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友梅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东北亚合作研究院/吉林中日韩合作研究中心,吉林长春 130012)
在如今经济全球化已不可避免的情形下,世界上各地区之间的区域合作是促进各国家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必要手段之一。而任何经济上的合作交流甚至于之后形成的区域经济一体化都是有文化的因素在其中,只有国家和地区之间有共同或是相似的文化背景才能使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合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态。例如欧盟的成立,欧盟能够良好发展的原因之一就是欧洲文明的统一性,整个欧洲的文化起源以及思想萌芽是同源的,在之后的欧洲一体化进程中,这种由于起源相同而形成的文化认同感加深了欧洲经济合作交流的力度,而区域合作也提高了各地区之间的文化认同感。东北亚近年来经济发展趋势可谓迅猛,收到了全球的关注,但当前东北亚各地域的经济合作与发展更多是出于单纯的利益,探究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其实是东北亚各地区在历史渊源和政治体制等差异过大,导致其在地区间的文化认同度不高。
东北亚主要包括中、日、韩、俄、朝、蒙古这六个国家,可以看出,东北亚地区无论是从经济制度还是政治制度上看,其特点都是多样化,所以东北亚地区政治方面的意识形态繁杂,同时各国家之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极大,比如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就远远高于其他各国家,而处于转型期或是改革开放时期的国家在经济水平上较差。除此以外,东北亚地区的气候和土壤环境差别也很大,有的国家中自然资源丰富,且方便开采;而有的国家则相对贫瘠,自然资源稀缺且开采不易;有的国家人口资源丰富,劳动力多;与之对应的,有些国家人口较少,劳动力稀缺。
以上都是影响其未来经济发展的原因,但实际上,如果从文化角度来看东北亚各国除了俄罗斯是横跨亚欧两洲受到欧亚文化的共同影响呈现出独特的双重文化特点以外,其他各国都是受东方文化影响较为深厚,尤其是受到了汉文化的影响较多。在东北亚各国中,俄罗斯独特的文化意识形态是东北亚文化的多样性形成的重要因素,但是,东北亚各国要深切地认识到文化的多样性或者说是文化间的差异并非不可调和,多样的文化从某个角度而言正是合作的原因,所以不能将各国不同的文化看作一种文明间的冲突。东北亚各国中,俄罗斯与其他东方文化的融合度大幅提高,在经济或是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越发频繁,且为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多机遇,其中尤以俄罗斯远东地域与中国的东北地区的交流与发展效果显著。可以说,虽然俄罗斯在文化上的差异与中国较其他国家相比较大,但其远东地区的经济合作交流与发展却也因为其独特的文化特色更上一层楼,为以后东北亚地区区域合作提供了样板。
除此以外,由于各国家地区之间由于政治制度或是社会形态和历史原因而引起的文化间的差异或是不认同,导致东北亚各地区的区域合作一直都有一种不确定性,这也表明,东北亚各地区间的区域合作与交流难以在短时间内施行整体性、全面型的大的突破,想要是想东北亚各地区长久的区域合作愿望,需要有东北亚地区的经济核心国家为首,带动此地区的经济合作交流。而从现实角度来讲,让一个国家出面带动整个地区的区域合作与发展是一件几乎不可能的事情,从文化角度而言,目前为止最可能实现的方案是以文化认同度较高的中日韩三国为中心和交流枢纽,将此三国的经济进行交流整合,然后以此三国为中心建立一个东北亚地区的贸易交流合作区或是自由经济贸易区,当然,如果其他国家在某行业的交流较多,也可以在某个行业建立行业共同体以促进各国在该行业的交流发展。就目前全球经济发展体系而言,区域合作是必不可少的,一体化的经济发展是应对全球经济变化的重要手段。东北亚各国的文化或多或少都受到了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从某种角度而言,儒家文化可以说是东北亚各国经济合作的文化基础,是东北亚各国更深一步合作的桥梁,文化的认同加深了各国的亲切感,是各国长远交流与合作的重要保障。
东北亚各国的文化各有不同,但文化的传播确实是大同小异。以中国为例,虽然我国无论是国家政府还是民间的文化组织都对自己的文化做出了极其深入的研究,但是这些都是从微观的角度了解中国文化,简而言之,我国目前对我国文化宏观角度上的研究力度略显不足,而且在我国也一直少有专门从事于文化战略方面的研究组织和机构。文化的力量或者说文化的动力是由组成文化的一个个微观方面的要素形成,但是若想将文化加以扩展,则需要宏观方面的文化研究作为依托。但注意,要加深各国的文化认同感,就不能以做文化帝国为目标来发展区域文化,文化认同感的提高是在丰富多彩的文化中求同存异,避免强制性的文化输出或是过于追求文化的统一,只需要在合适的范围内发扬本国的文化特色,增强本国的文化影响力以推动国家甚至是整个地区的文化、文明进步。所以,东北亚各地区之间应加强区域间的战略文化研究,以便提高各国间的文化认同度。
文化交流可以说是促进各国文化了解和融合的最基本的也是最为有效的一种方法。东北亚各国之间应该从国家间的文化战略方面制定相关的文化交流政策,以国家组织为核心进行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指导,促使各地区文化进行全方面、多角度、不同主题和形式的文化交流,使各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在政府的指导下能够按时、合理、有序地开展,尽量使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能有一定的制度性。
全球一体化的经济发展情形下,经济与文化的交汇贯通已是一种必然趋势,也可以说文化与经济的融合也是推动各国文化交流合作的动力来源,不过,在各国进行文化交流时,特别是在地区文化交流活动刚起步时,需要国家出面进行一定的引导,在文化产品进出口方面加以管理,要保证引进的文化产品兼具有代表性和先进性,能表现出各地区文化的特色。除此以外。现代文明中的一大特点是对产业文化,有我出差对外文化产业的产业文化的重视,它赋予了产业一种独有的带有本国或是本地区文化特点的人文内涵,对外文化产业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塑造本国形象的责任,推动各国对外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促进各国文化交流与认同的一种渠道。
文化是历史和社会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具有包容性和延续性的、反映在社会群体的思维意识和思想观念中的产物,东北亚各地区的历史交融较多,以往各时期国家间的合作也很多,在这种历史和社会环境下形成现今的东北亚各国,其实其文化内涵的相似之处甚至是相同之处也有很多。文化认同并不是对某一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全面接受和认同,而是对文化中的核心内容表现出尊重和理解,所以在各地区进行区域合作时,一定要注意对各国的文化保持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