师范类学生的专业要求,应该将教学技能的培养分解到每门课中。《马哲原理》教科书中的部分内容在高中政治课上已经有所涉及,因此在大学阶段,课堂上老师可以分配一部分学生较为熟悉的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说课、撰写教案、做PPT、讲授课程等训练,让学生有机会体验和思考未来的工作内容。课后定期组织讲课大赛,争取每个学生都能有更多的机会熟悉教学内容,亲身体验教学各个环节。对于学生的每次试讲老师应详细点评,加深学生对授课内容的理解,并启发学生通过准备一堂课而挖掘课程内容所涉及的多方面的课外知识,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

总之,《马哲原理》作为师范类思政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对于该专业学生而言,无论是专业知识的积累,还是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都有重要意义。结合时代主题不断创新《马哲原理》教学模式,既是高校思想政治课改革的需要,也是提升师范类思政专业教学时效性的需要。

[1]张新,刘明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材的分析和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7):57-61.

[2]晏燕.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模式改革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0(31):183-184.

[3]刘力波.高师思政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动因与路径[J].教育探索,2015(2):99-102.

[4]梁太富.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的演变及其改革[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12):125-127.

[5]王双娇.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内容与体系设置的再思考[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126-127.

猜你喜欢
师范类原理马克思主义
基于包络解调原理的低转速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了解咳嗽祛痰原理,有效维护健康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平均场正倒向随机控制系统的最大值原理
阅读与写作:高职师范类学生语文课堂核心教法初探
化学反应原理全解读
浙江:中职非师范类专业新教师需进课堂下企业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