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共建共享中实现共治
——温州市文化礼堂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和思考

2018-03-07 19:10:12沈珠楹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9期
关键词:礼堂基层文化

沈珠楹

(温州日报报业集团,浙江温州 32500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央也明确要求“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从2013年开始,温州市将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每年列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按照“文化礼堂、精神家园”定位强力推进,已建成1176个,覆盖全市三分之一以上行政村,在兴盛农村文化、实现文化惠民的同时,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了“稳压器”的特殊作用,有效解决“富脑袋、安人心”的问题。

1 文化礼堂在温州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人类生活的基础总是以一定的文化形式和习惯出现,以“人”为主体的社会治理就是维护社会生活的秩序性,有效发挥“人”在社会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在深层次上是一个文化观念问题。文化元素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是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方法的重要方面。文化礼堂不仅是一个公共文化空间,其建设、运行、管理全过程介入社会治理,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实现从文化资源共建共享转向基层社会群众共治。

1.1 凝聚乡贤,壮大基层社会治理主体。当前农村社会仍然延续着“村落自治、熟人社会”的传统模式,以熟人办熟事、熟人管熟人,不但成本低、而且效能高,可以解决基层党委、政府不能面面俱到的问题。文化礼堂在“建”中凝聚乡贤。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文化礼堂建设群众自筹经费已超2亿元,其中就有很多温商、侨商慷慨解囊。在“管”中凝聚乡贤。采取“本地培养、县镇选派、企业结对”等形式,组建专职管理队伍,辅导、指导、引导文化礼堂开展活动。实施文化礼堂总干事驻堂制,将社会热心人士、创业成功人士、乡贤能人、村干部、志愿者组织起来参与管理。在“用”中凝聚乡贤。推广文化礼堂理事会制、俱乐部管理、“社团+礼堂”等模式,将文化能人吸引参与策划、组织、实施。推动民间道德设奖,通过文化礼堂表彰“崇德尚贤”“善行义举”“创业创新”等道德先进人物1300多人。这些乡贤在农村备受敬重,有一定的话语权,发挥着治理基层、维系稳定、服务乡梓和传承文化的作用,缓解了政府纵向治理能力不足和社会横向治理能力缺失的问题。

1.2 孵化组织,拓展基层社会治理网络。社会组织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在社会治理和社会服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化礼堂建设中,通过推广理事会制度、俱乐部制度等管理模式,在管理和运行层面孵化出很多社会组织,如文化礼堂理事会,体育、文艺、养生等各种各样的团体协会,延伸了基层治理触角、拓展了基层治理网络。

1.3 培育文化,筑牢基层社会治理根基。斯宾格勒认为,文化是主体的创造过程,文明是文化的既成状态。要实现乡风文明,文化的过程尤为重要。文化礼堂作为公共文化空间,承载着地域文化的“造血”和“输出”功能。让文化“送进来”。定期开展各类教育培训活动,组织传统戏曲、非遗项目等民间艺术和民俗表演进文化礼堂,以及“新青年下乡”等文化下乡活动。让文化“晒出来”。把展示展览作为文化礼堂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重在建设村史村情、乡风民俗、崇德尚贤、美好家园等板块展墙(室、馆、廊)。让文化“动起来”。组织“我们的村歌”“我们的村晚”“我们的价值观”等群众性文体娱乐活动,让群众唱起来、舞起来、动起来。四是让文化“定下来”。组织新春祈福、儿童开蒙、重阳敬老、国庆等节庆礼仪活动,举办国家宪法日“遵宪守法”礼、村干部就职礼、新兵入伍“壮行”礼等,将民俗礼仪固化下来,体现庄严感、归属感。让文化“聚拢来”。建设乡村记忆馆,使之成为展示村庄发展史、村民共同记忆的场所,目前已建成400多个。文化礼堂尊重群众文化取向,重构地域民俗文化,传递价值观、塑造价值原则和确立价值观,增进群众认同感、荣誉感和归属感,实现从内而外的转化,构建催生稳定的社会内生秩序。

1.4 完善乡规民约,强化基层社会治理自律。乡规民约是中国几千年来世代相传的基层社会治理的成功典范。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发挥乡规民约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文化礼堂建设中,倡导村规民约的整理、制订,并上墙展示。如平阳县萧江镇四十五村针对老的村规民约内容生涩难懂、执行性不强的问题,进行重新修订,形成了“三字篇”,通过曝光引导村民自觉遵守。乡规民约“震”住了居民,村民成为治理和受益的主体,是在国法之外的柔性补充,合理地调整着乡土社会的生活秩序。

1.5 挖掘家风家训,做好基层社会治理起点。“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庭是基层社会治理的起点。古人云:“察德泽之浅深,可以知门祚之久暂。”文化礼堂建设做足“家文化”。坚持“一整、二改、三统一、四拓展”模式分类推进,将合适的431处农村宗祠,庙、殿、宫等民间信仰场所以及教堂等改建成文化礼堂。依托文化礼堂,开展“家风家训”建设,深入挖掘家谱村史、牌匾楹联、经典家训,整理、编写弘扬传统美德和体现时代要求的家训并集中展陈。增加文化礼堂居家养老功能,设立寿星榜,评选表彰十大孝子(媳),实施邻里守望关爱老人行动,重塑孝道文化的地位和权威。通过“尊老-爱家-兴家族”这一互动链接的“家文化”培育,以良好的家风带民风促村风。

2 文化礼堂促进温州基层社会治理的具体成效

2.1 信访问题少了。延伸了党委政府基层社会治理触角,拓展了党的工作的阵地,统一了广大基层群众共识,凝聚了参与社会治理的力量,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也使党委政府能全面准确了解群众所需所盼,从而作出正确决策,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有效地减少信访问题的发生,信访户参与文化礼堂活动后“后进”变“先进”,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2.2 社会风气好了。每年开展宣讲5300多场,文艺演出1500多场,体育赛事600多场,礼仪活动800多场,民俗活动1100多场,将基层群众从酒桌赌桌上拉出来,从封建迷信中拉出来,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文化礼堂活动唱起主角,举办文化礼堂婚礼,遏制铺张浪费之风,促进基层社会移风易俗。

2.3 干群关系近了。文化礼堂打造了村民“交流中心”、乡村“会客厅”,畅通了干群沟通渠道、创新了干群沟通机制,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党委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更密切了。

2.4 工作推进顺了。许多基层干部在推动文化礼堂建设中,树立了威信、赢得了信任,尤其是村两委干部得到锻炼,增强了以人民为中心意识,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为顺利推进其他各项工作创造了良好氛围。

3 进一步发挥温州文化礼堂社会治理功能的思考

3.1 空间:优化布局、强化功能。按照打造乡村文化地标的要求,做优布局建设。把文化礼堂建设纳入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规划,融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按照“两千人以上的村重点建、资源相对集中的村整合建、已有品牌阵地的村优先建”,拓展覆盖面。注重增强“思想策源力”和“精神引导力”。优化硬件设施,完善教化功能,时时更新展示陈列内容,增强厚重感。注重地方自然资源禀赋、地域文化特色和当地民俗风情的挖掘和培育。

3.2 内容:抓牢根脉、以文化人。培育“爱国”文化。推进国旗进文化礼堂,组织爱国主义教育进文化礼堂。培育“法治”文化。加强法治宣传教育,鼓励村民参政议政,引导村民制定村规民约,实现治理现代化。培育“和谐”文化。深化邻里互助墙、心愿墙建设,将“村民会什么”和“村民要什么”有效对接,形成邻里和谐关系和乡风文明。培育“诚信”文化。依托民间道德设奖,突出诚实守信模范评选宣传,开展争当“诚信农民”教育实践活动。培育“友善”文化。整合村民中心、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乡村“少年宫”等资源,经常性地开展“春泥计划”、便民服务、居家养老、技能培训、家庭医护指导、青少年课后兴趣班、暑期“小候鸟”班等亲情化服务,体现文化礼堂人文关怀。

3.3 形式:送产相宜、供需对等。多形式开展“种文化”“送文化”,形成适销对路良性互动。开展“新青年下乡”搭建“百姓服务平台”。利用“校院+农村实践基地”共建教育模式,组织高校师生为基层群众送文化、送科技、送服务。组织“四演四赛”打造“百姓梦想舞台”。形成每月村有演出、每季乡有巡演、每半年县有汇演、每年市有调演,每月村有赛事、每季乡有比赛、每半年县有竞赛、每年市有大赛。活用“传统文化”扮靓“百姓道德客厅”。挖掘弘扬乡村文明、村落文化、传统文化,让文化礼堂成为亲情乡愁的“连接线”、道德教育的“新课堂”、传承文化的“新平台”和践行价值观的“新阵地”。结合“互联网+”建设“百姓掌上礼堂”。推动电信免费无线网络进文化礼堂。

3.4 保障:多元着力、长效管理。公开招聘“总干事”和“八大员”,吸收村官、社工、社团、文化带头人等力量,充实到管理队伍,加强培训。实施文艺家、艺术家、指导师以及机关党组织、文明单位、志愿者队伍等与文化礼堂结对挂钩联系制。加大财政保障力度,鼓励成立多元公益基金,提供足够资金支持。通过“阵地共享、活动联办、队伍共育”方式在社会团体力量与文化礼堂之间“牵线搭桥”,形成“礼堂培育社团,社团支撑礼堂”的联动互补效应,推动可持续发展。

[1]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2017.10.

[2]《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N].2018.1.

[3]徐晓全.新型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机制与实践[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4(4).

[4][美]明恩溥.中国乡村生活[M].北京:时事出版社,1998.

[5]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6]杨建华.传统基层社会治理文化的现代转型[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5(5).

[7]邵佳.以公共文化空间为形态的乡村文化地标研究[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5(2).

[8]葛慧君.建设农村文化礼堂 打造农民精神家园[J].今日浙江,2013(8).

猜你喜欢
礼堂基层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当代陕西(2022年6期)2022-04-19 12:12:20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桥(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基层在线
人大建设(2020年2期)2020-07-27 02:47:54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当代陕西(2019年13期)2019-08-20 03:54:10
谁远谁近?
全国最美的10所高校礼堂
走基层
大众摄影(2016年4期)2016-05-25 13:19:48
The Cultural Highland
文化交流(2016年1期)2016-03-25 09:16:30
Village Gala Shows during Spring Festival in Rui’an
文化交流(2016年2期)2016-03-18 06:2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