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英辉 郑缇全
(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包头 014109)
工匠精神源自古代工匠在劳作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以及行为表现。当前,工匠精神已经成为我国现代产业,尤其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理念,涵盖职业道德、职业能力以及职业品质等范畴。工匠精神对专业技能型人才尤为必要,而职业教育则是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基地。随着我国现代产业体系的不断完善,社会对职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程度也在不断提升,然而,当前职业教育的质量却未能很好满足的社会的需求,对此,《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要求从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角度出发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的模式既需要紧扣时代发展的需求,同样要关注高职院校学生的特征,他们在高中阶段的表现通常不佳,存在学习毅力薄弱、学习信心缺乏等特点,但同时又具有动手能力强、热衷实践性课程的特点,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创新需要着力于克服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缺陷,发挥其特长,从而提高其学习质量。
对家具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理论授课与实践教学是相辅相成的两项内容,理论授课为基础,实践教学为延伸,学生只有在具备了扎实的理论知识以及丰富的实践技能的前提条件下,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但就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说,理论课与实践课之间存在着不少问题,首先,就课时分配而言,理论课占据了较大的比重,实践课比重偏少,难以满足学生深入实践与技能发展的客观需要;其次,就实践内容而言,理论是指导实践的,而实践则反过来强化理论,这需要理论实践一体化,但在实践环节中,实践课与理论课相脱节的现象较为严重,理论实践两张皮,弱化了学生的培养效果。
家具设计本质上也属于设计类的范畴,不仅对学习者有着较高的技能性要求,同样对学习者有一定的艺术审美要求。特别是在审美多元化的今天,能够紧扣大众审美偏好,设计出款式新颖、美观的家具,直接关系到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与发展方向,因此,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开设相应的艺术类课程无可厚非。但需要注意的是,高职院校以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应用能力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基础性能力,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教学中始终以实践为导向,以艺术教育为辅助。但在实际的教育环节中,艺术修养课程占据了较大的比重,除了美术类课程外,其他艺术原理课程、美学课程同样不少。
随着高等教育的日益深入,通识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趋势,通识教育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具有一定的可取性,但在开展通识教育时,必须合理地处理好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时间比重关系,确保通识教育在合理地范围内开展,避免出现通识教育占比过大,影响专业教育的情形。但在家具设计专业授课中,明显出现了技术实践课开设较晚的现象,很多院校到学生入校的第二年末才开始专业实践课,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了负面影响。不仅如此,部分院校开设的技术实践类课程过于分散,贪多求全的教育模式也不利于学生的专项学习与专业发展,同样对教育效果有着很大的负面干扰。
对家具设计专业学生的培养而言,紧扣专业教育的目标,开展循序渐进的教育模式,是提升其学习效果的不二选择。而模块化教学则是阶段性教育的辅助手段,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模块内的知识点,提升教育的针对性与应用性。因此,在工匠精神指导下的家具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模式中,需要以阶段性模块化教学作为首要内容。阶段性模块教学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首先,就第一阶段而言,模块教学的内容主要有通识类、修养类与软件类三大类,通识类课程涵盖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各个教育板块,以教育部规定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为主,包括马哲、毛概、近代史等,以及人文社科等与设计关联度较高的课程。修养类课程包括提升学生艺术欣赏水准的课程,如国画、装饰雕塑等课程。至于软件类课程则是家具设计专业学生的技术基础课程,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尽早的熟悉家具设计需要使用到的软件以及基本操作技能,为后续的专业能力培养与发展夯实基础;其次,就第二阶段而言,以制造技术的授课为教学重点,涵盖家具设计专业学生所必须掌握的基本制造技术,比如板式家具制造技术、实木家具制造技术、软体家具制造技术等。例如从大学二年级开始,每学期针对性开展某一技术类课程,以板式家具制造技术课程为例,将家具制图、造型设计、功能与结构设计、人体工程学、材料学等课程融合成一门板式家具制造技术课程;最后,就第三阶段而言,主要内容为毕业设计与生产实践。毕业设计与生产实践是综合考核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既能展现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效果,也是反映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要高度重视学生毕业实践的选题、流程、考核以及评分等环节,为学生走向职场把好最后一关。
在学生的课程学习中,阶段性模块化教学需要构建配套的考核机制,考核机制不仅是考察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载体,也是教师查漏补缺的有效手段。针对不同的学习阶段以及不同的模块化学习内容,教师需要采用具有差异性的考核方式,以满足考核服务于教学的目标。第一阶段的模块化教学以通识类、修养类以及软件类课程为主干,传统的考核方式多采用课程节课考试、课程论文以及项目实践等,这些考核方式对创新教学模式而言仍然适用。第二阶段的教学主要为技术实践类课程,众所周知,家具设计专业技术实践类课程具有很强的相通性,并且,家具设计技术尽管在教学环节中是相互分开的,但在实际的家具设计中,却是综合性的,因此,传统的单项考核方式显然不适用于当前综合化的考核需求,高职院校家具设计专业需要将各门专业技术课程统筹分类考核,以统筹分类考核的方式来查看学生的学习效果。简单来说,高职院校需要将包括制图工艺、材料运用、制作技术以及人体工程学等多门课程的技术实践要点综合起来,全方位地开展考核工作,检查学生单项技能学习效果的同时,注重技能间的综合运用能力考察。
家具设计专业作为高职院校的重要专业,以培养新时代的家具设计人才为主要目标,对我国家具设计与制造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当前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消费者对家具款式、家具舒适度、家具质量、家具美观性等的要求日益提升的前提条件下,落实好家具设计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必要。传统的家具设计人才培养中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是在教学环节中尤其如此。因此,必须借助阶段性模块化教学来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工匠精神。在阶段性模块化教学中,学生能够在相对集中的时间段内,得到系统性的训练,强化职业院校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实现因材施教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