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立红
(孔繁森同志纪念馆 山东 聊城 252000)
纪念馆收藏的图书资料一般都是具备重要纪念意义的图书资料,在我国文化事业中占据的地位较为重要。纪念馆图书资料管理是各项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妥善完成图书资料管理工作,才可以对后续图书资料陈列、保管以及讲解等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出保障,因此纪念馆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应当得到充分的重视,切实依据纪念馆图书资料管理特征,在“互联网+”环境之下,科学合理地应用各项先进技术措施完成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对图书资料管理效率及效果做出保证[1]。
纪念馆的图书资料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会依据纪念馆藏品、陈列展览以及学术研究等工作开展图书资料收集及流通等工作,在此背景之下可以了解到,纪念馆图书资料的专业性相对来说比较突出[2]。
我国范围内大部分纪念馆的图书资料不会对外开放,部门珍贵的图书资料以及馆藏文物受到严格的管理收藏,馆内人员在借阅时也要通过严格的审批,或者仅可以在馆内观看,不可以带出馆外,一般均对外谢绝观阅,这种做法在实际管理中虽然对图书资料起到保护作用,但其他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想要借阅图书资料的难度相对提高,直接导致图书资料的传播价值难以充分实现。在纪念馆实际运行过程中,建议切实依据本馆实际情况以及广大观众的实际需求,开放图书资料室,以便于充分发挥图书资料文化传播的作用,更好地为社会各界提供服务[3]。
通常纪念馆图书资料管理与普通的图书馆承担相同的功能,可以向读者提供查询图文资料、传递学术信息的服务,属于间接性服务[4]。除上述间接服务外,纪念馆的图文资料还可以提供直接性服务,最直观的展现形式就是在展厅进行展览。纪念馆图文资料一般是围绕本馆内文物进行收集的,它们为陈列展览及学术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其中也包括一些研究价值非常高的非印刷品。纪念馆的图书资料以及非印刷品多通过采购、文献征集和捐赠的方式采集。在进行文物征集和接受捐赠等活动时,存在部分历史实物或文献资料达不到珍贵文物的收藏标准,或者是短时间内人们难以挖掘其真正的价值,一般不会被文物部门收藏,而是放置在图书资料室当中保管。故此,纪念馆对采集的历史文物进行妥善保存非常必要。
进入“互联网+”时代后,纪念馆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应当细致地对受众实际需求进行分析,切实提升资金投入力度,对本馆收藏的图书资源进行数字化扫描,丰富馆藏文献资料,向受众提供更为全面的电子版图文资料。与此同时,纪念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应当积极与当地社会组织联系,获取更多社会组织的支持,引进更多的网络图书资源,以便于满足更多受众的实际需求,保证纪念馆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在我国全民阅读事业发展过程中提供一定支持。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创新需要得到专业管理队伍的支持,管理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秉持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充实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才能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中展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对图书资料管理效率及效果做出保证。“互联网+”时代,纪念馆应当充分重视图书资料管理的重要性,逐步弥补现行人才培养制度中的缺陷,切实贯彻落实人才培养工作,切实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信息技术素养以及服务意识水平,从而在图书资料管理中,依据“互联网+”时代中图书资料管理的特点及受众的实际需求,妥善完成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建设高素质的管理团队,为图书资料管理提供人才支持,在纪念馆图书资料管理运行中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
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要有意识地培养长信管理理念,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在原有管理体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积极参与到图书资料管理中,积累实际工作经验,不断增长管理技能,进而取得比较理想的图书资料管理效果,使读者享受到跟家专业的管理服务。在信时代,为了更好地激发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各纪念馆可以根据本馆自身情况,编制适应本馆运行的奖惩机制,定期对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实际效果进行考核,对在工作中表现优秀的员工进行奖励,对于表现较差的员工实行适当的惩罚措施,进而促进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转变工作态度,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妥善完成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各项工作。在奖惩机制实际运行的同时,创设出更加积极主动的工作氛围,促使图书资料管理效率及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切实满足受众的实际需求。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纪念馆图书资料管理人员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充满着机遇。在实际的图书资料管理过程中,应当逐渐养成互联网意识,切实转变传统型工作理念,科学合理的应用各项先进技术设施,对图书资料管理效率及水平做出保证,保证纪念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创造出更多社会效益,更好地发挥出自身的文化宣传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