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研究

2018-03-07 15:17江雪茹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价值观育人

江雪茹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无锡 214153)

2016年1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政工作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涉及根本方向的问题”[1]。一年多来,各高校深刻领会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将改进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重要地位,同时以2017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为契机,从实效性入手,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凝聚思政工作合力,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但是,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新时代背景下,世情国情在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要常抓常新。高校思政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出现的新问题,需要教育工作者直面难题,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承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三全育人未真正形成合力,思政教育“孤岛化”现象依旧存在

在2016年底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再一次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这就要求高校思政力量要拧成一股绳,力争形成育人合力。但就实际情形来看,高校思政教育还存在“孤岛化”现象,三全育人合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政教育的“孤岛化”现象,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概念仅指在大学课堂教学中思政课的内容,坚守意识形态阵地是思政课教师的主要职责;广义的概念是指在整个学校教育中,思政教育是党委宣传部、学工、团委和思政课教学单位的职责,其他部门则有自己的职责范围。当下,思政教育“孤岛化”现象主要表现为:课堂上,只有思政课堂,没有课堂思政。思政课教师引经据典,苦口婆心,摆事实讲道理,对学生进行正确价值观的引导,而有的专业课教师则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但不对学生进行正向的价值传递,甚至还会说出与主流价值观相左的观点,这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确立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工作中,只讲教学育人,不讲服务育人。管理与服务部门部分员工思想觉悟不高,服务意识不够,呆板的工作方法和傲慢的工作态度,引起了学生的反感,这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学校思政工作效果。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刻板化印记还比较重,思政教育方法亟待进一步改进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理论博大精深。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与中国社会实际紧密相连。现在很多学生对历史和现实知之不多、知之不深,学习不够深入和透彻,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现实不能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刻板化的印象由此产生。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刻板化印象有转变成概念化的趋向,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个字,大家都耳熟能详,但如何真正按照24个字的要求践行,很多大学生往往缺乏深入的思考,以为只要背诵概念就行。所以,如何消除马克思主义理论刻板化印象,并融入学生学习生活中,使之真正成为指导学生成长成才的行动指南,就必须在思政教育教学方法上下功夫。

(三)新媒体背景下思政教育面临新的挑战

在思想多元、价值多元的大背景下,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尤其是有些别有用心的国际势力,故意歪曲事实,传播不利于中国稳定和发展的信息,千方百计使用错误价值观来诱导大学生。当今大学生是互联网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各种不良信息的侵入让一些辨识能力弱的年轻人迷失方向,严重的会导致他们思想观念发生扭曲,甚至动辄“呲必中国”。当前,思政教育承担着比以往更加重要的责任,如何让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大学生接受良好的思政教育,成为高校必须面对的问题。

二、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思想意识偏差产生认识误区

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存在着这样一个认识误区,认为对学生理想信念的培养和“三观”教育,是团委学工部门的事,是思政课的任务,其他部门只要搞好服务工作就行,通识课和专业课只要进行本课程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跟思政教育没有关系。于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高校教学主管部门只强调思政课教师要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和正能量的传递,对通识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却没有这方面要求。在对通识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培训中多是关于知识性技术性方面的内容,少有价值观培育方面的内容。在日常工作中,主管部门都是强调各部门具体工作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很少涉及主流价值观的教育,更遑论学校的一草一木总关“思政情”。因为教职工自身学习不够,学校要求不高,加之自己思想意识的偏差,高校三全育人,很难做到统一思想,协同步调,形成合力。其实,价值观的引领应贯穿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每门课程每个部门都有一段渠要守,一亩责任田要管,只有各部门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样才能提高思政教育效果。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化人”方法有待改进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恩格斯早就说过:‘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突出的优势是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给中国革命和建设带来方法论的指导,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要被大学生接受,重要的是“化人”。由于长期以来对理论呈现的方法研究不够,“化人”未能很好地与大学生的实际特点相结合,没有与大学生易于接受的表现形式以及话语体系相适应,马克思主义刻板化印记多年来也未得到根本改观。因此,高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化人”教育要想真正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和“入耳、入脑、入心”,就必须不断变革教育方法,“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天上回到人间、从空中回到地上、从文本进入学生心中,内化为学生实践的方向和准则”[2]。

(三)网络信息多而杂,思政工作负荷大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升级,自媒体平台不断推陈出新,各种纷繁复杂的信息大量涌入,同时,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也越来越强。学生越沉迷于网络,他们的自主思考意识就越弱,就越容易受不良网络信息的侵扰,慢慢地就有可能丧失最基本的价值判断,甚至造成价值观的扭曲。要在互联网上争得年轻人的心,需要一支掌握先进互联网技术的专业思政工作队伍。但是,面对海量的网络信息源,要搜索到敏感信息和有价值的信息,思政教师面临网络信息处理高负荷的困境。另外,对于网络上出现的思想多元价值多元舆论,需要进行必要的梳理,进而找到有效的应对办法,这也给思政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三、通过“三个植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

(一)植入新理念,教育者先受教育

处于改革攻坚克难阶段的中国,需要大量的人才,尤其是大量的双创人才,双创人才的培养需要双师型的教师。双师型教师,一方面需要厚实的学科积淀和对前沿知识的熟练掌握,另一方面要有正确的价值导向,要懂得人才为谁培养以及怎样培养。因此,高校思政教育要植入新理念,从教育者先受教育开始。

1.注重自我教育,强化阵地意识,坚定社会主义教育方向。教师的价值观直接影响着青年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确立,而大学生的价值观决定着他成才后是不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进而决定着国家未来的走向。这就需要教师(不仅仅是思政课教师)有正确的价值观和崇高的理想信念。因此高校教师要不间断地进行主流价值观的培育,不断强化阵地观念,坚定社会主义教育方向,使自己在明道、信道的基础上,强化使命感和守土有责的责任心,以保证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马克思主义引领高校意识形态方向。

2.强化协同观念,注重方法引导,形成思想政治工作合力。高校的思政工作,不是某些部门、某部分人的事,而是全校教职员工的事。因此,在观念上要强化协调意识,在方法论上要构建三全育人机制,让党政干部和普通教职员工都参与立德树人工作。三全育人机制的构建,首先要坚持党管思政工作的原则,尤其是要充分发挥党委宣传部门在全校思政工作中的协调指导作用;其次要注重发挥课堂思政教育的显性作用和后勤服务的隐性作用;再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以文化软实力来吸引学生,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最后,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为学生创设积极向上的和谐校园环境。

3.强化党管教育理念,加强顶层设计,注重基层党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有些高校教师没有坚守政治底线,他们站在主流价值观的对立面,“把大学讲台当作情绪宣泄的舞台,把中国当成负面典型的案例库”[3],造成了非常恶劣的社会影响。对此,高校党委要加强顶层设计。首先,狠抓教职员工的意识形态教育。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学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交流先进经验,持续不断加强教职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教职员工成为正确价值观的传播者,更好担负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其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要扭转有些教师只授业不传道,只教书不育人的不当做法,要让他们认识到不管什么课程的老师,都务必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引领,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1]。再次,高校党委要高度重视讲坛管理。要明确所有的课程都有思政教育功能,所有教师都是思政教师。让大学所有讲坛既传递知识,更担负起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要健全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对在讲坛上超越政治底线的教师采取一票否决制,防止错误观点和言论进讲坛。同时要加强师资队伍培训,确保各学科教学、科研和学术交流活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二)植入新方法,发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化人”功能

基于对马克思主义刻板化印象,很多大学生觉得马克思主义离他们很远,难以亲近。因此,要植入新方法,转变马克思主义理论刻板化印象,凸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强大的生命力和亲和力,更好发挥其“化人”功能。

1.语言要接地气,符合学生的话语特点和表达方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其现实意义在于“化人”教育。如何“化人”?首要的是在语言表达上下功夫。马克思主义理论都是学术性的表达。要想让大学生接受,一方面需要运用大众化的语言对理论进行诠释,使理论变得浅显易懂,让大学生读来朗朗上口。另一方面,语言阐述还要符合大学生的话语特点和表达方式,让学生产生亲近感,从而使之对学生产生吸引力。

2.表现形式要多样,符合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时代特征。大学生是思维非常活跃的群体,易于接受新事物。他们站在时代的最前沿,有独特的思想和审美情趣。应当充分考虑当代大学生的特点,选择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表现形式,其形式不仅仅是单纯的文字表达,还可以是图片、视频、情境表演甚至是说唱等。这些富有时代感且轻松活泼的表现形式,不仅能给学生视觉听觉的冲击从而留下深刻印象,还可以引发学生兴趣,激发他们去探索理论的真理性及其对现实的指导意义,从而增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价值认同与情感认同。

3.课堂传授方法要得当,运用情境教育方法,寓理论于故事当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化人”教育,目的是让学生入耳、入脑、入心,然后付诸行动。情境教育方法非常有效。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把理论融入故事,用故事讲清道理,以道理赢得认同”[4]。具体做法就是教师通过讲故事将学生拉回到理论产生的年代,让学生设身处地分析当时的时代特征和社会矛盾,从而懂得理论产生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感受理论产生后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教师再通过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平等交流等方式将理论讲解透彻,让学生懂得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懂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意义,懂得他们自己肩负的时代使命。

(三)植入新技术,突出主体,创新网络思政育人新模式

当代大学生是网络的主力军,“谁赢得了互联网,谁就赢得了青年”[5]。因此,高校思政工作要善于运用新媒体技术拓宽思政工作渠道,将传统思政工作领域向网络纵深发展。强化学校、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意识,突出主体功能,以增强思政工作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1.以学校为主体,为互联网思政提供意识形态的引领和网络技术的支持。在价值多元的大背景下,互联网上流传的各种价值观都有大学生拥趸。为在网络上赢得青年,学校层面的网络思政工作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时刻关注互联网舆情发展,时刻关注大学生的精神成长和思想武装。另一方面,要加强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和支持,占领互联网思政的制高点。基于此,高校要紧跟时代步伐,有意识地培训教师使用互联网技术。利用高校的技术优势,对网络信息进行必要筛选。另外根据舆情需要设立各种网络平台,并为平台内容的更新与完善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通过平台潜移默化的教育引导,保证高校网络思政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方向。

2.以教师为主体,以新技术为媒介,将网络思政落到实处。在高校,每位教师都具有育人职责,每一门课程都具有思政功能,因此,教师要以新技术为媒介,发挥网络思政主力军的作用。

首先,教师要紧握网络思政宣传的主动权和主导权。思政无处不在,如果思政工作做得好,学生就愿意接受并参与。因此教师要不断学习,一方面要跟上技术进步与网络话语情境的变化,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网络思政的路径建设中去;另一方面,在网络思政平台上,注重提高舆情导向的把控力。学生关注的问题也必须是教师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学生抛出问题教师就要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注重正能量的传递和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引领。

其次,建立网络教学平台。网络教学平台中丰富的学习资源,以及互动式的学习方法,对学生掌握课程内容和培养学习兴趣都是非常有用的。搭建网络教学平台重点要建设三个板块:学习资源、微视频库和互动讨论。建设好学习资源板块,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利用平台学习资源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最终领会课堂讲授内容的要义。建设好微视频库,可以把教材的内容逻辑体系转化为“微视频”中的问题逻辑体系,一个微视频解决一个问题,学生在获得答疑解惑学习效果的同时也获得视听享受。建设好互动讨论板块,学生有任何问题都可以作为发起人在互动讨论板块中提出,问题发起后,广大学生可以跟帖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学生的讨论不仅可以反映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理论的理解程度,还反映出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判断。这对教师掌握学情和舆情非常有利,也对教师开展网络思政教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再次,指导学生社团。教师指导学生社团,增加师生在实践活动中的接触和互动,是学生认识教师人格魅力的最佳渠道之一。如果学生能充分了解教师,被教师深厚的学养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所折服,成为教师的“粉丝”,那么教师在虚拟网络空间里的言论会有更多的追随者。同时,指导社团,还能够在实践中提高认识、砥砺品格,形成朋辈相携、教学相长的新型育人机制。

3.以学生为主体,建立自主发声场所,以“朋辈教育”引导正能量传播。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应当充分发挥“朋辈教育”的功能,让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大致相当,且沟通无障碍的大学生自己建立网络平台,让学生自我管理,使之成为学生的发声场所。学生一起探讨学习、生活、情感等方面的问题,让他们在交流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理解、相互认同,从而找到归属感和成就感。当然这个学生网络平台需要在教师指导下培养一些学生骨干。这些学生骨干需具有良好的网络素养和及时化解矛盾、调和分歧的能力。他们的职责是积极传播正能量,并负责将“宽容、理解、爱心、责任、奉献”不断传递,以培育出风清气正的网络文化环境。

当前,国际竞争异常激烈,在我国正努力实现中国梦的时代背景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因为它关系着高校培养的人才是不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是不是具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认同感,是不是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是不是确立了为社会主义祖国服务的目标。高校教育工作者务必要保持认真谨慎的态度面对各种变化形势,不断调整思政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以应对不断变化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我的价值观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