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建 斌
(渭南师范学院 东盟博仁财经学院,陕西 渭南 714099)
特色农业是适应时代的一种新农业发展模式,特色农业发展立足区位和资源优势,借助环境和技术,优化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运用产业化和规模化生产方式,突显区域农业的比较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区域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优化地区农业产业结构,形成规模经济效益,提升农产品区位竞争力,进而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区域经济更快发展。文章从特色农业的内涵与内在要求着手,在陕西渭南农业发展的区域条件与特色分析的基础上,分析渭南特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而提出对策建议。
特色农业是一种新的农业发展模式,它的发展要求应立足区域地理优势、环境优势,以符合社会需求和市场需要为前提,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发展具有一定规模的高效农业。[1]这就决定了特色农业内涵的三个层面:以需求为前提,以优势为基础,以规模为效益。
1.地域性
资源与环境是农业发展的前提。发展特色农业首先必须建立在一定区域资源基础上,包括气候、动植物物种、技术水平和生产条件等方面,进而决定区域特色农业发展的方向和模式,并逐步在区域内形成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农产品生产区域的独有优势以及质量的比较优势,决定了产品具有特定的市场,并可以满足特定群体的消费需求,这也就体现出特色农业的地域特性。
2.独特性
特色农业独特性更多地体现在农业产品生产资源和环境的稀缺性上,如气候、动植物物种等,体现在产品时间差异、品质差异以及营销服务方面。发展特色农业就是要在继承传统农业生产的基础上,比较优势、独有性与差异化。这就要求在发展特色农业的过程中,应不断开拓创新,推陈出新,创新发展,这也是特色农业发展的永恒目标。
3.规模性
特色农业是适应时代的一种新农业发展模式。发展特色农业应注重农业产业系统的搭建,通过将农业与产业的有效结合,采取产供销一体化经营,实施贸工农系统化管理,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产前、产中、产后诸多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只有通过这种全新的发展模式,才能真正实现特色农业的稳定发展,形成持久的规模经济效应。因此,特色农业发展应兼顾市场消费能力和消费需求,通过产业化、规模化生产实现产品区域优势,实现特色农业的经济效益,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4.效益性
效益是发展特色农业的内在动力。发展特色农业在于运用新的农业发展模式,运用产业化和规模化生产方式,突显区域农业的比较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区域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优化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进而形成规模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区域经济更快发展。
1.区位优势
渭南地处陕西关中平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有华夏之根、文化之源、三圣故里、将相之乡的美誉。区域内交通十分便捷,自古就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说,是连接华北、西北和西南的交通枢纽。境内郑西、大西2条高铁并站交汇;有连霍、京昆等3条高速公路,陇海、西包等6条铁路以及9条国道、省道纵横贯穿。优越的区位优势和交通资源为渭南特色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2.地理位置
渭南地势以渭河为轴线,东边与山西、河南毗邻,南边倚秦岭与商洛为界,西边与西安和咸阳相接,北边与延安、铜川接壤。区域南北长约182 km,东西宽约149 km,是陕西省和西部地区进入中东部的“东大门”。现辖有三区(临渭区、高新区、华州区)、两市(韩城、华阴)、八县(华阴、潼关、大荔、蒲城、澄城、白水、合阳、富平),总面积达1.3万km2。
3.自然条件
渭南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域年平均气温11.3℃~13.6℃,年日照时数为2 144~2 505 h,年无霜期199~255 d,年降水量为529~638 mm,水资源总量为21亿m3;其中,流经市域的黄河、洛河、渭河三河水平均径流量486.92亿m3,可利用量5.55亿m3。区域内川原平地约占70%,耕地6240 km2。优越的自然优势,非常适宜农、林、牧三大农业产业发展。渭南也赢得中国苹果之乡、花椒之乡、冬枣之乡的美誉,被称为西北最优越的农业生态区。
1.特色基地
从1998年开始,渭南开始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目前初步建立起独具渭南特色的农业体系,成为地方财政增收、农民致富、农村经济繁荣的支柱产业。经过“十二五”期间的开发与发展,渭南特色农产品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整体生产总量不断增加,经济效益快速增长。先后建成临渭、韩城、富平、蒲城、合阳、澄城、大荔等7个国家级商品粮优质生产基地;临渭、蒲城、大荔、华县等4个国家级优质棉生产基地;临渭、富平、大荔等3个全国奶山羊基地县;韩城、蒲城、富平、澄城、合阳、白水等6个省级优质苹果基地县;并逐步形成了苹果、冬枣、西瓜、花椒等特色种植业;生猪、奶山羊等特色养殖业以及柿饼、手工馒头、农家土布等与农业产品再加工相结合的优势产业格局。[2]
2.“一村一品”初具模式
发展“一村一品”是渭南依托自身区位农业资源优势,经过多年农业产业发展的实践与探索,逐步探索形成的特色农业发展新模式。“一村一品”依托自然行政村,借助当地资源优势,以“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一村带多村,多村成基地”的发展思路,逐步培育形成具有自身农产品独特性的产业集群,实现产业化、规模化产品区域优势,实现特色农业的经济效益,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3]
目前,渭南市已逐步形成具有自身地域特色的农业产业格局。已建成市级“一村一品”特色产品展销中心1个,县级5个,并逐步形成了市县互动良性循环,实现“一村一品”区域内外联动的特色产品销售网络。
3.发展前景
围绕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这一思路,渭南市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并提出重点规划瓜果优势产业区,花椒优势产业区和“三带、四区、五原、六景”的“一村一品”发展战略。实施和推广临渭生猪、富平奶山羊、白水苹果、合阳奶羊、蒲城大荔华县时令果蔬等示范带动措施,促进农业发展转型。
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发展,渭南地域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得到极大优化,逐步形成了独有的地域特色优势。特色农业发展市场前景广阔、收益效果明显,农村经济发展格局逐步形成,有效解决了当前农村特色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优化,规模经济效益逐步显现,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区域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经过多年的发展,渭南利用自身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特色农业发展已初具规模,主推发展的“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取得优异的成果。但另一方面,受到发展管理理念以及区位影响,渭南特色农业发展中也存在一些无法回避的问题。梳理和分析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有利于破解问题症结和完善发展模式,进而促进渭南特色农业持续化的发展。
1.农产品缺乏标准化质量指标体系
目前,渭南主推发展“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并取得了优异的成果;但“一村一品”农产品质量标准化水准发展程度还较低,大部分地区仍处在初级产品的生产环节,缺乏生产产品的环境指数、衡量产品的质量指标、分级和包装格式以及贮藏运输规范等特色产品的标准化体系支撑。[4]
2.土地流转缺乏引导和监管
渭南特色农业发展区域内农户的土地流转大部分还处于自发流转,缺乏有效的引导和监管。这种流转模式与“一村一品”所要求的集中连片、统一管理、规模经营还有较大差距,不同程度存在流转机制不健全、行政介入不适当等问题。同时,土地流转与再流转缺少可供实际操作的实施方案和交易场所,流转信息较为封闭,大多仍采用“口头”方式达成协议,没有相关的法律依据和保障,违约或不履约合同的现象时有发生。
3.经营规模有待进一步扩大
受传统农业生产思维影响,渭南特色农业发展依然是以户为单位,以村为集体。特色农业基地出现布局散、规模小,主导产业不突出,区域规模化生产还有待引导和建设。产业选择方面多由农户自主选择,缺乏科学规划,农产品的销售和供应未能形成相互借鉴、相互交流、相互联动的产业链群。另外,扩大生产规模、精深加工农产品以及市场流通等方面需要大量资金扶持。传统的金融模式造成农户从金融机构获取贷款过程中,条件苛刻,手续麻烦,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区域特色农业产业进一步发展和优化。
4.政府支持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
地方政府政策导向促进农业发展,引导农业发展模式的选择和趋势,决定农业发展的力度和成效。渭南作为农业大市,亟待需要地方政府出台和完善系列化的产业政策扶持体系,规范和引导农业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农业产业对口部门的帮扶力度和措施,加大特色产业的培训力度和范围,做好特色农业产业的选择和规划,协调金融机构提供良好的金融扶持政策,指导和助推区域特色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1.地方政府引导力度有待加大
经过多年发展,地方政府出台相关金融扶持政策和帮扶措施。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受地方财政制约,对于特色农业发展支持力度还有待提高。政府在帮扶方面,更多是充当协调员角色,更多的仅是协调金融机构给企业提供贷款机会。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操作程序复杂、手续繁杂,导致龙头企业在带领优势农业发展时所享有的惠农政策难以得到落实。另外,受传统理念制约和宣传力度不足的影响,许多农户对于特色农业发展的认识还有待提高。许多农户仍习惯以村为集体,以户为单位,采用零散的经营方式。目前第一产业仍在农村产业发展中占有相当大的份额和比率,特色农业发展的规模在一定区域内还有待提高。这些现实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特色农业的发展。
2.农业生产要素资源匮乏
渭南虽为农业大市,但区域有效的农业资源有限。区域内可耕用土地贫乏,主要以旱地耕种为主;土地生态恶化,耕地质量不高,产出率难以提高。农业资源不足,土地水土流失严重,耕地数量和质量发展难以维持,这些都成为渭南发展特色农业的长期制约因素。
渭南农业人口占比较大。一方面受国内整体经济背景影响,区域内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劳动力匮乏;一方面,留守多为妇女和老人,身体素质和文化水准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农村机械化普及程度不高,懂技术、懂管理的农民数量不足,农业生产面临劳动力短缺的困境。
3.科技支持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特色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农业技术。只有适应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不断创新,才能实现特色农业发展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农业技术的进步依赖于技术的创新、推广以及措施的适用性和转化程度。
由于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不全面,农业技术服务只重视产中环节,缺少对产前、产后技术支持和服务的意识和方法。农业技术推广向特色农业领域的延伸还不够,空间的拓展有待进一步扩大。这些导致许多农产品仍沿用传统生产技术,科技含量不高,关键技术不到位,标准化生产还不能完全实现,病害的综合防治技术还未成熟,产品储藏加工应用率低,特色产业效益不高。
4.农产品流通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
特色农业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持续化的高效益。效益背后依托的是产业流通和产品销售带来的收益。区域特色农业发展必须建立在健全的农产品流通体系之上,这样产品才能更好地实现流通,最大化地实现效益。
渭南特色农业发展由于缺乏整体的农产品信息流通体系,农产品流通受到限制,价格不稳定。区域交通条件差异较大,农贸市场布局不合理,缺少必要的农产品集约市场和运输流通渠道,导致渭南市区域内农产品流通不畅,价格不稳定,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特色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在推广特色农业之初,地方政府及农户对特色农业发展了解不足,对其发展前景认识不到位,大多数农民持中立态度,不愿主动参与和尝试。对于地方政府,除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外,应更多创造新环境,搭建新平台,加大产品推广力度,畅通销售渠道,抓重点产业,打造自己的品牌,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渭南市特色农业可持续化发展。
在特色农产品开发上,渭南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制定优惠政策,加强宣传力度,优化配置资源,有效引导产业的健康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应积极筹措资金用于改善和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应主动引进外部资金用以改善特色农业基础设施[4],为渭南特色农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地位。
进一步扶持和引导“一村一品”特色农业的发展,逐步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政策环境、投资环境、市场环境和舆论环境,规范资金吸收和利用、引进先进技术、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和职业前景,不断吸纳专业人才投身特色农业发展。与此同时,需要研究和创建新机制,采取多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多渠道投入资金、多方式进行激励和鼓励,实现多部门联合行动,逐步实现区域特色农业健康持续发展。
渭南市“一县一业”发展仍处于发展起步阶段,许多做法仍处于探索和完善阶段。发展中,对出现的难题应不断进行梳理和攻关,不断提高认识水平,强化政策构建、引导和扶持力度。后续发展中,要不断加强“一村一品”的扶持和管理,健全机构和专业队伍,更好地促进良性发展;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对“一村一品”在资金上应有所倾斜,并对县域之间有所侧重;要持续把“一村一品”的发展纳入经济考核内容中,制定科学量化考核标准,强化和完善激励机制,推进特色产业发展。
进一步完善各级县、乡、镇的信息网络系统,利用现代互联网+、大数据分析技术和信息分析技术拓展销售市场和渠道,促进农产品销售;充分发挥供销、外贸等有关经济部门和经纪人的作用,加大特色产品的推广力度;通过鼓励引导手段,积极推进产销大户、中介服务、农技人员创办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订单式农业;采取“政府搭台、农民唱戏”模式,搞好市场体系建设,建立大宗农产品集散地批发市场,帮助农民拓展营销市场。[5]
渭南应充分利用好区域的地理特征、资源优势,并将这些优势与区域人文内涵有机融合在一起。特色品牌从初创到形成一般经历三个阶段,即品牌创建、品牌推广、品牌维系。渭南发展特色农业过程中,多个县域已经获得具有地方特色农产品的荣誉称号,使特色农产品的发展朝着标准化的方向不断前进。立足现有资源,以现有品牌资源为基础,把特色农业品牌做大做强,制定和实施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和有机食品。加强交流与互动,引导龙头企业树立品牌意识,参加各类农产品活动,提高产品知名度。另外,打造地方特色的优质农产品,加强产品质量检测,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保证农产品的安全生产。
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鼓励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农民分别以资金、资产、土地等参股形式建设生产基地,指导龙头企业采取多种形式发展“订单式农业”,加速各类经济利益共同体的形成,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充分利用和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推动渭南特色产业稳步发展。
农业科技贡献率的提高,这是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在发展区域特色农业中,要全方位、全方面地科学考察,多渠道地信息收集、分析与研究,结合渭南区位特色和优势,定位本地发展要素,找准带动本地特色农业发展的可支配资源,加快产品的筛选和推广,新品种的引进和更新换代工作,从而培育优势产业项目,实施特色农业发展策略。
特色农业发展更多体现在经济发展的区别性、独有性和差异性上。渭南发展 “一村一品”,依托的就是区位农业资源优势。在发展特色农业中必须因地制宜,科学论证,选好选准特色产品,打造自己的产品品牌,形成一定的规模,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还必须在树典型、抓重点方面下大力气。分工协作、职责分明才能更好实现区域特色农业的协同发展。市级政府要做好产业规划、布局与指导,县级要抓产品筛选与推广,乡级则要抓农业园区的名、特、优产品建设。只有使市、县、乡形成职责分明,统筹协作,协同联动,特色经济和规模效益才能突显作用。同时,要发挥市场和行政调控,对农产品基地建设进行科学论证和合理布局,以优势产品、特色产品占领市场,实现规模效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要素在于农业科技贡献率。结合区域气候、土壤品质、配套基础设施等科学筛选和推广农业产品优良品种,不断加快品种引进和更新换代工作。种植过程中,及时收集和发现问题,通过相关部门分析和研判,及时高效反馈给农户,并在区域宣传预防,提高整体联防联控联治。由地方政府牵头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加大财政对新技术、新品种、新棚型发展和试验示范基地的扶持,组织栽培技术试验和集成研究,并对农户开展定期指导与培训。
另外,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做好区域优势主导产业的科学布局;有效分析市场,实施农产品错峰上市,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稳定发展龙头企业。发挥本地优势,实行专业化分工,产供销密切配合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同时,积极开展农户生产经营技术的宣传,提高农户生产经营意识,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产量、市场竞争力和收益。
地方政府应加大农业技术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农业技术设施,加快建设农业市场体系,强化市场信息和流通,优化产业化扶持政策,提高公共服务产品的供给水平,推动农业经营组织建设,逐步完善产供销一体化链条,积极搭建为企业、农户服务的产业扶持系统。
科学规划区域县域辅助农业园区,发挥政府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协调地方金融机构多渠道增加金融扶持力度和政策扶持,整合县域各方面的涉农资金,多方筹措资金扶持农业园发展。完善辅助产业扶持系统,设立小区域生产气象服务台和预报屏幕,实时发布气象信息。分析历史气象数据,制定应对灾害天气预案和应对措施,减低恶劣天气对农业带来的损失。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发展,渭南利用自身区位和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并已初具规模。发展过程中,受传统发展理念、区域经济发展、地方财政及地区教育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农村科技资源欠缺,服务组织机构不健全,农业科技进步对渭南特色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不显著,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滞缓。在后续发展中,政府应加强引导,加大“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特色农业模式的完善与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县市、乡镇信息网络系统,健全农产品的质量检测中心,完善产供销一体化链条,积极搭建切实为企业、农户服务的产业扶持系统和整体联防联控联治的辅助产业扶持系统,实现渭南特色农业可持续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