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性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研究

2018-03-07 03:16张永康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30期
关键词:党性教育工作者学生党员

张永康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连云港 222000)

引言

当前是一个教育创新时代,高校党性教育发展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高校党性教育工作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在实践党性教育工作过程,教育工作者要深入挖掘出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合理运用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党性修养教育活动,充分调动起学生党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校党性教师要积极转变自身教育观念,有效创新党性教育方式和内容,结合党员学习需求特点和实际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引进应用优秀传统文化,合理设计出最佳的党性教育方案,充分保障党性教育的实效性。

1 当前高校党性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党性教育目标不够明确清晰

长期以来,高校在党性教育目标制定工作中,都是围绕“增强党的观念、端正入党动机,提高党性修养”等内容明确党性教育目标。该目标虽然符合国家党性教育的基本要求,然而在实际发展过程中,该党性教育目标的制定实施会导致发生共性化、抽象化的问题,难以充分体现出高校学生党员群体的思想和心理特点。因此,高校党性教育工作者在目标制定过程中,要从人性角度出发,只有正确认清人的本性,解决“人”的问题,才是实现党性教育实效性的重中之重。

1.2 党性教育内容不够完善

党性教育过程与任何精神活动一样,主要由四种不同成分构成,分别是知、情、意以及行。不同成分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作用,缺一不可。在党性实践教育中,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每个成分内容融入到教学中的必要性。比如,培养学生党员对党的良好认知水平,是党性形成的重要基础,是产生对党深厚感情、养成正确行为习惯的前提。在目前高校党性教育中,高校在教学内容设置上过于重视学生党员认知水平的培养工作,而一定程度忽视了学生“情”、“意”以及“行”的指导教育[1]。党的情感是学生党员党性行为的心理和思想诱因,教育者必须注重党性教育内容设置的完整性和科学性,避免因为教育内容的单一性影响到党性教育的整体效果。

1.3 党性教育方法缺乏创新性

在高校党性实践教育中,教育工作者要正确人还是到学生党员才是教学课堂的主体,自身是以一个引导者、诱导者的身份展开各项党性教学活动。在绝大多数高校党性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教学方法单一落后,党性教育工作者往往只会采取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一味向学生党员灌输各种党思想理论知识,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员在课堂上学习兴趣和热情不高,容易产生厌学抵触的学习心理。党性教育工作者缺乏创新意识,深入研究应用各种教学方法,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未能结合学生学习特点和学习情况,合理引进应用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经典案例教学,从而导致学生的创造性发挥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不利于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个性化发展[2]。

2 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党性教育的融合措施

2.1 合理设置党性教育目标

在党性教育工作中,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教育目标合理设置的重要性,教育目标是党性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内容。因此,高校党性教育工作者要深入展开对学员党性教育学习的调查分析,不断加强对学员的沟通与交流,全面掌握了解到学员的当前学习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设置党性教育目标。党性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党性教育的评价工作,根据学生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实际学习情况展开科学评价工作,及时发现学生学习的不足之处,从而了优化调整学生党员的学习目标,改善学员的学习方法。就比如,党性教育人员在引导学生党员学习我国传统经典巨著《论语》、《道德经》以及《中庸》时[3],教师要在过程中布置相关学习任务,让学生结合党性教育发表自身对经典文化作品阅读的感受观念,教师要从学员不同思想观念中评价学生是否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党的三个代表思想”等内容,明白各个学员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盲点,从而帮助学员合理制定党性教育学习目标,有针对性开展传统文化经典解读课程。

2.2 完善党性教育内容

高校党性教育工作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学员角度出发,结合学员学习需求特点合理引进应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突出传统文化与党性教育契合的部分,这样才有利于充分激发学员对党性教育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一方面,党性教育工作者要发挥出优秀传统思想文化的价值作用,合理选择应用恰当的传统文化材料,将党性理想信念内容阐释透彻。教员要注重学生优秀传统道德生活观念的树立,能够促使学员正确明白应该始终坚持何种理想信念,采取何种先进的自我修养方法,正确掌握了解到传统文化思想精神的实质,将其内化为个体党性观念和党性行为。而另一方面,高校党性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入实践案例,强化学生党性生活实践教育[4]。就比如,组织学生党员下基层体验农村干部生活,帮助农民解决各类矛盾问题,促使学员能够在社会党员实践活动中深化对党性观念的理解认知。

2.3 创新党性教育方法

高校在党性教育建设工作中,要适当加大对专业党性教育人才队伍的培养投资力度,优化整合党性教育工作者资源,促使能够形成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研究队伍,针对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党性教育工作中展开研讨交流活动,综合运用不同教学方法,让学生党员能够在党性教育中深层次地认同接受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加强对党性观念的认识。就比如,高校党性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充分发挥出网络技术的优势,组织学生开展网络优秀传统文化党性教育活动中,在网络平台上宣传推送我国传统道德模范人物事件,以视频、漫画以及故事的形式进行传统文化党性教育,有效提高学生党员对传统经典人物的认识和优秀思想文化的理解认知。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要想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党员,促进党性教育工作稳定持续的发展,就必须在党性教育中合理引进应用各种传统文化,科学指导党性教育工作者充分发挥出优秀传统文化的辅导教学作用。党性教育工作者要积极转变自身教学观念,加强对党性教育的创新改革工作,从学生党员角度出发,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党性教育课堂,培养学生党员的学习兴趣。

猜你喜欢
党性教育工作者学生党员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党性可“塑”——汉中实施“党性塑造”工程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忠诚干净担当是党性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
高职学生党员职业价值观的培育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