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模内容促进高职数学教学改革创新

2018-03-07 19:10:12鸿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9期
关键词:建模教学内容高职

郑 鸿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基础部,福建福州 350108)

1 当前高职数学教学的基本情况

1.1 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差

因为高等教育扩招的原因,高职学校的入学门槛也越来越低,这就使得学生的成绩和基础差异越来越大,这对于数学课程的教学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从教学上来说,数学是一门非常注重逻辑思维的科目,数学学习中授课的节奏对学生的知识接收具有重大的影响,而且如果出现知识吸收不了或者有某一部分知识衔接不上的情况,就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才有可能赶上;从学生本身来说,数学是一门相对比较难的科目,很多学生都只是将高职作为一块跳板或者说并不在意在高职学校的学习情况,对其他课程或许都不算上心,更何况是难度比较高的数学。甚至有些学生认为数学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的作用不大,也并没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基础差又不积极学习,所以,高职学生的高职数学的教育确实比较严重。

1.2 高职学校数学课程偏少

高职数学是高职院校各专业必修的公共课程。但是也正是因为是公共课程,不是专业强制规定的课程,就很容易被忽略;而且高职院校一般都比较在乎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技术和专业能力,对于数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学校领导并不重视对数学课程的要求,这就导致了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出现教学只是将基本知识进行讲述,而且课程安排时间有限,在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只能有所取舍;有些特定专业的数学课程安排甚至不到60个学时,只为了让学生将更多的精力与时间都花在如何培养专业相关知识,这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另外一点,就是学生认为数学课程并没有什么实际用处,认为数学教学只是一个学习任务,学了也不会对生活有什么帮助,所以学生对数学课的积极性不高,不愿意选择去上数学课,经常有数学课到课率非常低的情况,这些就决定着高职数学教学情况非常糟糕,甚至很难达到高职数学的基本教学要求。

1.3 高职数学的教学方式单一

高等院校的数学教师以数学科班出身为主,具有较强的数学知识理解应用能力,但在高职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数学讲师采用较为传统的授课方式,出现了对实例讲解没有深入到位,难以和学生专业进行对接的情况。因为这些讲师多半是科班出身,他们自身就具有非常强的数学理解和思维能力,所以在讲课的时候就很容易忽略到这一点,反而是一直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授课,大多数数学讲师在课堂上进行讲课的时候习惯性采用传统的知识传授的教学方式,并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接收情况传授知识,往往会出现学生学习比较吃力的情况,而且只是单一的知识传授,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理解能力,造成一个呆板枯燥的教学环境,学生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低下。

2 基于建模内容下的高职数学教学改革创新

随着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越来越需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我国高职教育规模也随之发展壮大,但是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主要分析高职数学教学问题。另外,在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教育中,以基础知识传授为主的高职数学急需找到课程改革的出口。首先将数学建模思想方法融入到高职数学教学中,能够有效丰富数学的教学方法,可以借助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推动数学教学改革的发展,基于建模内容下的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实现高职数学的教学目标

高职数学是高职院校所有专业都要开设的公共选修课程。它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会利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但是因为高职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以及部分学生没有认清数学学习的作用等方面的问题,高职数学教学一直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基于建模内容下进行高职数学教学,本身就对学生的认知思维有一定的要求,它需要学生拥有基本的思维和分辨能力,它能够在训练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同时帮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学习水平和实际要求之间的差距,能够帮助学生意识到“目前他所学的科目是非常有用的”有力地反驳了“数学无用论”,让学生意识到自己以前的想法是错误的,而且这种强烈的有用的意识会促使学生努力学习,同时还会监督学生的学习情况;因为数学建模也能够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反思,帮助学生从得到的反馈中去了解学习情况,进行基本的学习规划等,也可以根据实际学习情况调节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还能监督学习随时反馈,有利于实现高职数学的教学目标。

2.2 丰富和优化教学内容

因为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局限,高职数学教学主要以知识的基本传授为主,但是课程安排有限,这就需要教师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将一些真正需要的内容进行教学,但是这个有需要的内容是需要进行分辨的。基于建模内容下的高职数学教学就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数学建模能够将课本上的一些知识点通过案例或图表进行串联,保证所学内容确实有用;另外这种方式还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数学建模思想方法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增加了实践环节,提供了动脑机会, 这个过程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极高,教师需要能够分辨选择教学内容,并能够将数学建模与数学教学有机融合,选择合适的案例,把握课堂的氛围和节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相比较传统的直接灌输枯燥乏味的知识点,优化教学内容显然更容易受到学生的欢迎,而且还有利于将数学思维与专业课相连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所以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到高职数学教学之中,促进高职数学的教学改革。

2.3 丰富高职数学教学方法

丰富的教学方法能更好的促进教学内容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数学建模更多的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培养和锻炼,也就是能够通过师生之间的探索选择出双方都合适的教学方法。学生接收到模型任务的时候,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探讨学习,这个过程中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利于学生间的互动交流、有利于学生将问题的思考进行交流沟通,帮助彼此将知识消化吸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间团队协作的默契;通过学生间的讨论达到接近一致的结果之后,老师对这些内容进行总结整理,将学生遗漏的知识点进行补充,强调学习重点,这个过程对老师的综合能力和教学现场的掌握能力要求极高,但是同时也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压力,而且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另一方面就是有利于教师转变教学思维,数学是一个严谨却并不呆板的科目,在教学方法上也不应该一成不变,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转变教学思维,找到一个适合课堂的教学方法,在发展中不断改革,跟上时代的发展,促进高职数学教学水平的提高。

2.4 推动高职教学现代化手段的使用

数学是一个非常注重严谨的学科。数学课堂相对来说比较枯燥乏味。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还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推进数学教学结果的实现。可以利用互联网多媒体技术对课堂上的一些需要想象的比较难的课题进行整理,或者说模拟实验,将一些问题通过视频或者PPT的形式展示出来,有利于减轻学生对数学的恐惧心理、有利于提高课堂的积极性、减轻课堂压力。而且互联网具有保存的作用,可以通过录制保存将自己不熟悉的部分反复查阅直到掌握为止;另外利用现代化手段进行的课堂还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比如,在讲述到学生比较生疏的部分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一些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来举例子,让学生在课余生活里去观察分析、努力挖掘出相关知识或者教师可以带着学生去做类似相关的实践,借助一些技术去观察记录,还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程的印象,提高学习效率。另外现代化设备还有利于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一些课堂训练,不仅能够检验学生知识掌握水平还有利于锻炼学生掌握新技术的能力,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总之,在高职数学教育教学中,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以及利用这个能力解决现实生活中遇见的一些问题的能力。但是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迫切需要解决,需要对高职数学教学进行改革。本文主要是分析建模内容对促进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的巨大作用。再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到高职数学教学课程的过程中要注意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让学生多讨论多实践,培养和锻炼数学思维,提高运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吕靖,谢珊.论数学建模思想方法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推动作用[J].办公自动化,2016,21(8):57-59.DOI:10.3969/j.issn.1007-001X.2016.08.027.

[2]白代青.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成才之路,2017,(25):22.

[3]谭洁琦.浅谈高职数学教学改革[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6(6):99-100.

[4]景滨杰,贾小建.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高职数学考核模式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0):89-89.DOI:10.16681/j.cnki.wcqe.201610068.

[5]庄小红,向莹,林毅等.高职数学教学中融入创新素质培养的实践探索[J].职教通讯,2017,(6):36-38.DOI:10.3969/j.issn.1674-7747.2017.06.015.

[6]石岚.饯行数学建模理念,推进高职数学教学改革[J].山东工业技术,2015,(17):272-272.

[7]郑子苹.基于专业需求的高职院校数学教学改革初探——以大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科教导刊,2015,(28):87-88.DOI:10.16400/j.cnki.kjdks.2015.10.040.

猜你喜欢
建模教学内容高职
联想等效,拓展建模——以“带电小球在等效场中做圆周运动”为例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8:24
基于PSS/E的风电场建模与动态分析
电子制作(2018年17期)2018-09-28 01:56:44
不对称半桥变换器的建模与仿真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三元组辐射场的建模与仿真
海峡影艺(2012年1期)2012-11-30 08:1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