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宋国农业稽古

2018-03-07 17:10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19期
关键词:宋国商丘

朱 凤 祥

(商丘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宋国在西周初封时是个小国,经春秋战乱,至战国而亡,其疆土面积一直处在变化之中。春秋时期,宋国北邻燕赵,南接楚国,西邻郑韩,东近齐鲁。其疆域主要在今天以商丘为中心的豫东大平原,据考证,宋国面积最大时,“东到今江苏徐州地区,南到今安徽宿州,西到商丘地区西部,北到山东菏泽、定陶一带,地跨今河南、山东、江苏、安徽四省”[1]339。

春秋战国是我国古代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时期。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逐渐推广,极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许多荒地被开垦为良田,耕作技术由粗放转向精耕细作,农业产量大增。中原宋国,土地肥沃,河湖遍布,气候条件优越,有着悠久的农耕传统。春秋战国时期,宋国手工业的繁荣和商业的发达,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就整个社会经济状况来看,虽然宋国未能跻身强国之列,但是,它始终是春秋战国时期主要的农业生产国。

一、宋国农业发展的条件

(一)气候和自然条件

宋国地处黄淮平原,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象学家竺可桢曾考证过中国近五千年来的气候变迁,认为中国曾经历了“四寒四暖”的变化期,其中春秋战国时期属于温暖期。[2]宋国所在地,土地肥沃,草木丰茂,河流纵横,湖泊遍布,加之温暖的气候环境,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适宜于农牧业生产。

宋国境内,水源丰富,除南有淮水(今淮河)、北有河水(今黄河)外,还有睢水、获水、汳水、泓水等河流穿境而过。当时人们在睢水筑起堤防曰“睢澨”,《左传·成公十五年》载:“(华元)骋而从之,则决睢澨,闭门登陴矣。”杨伯峻注曰:“睢澨,睢水堤防。华元使人决开其口,用水阻止对方。”[3]875-876堤防主要为蓄水而用,旱时便可以决水灌田。这些水流不仅利于宋国境内的农田灌溉,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且使水上交通非常便利。

战国时期,遍及吴、楚、秦、晋、梁、宋、齐、赵、燕等国的几个较大的湖泊,即“吴之具区,楚之云梦,秦之阳华,晋之大陆,梁之圃田,宋之孟渚,齐之海隅,赵之钜鹿,燕之大昭”,被称为“九薮”。[4]658宋国境内的“孟渚泽”(今山东单县浮龙湖),位于今河南商丘东北、虞城西北,古泗水支流丹水横贯其中,面积广袤,储水丰沛,堪称天然水库。宋国匡城(今河南睢县匡城乡)之西有白羊陂,《水经注·睢水》:“睢水又东,水积成湖,俗谓之白羊陂,陂方四十里,右则奸梁陂水注之,其水上承陂水,东北径雍丘城北,又东分为两渎,谓之双沟,俱入白羊陂。”[5]567宋国陶邑(今山东菏泽市定陶区)还有菏泽,菏泽当时为济水所汇、菏水所出,是连通古济、泗两大水系的天然湖泊。另外还有大荠陂(今河南民权县境)、蒙泽(今河南商丘市东北)、空泽(今河南虞城县东北)等中小湖泊。这些湖泊,相当于天然的排灌工程,旱涝之时均可发挥其便利,增强了人们抵御自然的能力。

肥沃的土壤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战国中期,经过开垦,宋国境内基本上已无荒草杂木之地,如文献记载称“宋无长木”[6]486。战国末,到处都是良田沃土的宋国成为诸侯国争夺的对象。在宋国灭亡之前,有一年齐国准备攻打燕国,苏秦劝齐王放弃攻燕改攻宋国,说道:“且夫宋,中国膏腴之地,邻民之所处也,与其得百里于燕,不如得十里于宋。”[7]1099《战国策·秦策四》亦载有宋国“皆平原四达,膏腴之地”[7]244之语。大片荒地得以垦辟,农作物种植空间进一步扩大,成为宋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农业耕作传统

宋国地处中原,境内一马平川,无高山之险,自然条件优越,有良好的农业生产基础。所以,宋民很早就有从事农业生产的传统。据考古学家们研究推测,今日商丘地区的谷熟、马牧、芒种集以及附近的鹿邑等地名,就是新石器时代的人们从事农耕种植残留下来的痕迹。1976—197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商丘地区文管会,先后3次在古宋地商丘各县进行考古发掘和调查,发现龙山时期文化遗址17处,主要有:永城县境内的王油坊遗址、造律台遗址、黑堌堆遗址、书案店遗址、赵庄遗址,商丘市梁园区境内的谷子坑遗址、半塔村遗址和宁陵县境的丁堌集遗址等。从发掘情况看,“遗址堆积较厚,文化内涵单纯,出土遗物丰富”[8]。遗址的文化层厚度一般都在3米以上,出土的文物为龙山文化晚期的石器、陶器、骨蚌器和角器。其中生产工具有蚌镰、蚌刀、石刀、石斧、石锛、骨鱼镖、骨凿、骨锥、骨针、陶纺轮、陶网坠和菱形器等。生活用具多为陶器,以泥质灰陶为主,主要器物有罐、碗、鼎、盆、盘、瓮、钵、杯、甑、尊、盉、器盖等。[9]这充分反映了龙山文化时期以农业经济为主导的社会生产状况。1977年,考古工作者对商丘西南柘城孟庄商代遗址进行发掘,出土了一定数量的农业生产工具,其中有石镰33件、蚌镰7件、石刀3件、蚌刀5件、骨铲1件、蚌铲4件、角镰1件、角器1件,以及砍伐和切削工具石斧5件、石锛2件、石凿1件、铜刀残件2件;另外还有部分手工业生产用具、纺织和缝纫工具、生活用具等。[10]

宋国先民喜好耕作的优良农耕传统世代传承,一直到西汉时期,宋地“好稼穑”、以耕作养家自给的习俗还为世人所称道。如《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宋地“其俗犹有先王之风,厚重多君子,好稼穑,虽无山川之饶,能恶衣食,致其畜藏”[11]3266。《盐铁论·通有篇》亦云:“宋、卫、韩、梁,好本稼穑,编户齐民,无不家衍人给。”[12]42

(三)农业生产工具

春秋时期,犁和锄等铁制农具已经应用于宋国的农业生产。根据文献记载,一些宋国人特别是有身份的人,取名用字喜欢使用“犁”“鉏”(同锄)等字,由此可以看出,犁、锄之类铁制农具的使用,对时人产生的影响是很大的。如《左传》昭公二十七年(前515)、定公六年(前504)载有“宋乐祁犁”“宋行人乐祁犁”,襄公九年(前564)载有宋大夫“西鉏吾”,哀公二十六年(前469)载有大司寇“乐朱鉏”等。又孟子曾说过“以铁耕”“不为陶冶”“百工交易”[13]124等词语,说明战国时期冶铁技术已很高明,铁器广泛使用,铁农具在市场可以随时买到。铁器在宋国用于农业生产,也为考古材料所证明,考古工作者在商丘地区曾出土有战国时期的铁钗、铁镢等农具。[14]另据《孟子》一书记载,战国时宋国的农具除了铁钗、铁镢外,主要的还是以耒耜为主。耒耜是古代的一种翻土农具,形如木叉,上有曲柄,下是犁头,用以松土,初为木制,春秋战国时改进为铁制。《孟子·滕文公上》载有“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负耒耜而自宋之滕”[13]123之语,就是说宋国陈良的门徒陈相和他的弟弟陈辛,背着农具耒耜从宋国来到滕国,希望做滕国的臣民。可知,耒耜在宋国是普遍使用的农具。

在铁器使用的同时,牛耕也开始使用。据徐中舒先生考证:“牛耕的开始,今唯于古代遗物中求之,如犁錧(冠)形图,其上黄人(或释元)二字,确是先秦以前物。此种大农具,决非人力所能胜任,故由此物即可推知先秦以前已有牛耕。”[15]124-125孔子有位弟子名叫司马耕,字子牛;《孔子家语》作司马黎耕,宋国人,宇子牛[16]416。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在宋国的农业生产中,已经开始使用牛耕,牛耕与人们的生活联系是很密切的。

(四)耕作技术改进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在农业生产上是巨大的进步。铁器和畜力的结合,使不少草莽之地得到开垦,耕作技术也进一步提高。如《庄子·则阳》载:“昔予为禾,耕而鲁莽之,则其实亦鲁莽而报予;芸而灭裂之,则其实亦灭裂而报予。予来年变齐,深其耕而熟耨之,其禾蘩以滋,予终年厌飧。”[17]683这表明当时农业生产开始由粗放耕作向精耕细作转变。又《孟子·梁惠王上》载有“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13]10之语,也是说深耕细作的重要性。耕作技术的改进,增加了农产品收入;反过来,又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宋国思想家墨子对此颇有感触,他在《非命》篇中说:“今也农夫之所以蚤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6]283

农业生产的发展,还得益于灌溉工具的改进。根据文献记载,利用杠杆原理的取水机械“桔槔”在春秋战国时期已被普遍使用。如据《庄子·天地》记载:“子贡曰:‘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夫子不欲乎?’为圃者仰而视之曰:‘奈何?’曰:‘凿木为机,后重前轻,挈水若抽;数如佚汤,其名为槔。’”[17]318根据子贡的描述,这种叫“桔槔”的机械,一天可以浇灌百区之田,既省力而又多效。《庄子·天运》则用“引之则俯,舍之则仰”[17]373来形容“桔槔”轻便省力的使用功能。这种简单的提水工具,是春秋战国时期一种主要的灌溉机械,因操作便捷、省力而为后世所承袭。

铁器和畜力的结合,灌溉条件的改善,肥沃的土地资源,加之宋民勤于耕作,使得宋国的农业生产得到很大的发展,成为春秋战国时期主要的农业地区之一。

二、宋国主要物产种类

地处中原的宋国,拥有良好的耕种和生长环境。所以,当时大部分粮食作物已在宋地普遍种植,而且也出现了不少适于当地气候环境的其他物产。

(一)五谷

宋国所在地属古豫州、兖州。据《周礼·夏官·职方氏》,豫州“其畜宜六扰,其谷宜五种”;兖州“其畜宜六扰,其谷宜四种”[18]873-874。“谷宜五种”就是适宜种植五谷。关于五谷的说法有两种: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区别在于前者有稻无麻,后者有麻无稻。宋国的粮食作物大概就是这种情况。如从《论语·微子》所载“四体不勤,五谷不分”[19]195一句话来看,至少在春秋晚期,五谷已经是中原各国普遍种植的粮食作物。五谷之中,菽指豆类;稷即粟,俗称小米。根据文献记载,菽和稷是宋地最常见的两种农作物,如宋人墨子在《尚贤篇》中所说“贤者之治邑也,蚤出莫入,耕稼树艺,聚菽粟,是以菽粟多而民足乎食”[6]50;又前引《非命》篇中所说“耕稼树艺,多聚菽粟”等。当然,菽粟并提也泛指各种粮食作物。

小麦和粟米是春秋时期重要的粮食作物。如《汉书·食货志》载董仲舒说上云:“《春秋》它谷不书,至于麦禾不成则书之。”[20]1137文中“禾”即粟,意思是《春秋》不记载其他粮食作物,而小麦和粟米没有收成则必须进行记载。《诗经·周颂·思文》中有关于小麦、大麦的记载,说明西周时黄河中下游已遍栽小麦。又《左传·闵公二年》:“许穆夫人赋《载驰》。”杜预注:“《载驰》,《诗·卫风》也。许穆夫人痛卫之亡,思归唁之,不可,故作诗以言志。”[21]312按《诗·墉风》有《载驰》篇,其中有“我行其野,芃芃其麦”[22]213之语,可以推知,当时宋、许、卫所在的中原地带已经大面积种植麦了。

水稻对土壤要求不严,低湿高温之地皆可种植。《周礼·地官·载师》贾公彦疏引《孝经纬·援神契》曰:“洿泉宜种稻。”[18]329“洿泉”指洼地水塘。又《史记·夏本纪》:“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11]51意为禹命令益分给众人稻子种植,可以种在低湿的地方。水稻喜高温多湿,是长江流域最主要的农作物。如前所述,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处于历史上的“温暖期”,气温相对较高,所以,水稻栽培逐渐从长江中下游推进到黄河中游。宋国多河流泽薮,适合水稻生长,水稻应是其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不过,由于没有相应的文献和考古资料为证,这里也只是一种推测而已。

黍在北方谓之黄米,煮熟后有黏性,可以酿酒、做糕等,也是春秋时期中原各国的主要民食。《诗·魏风·硕鼠》载:“硕鼠硕鼠,无食我黍。”[22]373又《论语·微子》:“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19]196可知,中原梁宋地区,黍这种黄米是普遍种植的。又《诗经·曹风·下泉》:“芃芃黍苗,阴雨膏之。”[22]480《曹风》是先秦时代曹地汉族民歌。曹国在春秋时期与宋比邻而居,春秋末为宋所灭,国土入宋。据此可知,黍是春秋战国时期宋国的常用民食之一。

麻有时也被当作五谷之一。如《史记·天官书》云:“凡候岁美恶,谨候岁始。……旦至食,为麦;食至日昳,为稷;昳至,为黍;餔至下,为菽;下餔至日入,为麻。”[11]1340很显然,这里把麻视为五谷之一。麻子可以食用,但产量很低,麻更广泛的用途是用其纤维来织布,倾向于经济作物。《诗经·陈风·东门之池》载:“东门之池,可以沤麻。”[22]445《东门之池》为先秦时代陈国所在地汉族民歌。陈国始建都于株野(今河南柘城胡襄镇),后迁都于宛丘(今河南淮阳城关一带),辖地大致为现在的河南东部和安徽西北部一部分,和当时的宋国交叉而处。由此可知,陈、宋在先秦都是产麻地。1979年,考古工作者曾在商丘柘城县孟庄商代遗址出土了鞋和绳子。鞋“系用四经一纬绳子穿编而成,绳子用两股线拧成,经线粗0.5厘米,纬线剖面为椭圆形,直径0.5~0.7厘米”,绳子纤维较粗,可能是粗麻制成;另外发现的一根绳子“已腐朽成黑色,但绳子纤维及其拧法尚清楚”,也可能是麻制品。[10]这说明早在商代宋国及其周边地区就产麻。

(二)六畜

六畜,即《周礼·夏官·职方氏》所谓“六扰”,郑玄注:“六扰,马、牛、羊、豕、犬、鸡。”[18]873早在新时期时代文化遗址中,黄河中下游地区就发现有大量的家养畜禽骨骸遗存。《荀子·荣辱》云:“今人之生也,方多畜鸡狗猪彘,又畜牛羊。”[23]67由此可知,战国时期家畜饲养业已经成为主要的家庭副业,而且在各国都是比较发达的。

(三)桑

在商代,甲骨文中已出现桑、蚕、丝、帛等字形。到了周代,采桑养蚕已是常见农事。春秋战国时期,桑树在各国大量栽植,宋国更是桑林兴盛。宋国有著名的乐曲《桑林》和舞蹈《桑林》。如《左传·襄公十年》:“宋公享晋侯于楚丘,请以《桑林》。”杜预注:“《桑林》,殷天子之乐名。”孔颖达疏:“(汤)祷桑林以得雨,遂以《桑林》名其乐也。”[21]884又《庄子·养生主》记载说,宋国的庖丁解牛时,奏刀时发出的声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17]96。宋国又有“桑林之门”[21]1414“桑林”之社[6]229,也反映出当时宋国多桑林。此后,一直到清代,桑树都是故宋之地的主要林木。如清康熙四十四年《商丘县志》记载当地的树木谓:“木之属有桑、槐、榆、柳、椿、棠、桧、柏、柘、桐、楮、杨、竹、椒、槿、杞、楝、楸、樗、冬青。”[24]41桑树还被排在了第一位。

(四)漆

漆是指漆树,属落叶乔木,树皮内富含树脂,与空气接触后呈褐色,是一种天然涂料。漆,原作桼。如《周礼·载师》有“漆林之征”语,郑玄注谓:“故书‘漆林’为‘桼林’,杜子春云:‘当为桼林。’”[18]336又《尚书·禹贡》:“厥贡漆丝,厥篚织文。”孙星衍疏引杜子春云:“当为桼林。”[25]149根据《史记》一书所透露出的信息可知,战国时期宋国的漆树种植在诸侯各国是独具规模的。《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载:“周尝为蒙漆园吏。”[11]2143唐《元和郡县图志》卷七“宋城”下谓:“小蒙故城,商丘县北二十二里,即庄周之故里。”[26]180宋国能有漆树种植园,并设专门的官吏进行管理,说明漆树是宋国特产,漆树种植面广,故国家对漆业生产重视。又《太平寰宇记》卷十二记载宋州的土产,谈到主要有“漆、枲……谷、绢”[27]220等。宋国故地在北宋时称宋州,包括现在商丘大部分地区。这一记载说明,一直到宋代,漆木都是故宋之地的主要物产。

(五)柘

柘,即柘桑。许慎《说文·木部》:“柘,柘桑也。”段玉裁注:“柘,亦曰柘桑。”又《风俗通义·正失·封泰山禅梁父》记载:“柘桑之林,枝条畅茂。”[28]69《周礼·冬官·考工记·弓人》载:“弓人为弓……凡取干之道七,柘为上,檍次之。”[18]1172可知,春秋时期柘树是一种制弓的上好稀有林木。前引清康熙四十四年《商丘县志》记载商丘地区的主要树木,柘就是其中之一。今商丘市柘城县历史悠久,以盛产柘桑而著称。柘桑为全国稀有树种,现在仍是柘城的著名特产之一。柘城老王集乡扳曾口村现存一株古柘桑树,“树高23米,胸径3.4米,树冠覆盖面150平方米。……相传栽植于宋仁宗年间,距今约900余年,该树虽树龄较大,但至今仍然枝叶茂盛,生机勃勃”[29]43。

(六)蒲

蒲,一种草本植物,叶长而尖,可编席、制扇。许慎《说文》:“蒲,水草也。可以作席。”《周礼·大宗伯》:“子执谷璧,男执蒲璧。”郑玄注:“蒲为席,所以安人。”[18]4751977年,考古工作者在柘城孟庄商代遗址出土了一蒲席,蒲草为扁条状,宽约0.52 厘米,系用三根经带和三根纬带平直相交,与平纹布织法同。[10]说明早在商代,宋国附近今商丘柘城一代就产蒲。又《诗·陈风·泽陂》:“彼泽之陂,有蒲与荷。”[22]455《泽陂》为先秦时代陈地汉族民歌,诗中反映出陈国多蒲草。蒲草喜湿,生于池沼中,宋国多泽薮,则宋国也是蒲草多产地。

三、田税征收与管理

宋湣公七年(前685),即齐桓公元年,管仲相齐,进行改革,改变过去的田赋政策,以实物地租取代劳役地租,规定“相地而衰征”[30]227,即按照土地质量的好坏,征收多少不同的实物税。这是我国古代征收实物地租的开始。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私田”,一律按田亩实数收税。关于鲁国征收田赋的税率,《论语》记有一则关于此问题的讨论,我们可以从中知其大概。《论语·颜渊》载:“(鲁)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百姓不足,君孰与足?’”[19]127由此可知,鲁国的田税在西周什一而税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倍,所征的田税是十分之二的税率,即使如此,国家的财政仍然显得十分紧张。

春秋战国时期,其他国家是否也实行“什一”税,史料无明确记载。但从孔子、孟子、荀子等人的论评中,均推崇先王之制“什一税”,而多次提到应该“敛从其薄”[3]1668“薄税敛”[13]10“轻田野之税”[23]179来看,大部分侯国的田赋税率都应该高于“什一”。宋国的情况也大致如此。如《孟子·滕文公下》载宋国大夫戴盈之问孟子曰:“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请轻之,以待来年,然后已,何如?”[13]153戴盈之的意思是,在宋国推行什一之税以及免除关卡和市场的赋税,当时尚不具备条件,所以问孟子能否推迟到来年。很显然,宋国的田税征收也是高于什一的。

宋国设有隧正一职,掌征发郊外庶民服役,其中包括管理赋税的征收。《左传·襄公七年》:“叔仲昭伯为隧正。”[21]852叔仲昭伯即叔仲带,鲁国人。又《左传》襄公九年:“宋灾。……令隧正纳郊保,奔火所。”杜预注:“隧正,主徒役。”孔颖达疏:“隧正当《周礼》遂人也,掌诸隧之政令,徒役出诸隧之民,故为主役徒者。”[21]861-863《周礼·地官司徒第二》载:“遂人,掌邦之野。以土地之图经田野,造县鄙形体之法。……以岁时登其夫家之众寡及其六畜、车辇,辨其老幼、废疾与其施舍者,以颁职作事,以令贡赋,以令师田,以起政役。”[18]390-394春秋时期,宋、鲁等国均设有遂正,相当于遂人,以掌管各“遂”之土地和人民等庶务。

猜你喜欢
宋国商丘
商丘师范学院美术作品选登
商丘师范学院美术作品选登
商丘师范学院美术作品选登
商丘师范学院美术作品选登
商丘之旅
让更多企业在商丘长得大、飞得高
鞭长莫及
墨子智救宋国
鞭长莫及
春秋时期宋国右师、左师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