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如何做到广播语言为听而生

2018-03-07 17:01◎王
文化产业 2018年12期
关键词:英文字母书面语全称

◎王 彦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 北京 100020)

当今社会,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大众传播媒介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从最初的报刊,而后的广播,再之后的电视,再到网络媒体和自媒体,传播渠道日益多样,全媒体时代已经来临。

融媒体产品的生产流程,一般是记者一次采集,之后由编辑进行二次生成,最后进入全媒体端口进行全媒体分发,从而实现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多端传播。随着媒体融合的不断推进,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媒体人写得了消息、播得成稿件、拍得好视频、发得出微博、做得了公众号,但是这些传播渠道,其实是各有所长,各有侧重的。

一、广播编辑概述

大体来讲,报纸所运用的是典型的书面语,广播是有声语言,电视语言是画面、音响、文字的综合,新媒体语言以上兼具,但是更追求个性化的表达,也更加随意[1]。作为广播编辑,在从共享资源中生成广播稿件时,不能是简单的“拿来主义”。

二、广播稿件的特殊形式

广播稿件一方面要为说而写,另一方面要为听而生,一篇好的广播稿件,应当同时满足这两方面的要求。首先,为说而写是基础,如果一篇稿件连播音员读起来都有障碍,那何谈让听众听得懂。其次,在方便说的同时,广播语言还应为听而生,让听众听得入耳、顺耳,是广播的最终目的[2]。

在将其他媒体稿件转化为广播稿件时,我们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数字

1.全角与半角

数字在计算机中显示时有全角和半角之分,比如全角“1385”和半角“1385”。在广播稿件中,数字宜用半角而不宜用全角。一个全角数字在计算机根据格式自动调整时,是被等同于一个汉字来处理,这样就容易出现一种情况,即一个完整数字的前半部分在前一行的末尾,而后半部分却出现在下一行的开头。

举个例子说明,某篇稿件“XXXXXXXXXXXXX XX1385”,播音员如果没有时间备稿,很可能会念成“一百三十八”,转过来以后发现不对,再改成“一千三百八十五”;而半角数字,计算机会将其自动调整在同一行,避免出现上述情况。

2.阿拉伯数字

人天一现优昙花,世间草木纷凡葩。 青松红杏亦偶寄,古寺久矣栖青霞。 百年妙迹胜词翰,几人密谛参云伽。[10]

在广播稿件中,“万”以上单位的阿拉伯数字,编辑应将其转化为汉字,因为汉字的辨识度更高,更方便播音员识读。比如“4258631”,宜改写成“四百二十五万八千六百三十一”。

3.单位“亿”

“亿”的读音是“yì”,而数字“1”的读音是“yī”。在广播中类似“5.4亿”这种数字其实听起来和“5.41”很像,所以将“5.4亿”改写为“五亿四千万”,使表达更为明确。

(二)单位名称

书面语中,字母表示的单位名称在广播稿件中应使用汉字全称,以方便播音员识读,比如“s(秒)、h(小时)、m(米)、μm(微米)、dm²(平方分米)、cm³(立方厘米)、ml(毫升)、kg(千克)、t(吨)、V(伏特)、J(焦耳)”等。在单位名称中有一类比较特殊,它们本身包含“/”符号,比如流速单位“米/秒”、转速单位“转/分”。这类单位在广播稿件中应当直接用汉字写出它们的读作形式,比如“150m/s”应转写成“每秒150米”“3600转/分”应改写为“每分钟3600转”。

(三)字母

在这里我们将字母分成汉语拼音字母和英文字母这两类来分别讨论。

1.汉语拼音字母

在报刊、电视这些传统媒体的稿件中,汉语拼音字母主要涉及的是一些国家规定的代号,比如“GB(国家标准)”“YZ(硬座)、RW(软卧)”“D(动车)、T(特快)、K(快车)、Z(直快)”“G(国家高速或国道)、S(省道)、X(县道)、Y(乡道)”等[3]。这些代号在书面语中直接出现并没有什么不妥,但是在广播稿件中,如果直接这么写,播音员就需要在播报的过程中将代号还原为相应的指代内容,这无疑增加了播音员识读稿件的难度。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电脑成为人们阅读和书写的新载体。电脑写作和网络交际最常使用的是键盘,输入字母词更加便捷,因此,汉语拼音字母词在网络语言中用得更多。比如“DX(大侠)、JC(警察)、GX(恭喜)、JP(极品)、BXCM(冰雪聪明)、PF(佩服)、SSGG(帅帅哥哥)、PPMM(漂漂妹妹)”等。网络语言随意性强,在广播语言中使用应当特别慎重。编辑除了要将字母改写成汉字之外,对SSGG、PPMM等这种不规范的表达还应当剔除。

2.英文字母

在规范口语表达的过程中,一度要求将所有英文字母简称都要转化为所指代的汉语词。不过在工作中发现,有些英文字母所指代的内容已经在大众当中比较普及,而且有汉语对应词,或者没有汉语对应词,大众都理解其中的含义,存在汉语对应词反而会让大众感觉更加生僻,这类英文字母在广播语言中,不如直接使用,比如“PM2.5、PM10”“DNA”等。“PM2.5、PM10”分别指细颗粒物和可吸入颗粒物。随着人们对空气质量的重视,以往在环保专业领域才使用的概念被引入新闻报道之中,大众对此也早已熟悉。另外,细颗粒物难道不是可吸入的吗,可吸入颗粒物难道不是细小的吗?这样的汉语转写反而增加了听众理解的难度。至于“DNA”,它的全称是脱氧核糖核酸,可以简单理解它的功能为储藏遗传密码。如果在新闻报道中使用脱氧核糖核酸,反而容易让人听起来不知所云。

另外一些英文字母的简称,比较常用的如“GDP(国内生产总值)”“ATM(自动取款机)”“ICU(重症加强监护病房)”等在广播稿件中首次出现时,应当加上汉语转写内容,之后在行文中为了简便可以用英文字母简称。而另一些不常用到或者只是大多在某一专业领域使用的英文字母简称,比如“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FIFA(国际足球联合会)、WTA(女子网球协会)”“CEO(首席执行官)、COO(首席运营官)、CFO(首席财务官)”“VIP(贵宾)”“UFO(不明飞行物)”等,则比较适宜使用中文全称。

三、广播稿件需要注意的问题

广播稿件除了要为说而写,最终还是为听而生。有些内容,书面上看起来没有问题,说出来也没有困难,但是听起来就别别扭扭,这时就需要编辑根据收听习惯再加以修改。归纳一下,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引号

当引号用来表示反语,表达讽刺和嘲笑时,广播中需要在前面加上“所谓的”三个字。比如“撕掉了他们‘文明’的面具”,可以转写为“撕掉了他们所谓的‘文明’的面具”。

(二)简称

关于简称,常年使用已经为大众所熟知的简称,在广播稿件中尽可以直接使用,比如国家类简称,像“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机关行业组织机构类简称,像“外交部、发改委、清华、人大”等。不过,某一领域比较专业而且大众不太熟悉的简称,则应当使用全称,至少在第一次提到的时候使用全称。比如,“神外”“先心病”是医学专业词汇,稿件中第一次提到还是用“神经外科”“先天性心脏病”更好。另外,还有一类简称是有歧义的,这种就必须使用全称。比如“北工大”既可以理解成“北京工业大学”,也可以当作是“北方工业大学”;再如“人流”既可以指“人工流产”,也可以指客流量,前者在广播稿件中宜使用全称“人工流产”,后者宜改为“客流”[4]。

(三)同音异义词

这类词顾名思义,就是读音相同意思不同。诚然,一定的语言环境可以帮助听众辨析意思,但是,老舍先生曾经说过:“耳朵不像眼睛那么有耐性,听到一个不受听的字,一句不容易懂的语句马上就会不耐烦”,所以同音词在广播稿件中还是应当尽量避免使用。比如:

势力——视力——事例,饮水——引水,现眼——献演,走进——走近,全部——全不,切记——切忌,耍贱——耍剑等。

(四)代词

先来看一个例子“他叫苏生。她叫殷若兰。他来自一个偏远的县城的一个偏远的乡下小村子。她来自中国北方最大的一个大都市。他和她或许并不是一条线上的两个人。”文字上“他、她”可以清楚的标示男女,看上面这段话并不会产生歧义,但是听起来却令人费解。所以,广播稿件中的人称代词需要特别注意指代明确。

(五)书面语和网络用语

广播语言应当是规范的口语表达,文绉绉的书面语在报刊中出现并不扎眼,但在广播中听起来就不那么顺耳,应当用相应的口语词汇代替。比如:

今日——今天,翌日——第二天,均系——都是,如何——怎样,据悉——据了解,获悉——了解到,悉数——全都,售罄——卖完,逾期——过期,途经——经过,日益——越来越,否则——不然的话。

网络语言中,“酱紫、香菇、小盆友”等由于和“这样子、想哭、小朋友”等这些词语读音相近,就被用来指代这些词语;“爱豆、粉丝”是英文单词“idol、fans”的音译;“喜大普奔”是4个词语“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的缩写;至于“不明觉厉”则是“虽然不明白(对方)在说什么,但好像很厉害的样子”这一句话的简化[5]。但在广播稿件中应当避免使用这类不规范的网络语言。

四、结语

广播语言有自身的特点,它不仅要为说而写,更要为听而生,这也是全媒体时代,广播编辑应当修炼的专业功夫。

猜你喜欢
英文字母书面语全称
2022年本刊可以直接使用的常用缩略语
2022年本刊可以直接使用的常用缩略语
2022年本刊可以直接使用的常用缩略语
2019年本刊可以直接使用的常用缩略语
“口语和书面语转换”备考指导
关于初中学生书面语感的思考与提升策略
英文字母,你们看上去萌萌哒
英文字母,你们看上去萌萌哒
一字千进(23)
捋顺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