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胜民,李广兴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山东 青州 262500)
党的十九大提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农民画根植于土地,多表现地域风土人情和劳动生活情境,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符合社会大众的审美观念。青州农民画在内容方面,充分体现了青州城市地域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在艺术方面,青州农民画惯用红绿黄等纯度高且对比强烈的色彩,视觉冲击力强,以全景式丰满的构图,直观平涂的设色,营造细密繁多的画面效果[1],以夸张变形等手段,表达民间写意式的稚拙和淳朴之美。但随着当前社会的发展,尤其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更多元化、更富有个性的艺术形式层出,农民画面临的形势紧迫,如表达内容和技巧较陈旧,表达方式和手法较单一,自身发展受到愈多的制约和束缚,无法满足社会大众日益丰富的精神需求。因此,如何顺应社会潮流,实现历史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就成为当前青州农民画发展的重要课题和研究方向。
笔者认为青州农民画发展应该立足当前时代要求,传承优秀传统艺术中其质朴的表达方式、直接的感观体验以及真善美的教育引导等,并以此为基础,从青州农民画的精品化、信息化、产业化三个方面入手实现自身的创新发展。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们更加坚信“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青州农民画具有独特的地域民俗特征、秀美的风光场景和明快的色彩,青州市政府以“农民画乡”为目标,已搭建多方位平台,如成立农民画行业协会,打造农民画培训基地,发展农民画创作队伍;再如以文化扶贫为切入点,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农民画画院和研究院,为农民画产业规范创业和营销指导;还有打造“文化青州”,以农民画为城市名片和文化标志,设立“互联网+文化产业园”,将农民画市场申请为2A级景区,吸引绘画爱好者和游客参观、旅游、购物等[1]。
农民画作为一种群体艺术现象,不仅丰富了农民的精神生活,也能带动经济的发展。作为民间的绘画艺术,农民画有其独特魅力,是艺术发展史上不可忽略的一部分。政府或行业可以通过设定专项资金,一做培训,二做资助,三做培养,培训对农民画有兴趣的本土农民,鼓励书画爱好者进行农民画的创作,扩大创作队伍基数;资助扎根青州农村又擅长农民画创作的群体进行创作和深造,提高其画技和画艺,提升农民画创作队伍整体水平;培养有志于发展青州农民画的青年画家,为青州农民画创作培养新的创作团队,注入年轻态力量。
农民画的艺术特色,一是其质朴强烈的色彩,大胆直接地选用视觉冲击力强、纯度较高的颜色,使用大红、大绿、明黄、钻蓝等对比色,配色精准,感染力强;二是其舒畅自由的造型,农民画造型的夸张和变形手法,事物的简单化提炼,线条干净自由舒畅,利于受众理解画面语言;三是其饱满完整的构图,采用平视和俯视相结合的构图方式,画面中物体互不重叠遮挡,其逻辑序列简单有序[2]。实现农民画创作题材的精品化,需引入竞争机制,同一个主题,不同创作者以自身独特视角和艺术表达进行创作,通过多种维度的评比和甄选,选拔农民画创作的精品佳作。
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青州农民画的宣传推广工作,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微信平台、直播平台等手段,大力推广青州农民画,借力城市发展,尤其是文明城市创建的契机,宣传青州农民画,使之成为城市文化标志,让广大群众深入了解青州农民画的历史渊源、发展历程、绘画题材和创作过程,让大众从内心和情感上接受这种传统的艺术形式,以青州农民画为窗口,认识当下的新农村,了解新时代的农村生活和农民风貌。
青州市政府为支持本土农民画产业的发展,投入大量资金,建立农民画画院和研究院,创立“互联网+文化产业园”,可以依托实体的平台,拓宽渠道,丰富信息化资源,将农民画的创作过程和步骤以信息资源形式与创作群体共享,以此可以减少资金的分散性消耗,同时更贴近农民需求,提高培训效率和培训水平。
将农民画引入中小学和当地高校的美术课程中。让各个年龄段的学生有机会接触、感受和学习民间美术,体验民间美术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和丰富情感,也坚定对民族文化发展的归属感和自信心。通过信息化的手段,让学生了解传统民俗艺术的暗喻式和谐音式的信息符号,例如农民画中经常出现的桃树、松树、蝴蝶和猫寓意长寿,松、竹、梅象征友情,佛手、蝙蝠象征福气,露籽的石榴表示“多子”,盛开的牡丹象征富贵,鸡的形象表示吉祥[3]等等。再如邀请农民画传承人录制创作视频,通过视频的示范和展示,让学生对农民画的创作有更直观的印象,还可以远程参观农民画展、博物馆、民俗活动和创作作坊,通过信息化虚拟的观摩、欣赏和体验,让学生感受农民画的不同题材,不同表现形式所带来的独特的审美体验,进一步理解探索本民族哲学观、文化信仰、文化思维和生活方式,更熟悉民族文化的表达方式[4],在情感上对农民画产生亲近感。
原有农民画表达方式仅有绘画途径,我们可以丰富表达方式,如增加绣、拼、剪、贴等艺术手段,引导绘画者和绘画爱好者以农民画为题材,发散思维,大胆创新,运用不同材料对农民画进行再创作和再加工,将农民画与手工绣艺、剪纸、风筝等其他民间艺术相结合[4],增强其艺术融合表现能力,致力打造精品,提高青州农民画的品牌识别度。
农民画已成为青州的文化资源,当地农民不仅可以借助农民画来提高自己的经济收入,也丰富了自己的精神生活,但是作为农民画的创作者要始终保持一颗真诚的心,不能只为经济利益而失去农民画朴实的本性。只有这样,青州农民画市场才能良性发展。
我们可以面向社会广泛征集优秀民间故事,不论是传统题材还是新时代创作,凡是优秀的故事文本都可以被采纳,也可以作为体现文明乡村——新农村、新气象、新农民、新风貌的重要载体,还是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崭新手段,有利于农民画的发展。
在地方政府的扶持下,山东青州农民画近几年发展极为迅速,青州独特的地域文化又使其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如将农民画市场申请为2A级景区,以旅游活动为平台,吸引绘画爱好者和游客前来参观、旅游、购物,使青州成为农民画创作、旅游、销售集散地,并且依托网络信息平台,让更多的人认识并购买青州农民画。
笔者希望从精品化、信息化、产业化三个方面入手,提高青州农民画创作群体艺术水平,真正提升青州农民画的品牌影响力,整合多种资源,使传统民间艺术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