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运动营养研究文献分析

2018-09-01 06:31:46王欣路婷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营养期刊文献

王欣,路婷

(海南三亚学院,海南三亚 572022)

2013年9月28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条意见》就有提到目标:到2020年,实现基本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体系。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把健康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要求创造支持体育和营造参与体育的氛围,人均运动频次和需求明显增加。

过去的10年,大众对营养在健康和体能方面的作用有了科学的和基础的认识。运动营养有了迅速的发展,成了运动员、体育爱好者与健康追求者共同关注的热点,也成为运动科学中的聚焦点,为了让运动营养在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中发挥增强体能和保证健康的积极作用,几十年来,我国有一批专业人员从事运动营养研究工作,在理论体系和实践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7—2016年期刊中运动营养研究文献。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文献借阅中心查阅相关的纸质类信息,并分析整理大量相关文献资料,比照现阶段国内与国外的研究动态,借鉴并分析之前已有的研究成果,依据它们研究的侧重点,以及现在研究的空白点,明确论文的切入点。

1.2.2 文献计量学方法

运用统计学处理手段,对中文期刊中运动营养研究文献的期刊数量、年代分布、作者所属机构等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和定量化分析,为研究近十年运动营养文献具体情况,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和信息支持。

1.2.3 逻辑分析法

通过逻辑推理,对162篇运动营养研究期刊所反映出的基本情况进行合理的归纳和总结,了解2007—2016年间我国运动营养期刊文献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运动营养期刊载文量及年代分布分析

2007—2016年的运动营养研究类期刊有162篇,平均每年有16.2篇。近十年共有运动营养研究类核心期刊文献37篇,占其比例的22.8%。

图1 近10年期刊数量年份分布

由统计整体的数据可以看出:从2007—2016年期刊文献数量总体平稳,没有太大幅度的波动,且每年期刊数量都多于10篇。2010年和2014年出现两个低谷,分别为10篇和11篇。与时事相联系,2009年后国际大环境出现金融危机,运动营养研究受社会经济等综合因素制约。另一方面也和奥运之后,国家对运动营养领域的扶持力度适度下降有很大关系。而2007和2008年运动营养类期刊的刊登出现最高值22篇和21篇,与当时的2008年奥运会相联系。2008年奥运的成功举办,让运动营养的期刊刊载迎来了一个高峰(见图1)。

2.2 运动营养期刊的期刊来源分类

162篇以运动营养为篇名的期刊文献,分属17门学科。其中体育学科占比例最大,多达91篇期刊,其次是以预防医学和卫生学为代表的8门医学学科,达64篇。从这组数据中可以再次验证,运动营养学是一门体育与医学交叉的科学。这17门学科期刊来源较为广泛,其中21份期刊有两篇以上的文献刊载。

图2 运动营养期刊来源分布

从图2可以看到,2007—2016年国内运动营养期刊文献在各期刊中的分布情况,刊登论文成果最多的为 《田径》杂志,共采用期刊论文20篇,占总数的12.3%;紧随其后的是《中国运动医学杂志》,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主办,不管是在总发表数量上,还是作为核心期刊之一,在运动科研领域都具有较高的代表性和权威性,为运动营养科研贡献率较高;《体育科研》《当代体育科技》和《科技信息》分别为7篇、6篇、5篇,这三本杂志合计占总数11.1%,却囊括了许多诸如行业指导和实践的研究文献。《中国食品学报》和《食品安全导刊》为5篇和3篇,篇幅虽然不多,却很有代表性是运动营养研究中吸纳运动营养食品补剂研究最多的期刊。《北京体育大学学报》虽然只有3篇,但是作为核心期刊,这3篇很有影响力和代表性,比如王贝的《运动营养研究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刘玉倩等人合作的《运动营养研究的新进展》,为运动营养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思考角度。

2.3 运动营养期刊作者特征分析

2.3.1 运动营养期刊作者合著情况分析

图3 运动营养期刊智力合作人数分布

从图3可以看出,目前我国运动营养研究领域中独立科研占主要部分。44篇合著期刊,合著率28%。独立科研论文有93篇,占总发文数的57%。以两人合著撰写论文的30篇,占总发文数的19%;三人及以上合著的有14篇,占总发文数的9%,在合著智力规模上不容乐观。162篇期刊文献中署名作者239人,合著率显然偏低。分析原因,162篇期刊文献社科类文献占主要部分,比如社科类的基础研究77篇,社科类的行业指导18篇,两者合计占总数58.6%,超过一半。社科类期刊文献显然比科研类期刊文献合著规模降低,合著率更低。

2.3.2 运动营养期刊作者所属机构

运动营养是一门交叉学科,这也意味着同机构与不同领域的科研合作几率更大,研究的参与领域涉及更广,从专门的科研所、体育院校及下设院系、三甲医院及医学院、行业协会等。

图4 运动营养期刊作者所属机构分类

运动营养期刊作者所属机构可以分为七类:普通高校、体育院校、医院、研究机构、职业院校、中学和行业学会。普通高校以42家机构的数量排在最前面,其次是11所医院及医学院,10处体育院校及中学。显然在近十年间运动营养期刊文献的著作者,校园分布居多,不管是普通高校、体育院校、医学院、职业院校或者中学,总占比甚至远远超过50%。结合排名和分类可以看出,体育类院校的作者并不是很多,但是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很高的贡献率,比如北京体育大学和南京体育学院共计8篇,被引用的次数也相对较高。

2.3.3 运动营养期刊研究内容分析

运动营养类论文的不断涌现,其研究内容也不断深入。162篇运动营养研究期刊按研究内容的研究层次的大体可以分为五大类:基础研究(社科)、工程技术(自科)、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自科)、行业指导(社科)、行业技术指导(自科)。如果按研究人群可以分为:运动员和健身者。如果按研究项目可分为运动营养食品、各类体育项目研究、运动营养和社科项目的研究。

162篇以运动营养为篇名的期刊文献,主要关键词是运动营养,词频篇数高居37篇。其中24个关键词词频篇数在3篇以上,8个关键词词频篇数在4篇,营养和运动词频篇数在15篇和12篇,接下来的依次是运动营养食品、乳清蛋白、运动营养补剂、大学生、运动补剂、运动能力、体能。

从图5关键词分布表可以看到乳清蛋白与运动营养、营养和运动三个词的数值分别为3和4;运动营养和大学生之间数值高达8;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之间相对较高为3,说明这几组关键词一起出现的频率较高。营养配餐、健康教育、高原训练处于比较边缘的地方,很好地反映了运动营养研究中比较冷僻的研究项目。从大学生、健康教育、运动员和足球运动员四个词与运动营养的关联度来看,不难分析出:随着运动营养科研的逐步成熟,全民健身领域的运动营养研究比重逐步高于竞技体育方面的研究。

图5 运动营养期刊文献前二十关键词

2.4 运动营养期刊被引文量分析

统计了2007—2016近十年的总参考文献为630篇,其中2009年和2013年尤为突出,分别是134篇和137篇。总被引文量与总参考数大致成正比,但是在2016年中,引文量为0,结合现在的时间考虑,2016年的期刊文献还没有被充分阅读和查阅。篇均被引数除了2015年和2016年值偏低,其余8年总体较为稳定,数值较为接近。根据总体被引数312次和总体篇均被引数1.93分析。运动营养期刊文献的被引用率偏低,说明其受关注度仍不够高,文献的质量水平仍有待提升,运动营养仍是一门亟待发展的交叉学科。

162篇期刊文献中,被引量前十的文献,总被引数112次,篇均被引数11.2,总下载7417次,其中有7篇来自知网独家出版刊物。以《运动营养补剂研究进展综述》《运动营养研究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和《当前运动营养研究述评》为例,被引次数分别为15次、14次和12次,被下载次数分别为1397次、1272次和752次。从3篇篇名中不难看出,被引用量最高的期刊文献以文献综述为主,主要以其全面系统和概括性为主要参考依据。

统计得知,162篇期刊文献的下载与引用成正比,且绝大部分在100%以上,其中2015年更是达到了584.6%的高度。文献下载数作为论文质量评价的衡量标准之一,较为可观和真实。近十年运动营养期刊文献总下载38947次,是162篇论文总数的240倍,平均每篇论文被下载240.41次,这也从侧面反映运动营养期刊文献被刊登,其受众面广,影响力增加,这也是数字化时代的趋势。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运动营养研究期刊年发文量平稳且来源多元化

10年间运动营养期刊文献的发文量总体平稳,2007年和2008年出现一个峰值,随着运动营养的逐步成熟和发展,其期刊刊载将迎来新的高峰。运动营养期刊文献统计中,刊登文献最多的是《田径》杂志,共20篇,占总数的12.3%,其次是《中国运动医学杂志》7篇。

3.1.2 运动营养研究期刊作者多独立著作且所属机构高校居多

普通高校以42家机构的数量排在最前面,由此可见,高校无论从实践经验还是理论研究方面都是运动营养研究的主要场所。运动营养期刊文献的作者群因其交叉学科的特点,可以分为两大类:关注行业趋势走向的作者和专注行业细分科研工作的著作者。

3.1.3 运动营养期刊文献被引率偏低

运动营养期刊文献的被引用率偏低,运动营养期刊中核心期刊偏少,仅37篇,占比22.8%。有很大关系。侧面反映运动营养领域现在受关注度仍不够高,文献的质量水平仍有待提升,仍是一门亟待发展的交叉学科。运动营养期刊文献的下载量大致与引用量成正比,总下载38947次,从侧面反映运动营养期刊文献被刊登,其受众面广,影响力增加,这也是数字化时代的趋势。

3.2 建议

3.2.1 增加运动营养研究会议

增加科研交流会议,尤其是全国性的、世界性的科研交流会议,并扩大受众,通过网络手段增加与会人员。此外,建议拓宽运动营养的研究涉及范围,避免问题的重复研究,挖掘冷僻的项目研究价值,发散性多元化分析和研究问题。在会议结束后,对会议成果进行共享和传播,强化运动营养领域工作者之间的交流互动。

3.2.2 强化运动营养研究成果的传播

强化网络渠道的知识分享力度,方便运动营养工作者运用网络获取引用文献和基础资料,从而拓宽文献的引用范围,带动运动营养研究的发展。提高运动营养工作者的外语阅读能力,多渠道提供国际上的研究课题,增加外语文献的引用力度,拓宽运动营养研究的思考维度,提高运动营养研究的讨论水平。

3.2.3 提高现代化信息工具的运用率

提高对先进现代研究技术的运用,比如营养干预的软件、生物化学法的系统测量,避免期刊文献研究方法的重复化与单一化。借助现代信息技术采集信息和分析数据,了解最新的运动营养发展走向。

猜你喜欢
营养期刊文献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速读·下旬(2021年11期)2021-10-12 01:10:43
夏季给猪吃点“苦”营养又解暑
今日农业(2021年11期)2021-08-13 08:53:34
期刊问答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大东方(2019年12期)2019-10-20 13:12:49
这么喝牛奶营养又健康
营养Q&A
幸福(2018年33期)2018-12-05 05:22:46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商情(2017年1期)2017-03-22 16:5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