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涉农专业教学改革及生源组成探讨

2018-03-07 11:56李万军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6期
关键词:农户中职职业

陈 波 李万军

(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民族中等职业学校,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 558100)

1 我州农村中职学校涉农专业现状

首先,社会对涉农中职教育的认识不足,招生难。

目前我州农村社会中轻视农业的传统观念依然充斥着人们的思想,对涉农教育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偏见,县级中等职业学校涉农教育很少或者没有受到学生和家长的认可。大多数农村初中毕业生,却渴望着进入城镇,去从事社会地位高、经济收入好的非农行业,大多数农村学生家长也希望子女能跳出“农门”,学生和家长在观念上对农业不重视,甚至看不起,造成涉农专业招生十分困难,报考人数达不到招生目标,由于人数过少,很多涉农专业已经无法开设全日制班,走向消亡。目前我州各县中职学校仅有瓮安县职校、龙里县职校、罗甸县职校开设一至二个涉农专业,且学生人数较少,其余各县在生源严重萎缩的情况下涉农专业基本上停办,各县职业教育出现“学生不愿意学农、学校不愿意办农”的尴尬局面,与我州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对涉农专业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

其次,各中职学校涉农专业师资及实训基地欠缺,学生实习难。

各县中职学校涉农专业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曾是热门专业,大多数学校有一半的专业为涉农专业,曾拥有过大批师资,但由于涉农专业萎缩,造成涉农专业师资大量流失及老化,特别是实操指导教师严重不足,基本上没有涉农专业的年轻教师,师资存在严重断层;同时各中职学校的涉农实习实训基地(如果园、养殖场、食用菌房、农产品加工实验室等)由于各种原因都已消失或已不成样子,造成实训难。学生到企业实习,由于企业对接受学生的专业实习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还会给企业增加一些管理的麻烦,企业往往对实习的学生缺乏热情;另外,在企业实习也难以满足学生完整实习的需要,学生往往只能做某一阶段或某一环节的实习训练,不能完成整个过程的实习训练,这些客观的不利因素导致学生难以得到全面的训练和提高。造成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和创业难。

再次,涉农专业社会认可度低,效益不显著,对口就业难。

受涉农专业本身特点影响,很多家长与学生都觉得涉农专业太艰苦,需要长期与土地打交道,且涉农产业周期长,效益不高,因此对涉农专业热情不高。学生毕业后走进社会无法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社会认可度低,很难实现对口就业,造成职业学校涉农专业学生就业前景黯淡,这些都使得学生与家长放弃了对涉农专业的选择,从而造成职业学校涉农专业招生难,学校不愿招生的现象。

2 农村中职学校涉农专业教学体制改革及生源组成

从农业特点来看,农户经营被认为是最适合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现代农业及农业规模经营完全可以在农户经营基础上通过广泛合作来实现,县级中职学校要办好涉农专业,不仅涉农专业的开设和涉农专业课程的设置要围绕农户经营的需要,涉农专业的教育教学模式也要围绕农户经营的需要,因此学校的涉农专业办学必须要贴近农村,教学要贴近农业,教师要贴近农民,这就要求对目前中职学校涉农专业的教育教学体制进行改革。

2.1 办学要突出产教结合,面向农村市场

随着国家不断对农业展开产业结构调整,出现了一大批专业镇、专业村,出现了特色农业、观光农业、生态林业等等,这些都会对职业学校涉农专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因而提升涉农专业设置的灵活度一定会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有益的影响。所以,加强产教之间的联系对于解决当前职业学校涉农专业发展困境具有重要的作用,从本质而言产教结合就是要立足于农村市场发展的现实需要展开教学,其最终目的就是能够为新农村建设培养出一批具有较高素质与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学校在涉农专业教学上应该将科技示范作为教学的重点,把服务农户作为着力点,促进农户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这是职业学校涉农专业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的办学理念。因而要想使当前职业学校涉农专业得到发展一定要从教学观念上实现转变,学校在办学上要提升自身的主动性,加强学校同村镇、养殖种植大户、涉农企业之间的联系与合作,适时根据生产变化情况及农户的需要对课程设置、专业建构进行调整,根据当地农业发展情况充分考虑多种因素设置专业和课程,同时要制定切实可行的产教结合模式的实施性教学计划,提升涉农专业的实效性、实际性以及实用性。学校要让理论知识过硬、实践技能全面的优秀教师承担教学任务,要根据当地农户的实际需要及学生实际情况,结合当地农业产业,编写教材、制作课件,教学内容要有的放矢,坚持让学生能“学得会、用得上、生产能见成效”的教学指导方针,提高校外实践性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对学生学习成绩实行过程性评价、采取理论考核与实践技能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学习成绩不合格的不准许毕业,不办理毕业证。这种办学模式,教师在教学中走向田间地头,深入农村各家各户,指导农民进行科学种植、科学养殖,减少生产投入,提高生产效益,使农民得到实惠。同时,教师也获得了很多实践经验,提高了专业实践技能,使职业教育真正为当地“三农”服务,这样学校为当地经济建设、新农村建设才能贡献更大力量。

2.2 教学要贴近农业,解决学生和农户的需要

涉农专业在教育教学模式上要大胆改革,做到在农业生产上不误农时,课程学习上不误学时,让学生和农户感觉到做农业生产就是在学习,课堂学习是为了农业生产。涉农专业教师教学服务的目标就是要解决农民的需要,涉农专业教师研究的方向就是要解决农民在农业生产上遇到的问题。涉农专业教学要在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个背景的基础上通过线下集中培训、线上集中学习,采取现场教学、案例教学、农产品展示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同时要根据学习的对象、教学内容、农业时节等综合运用集中授课、技能实训、典型介绍、案例教学、田间课堂、实验实习、视频教学、模拟训练、观摩研讨、岗位实践、创业指导等教学方式,根据学生个人及家庭情况、农业生产情况,农闲季节在校学习,农忙季节结合实际从事生产,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开展多层次的实践教学服务。有的农户只是单一的从事一项农业生产(比如养猪、种果树、种蔬菜等),他们只想学他需要的某种技能,学校也应该满足农户的这种需要,采取灵活的学籍管理方式,灵活的教育教学及培训模式(比如一个班级可分为养猪专业方向、果树栽培方向、蔬菜种植方向、农产品加工方向等),为农户在农业生产上的需求做好服务。教学过程要强化实践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掌握农民对农业生产发展的特点和需求,让学生和农户真正做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才能调动学生和农户的学习积极性。学校要充分发挥办学优势,加强职业学校涉农专业教学资源建设,提升涉农专业教学支持服务能力,探索建立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一体化培养模式,教学管理上强化规范化管理,严格认真落实涉农专业教学的各个教学环节,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培养高层次新型职业农民。政府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重视符合职业教育特色和体现新型职业农民特点的人才培养质量观,健全制度体系,加大对农村人才培养效果的总结和宣传。同时,政府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做好系统规划,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完善互联网教学平台,为中职涉农专业课程教学开展在线学习服务,建立远程教育学习管理规范和学分认定标准。

2.3 创新涉农专业教育新体制,扩大涉农教育的服务范围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要振兴乡村,光靠政府还不行,必须要有村民的配合和支持,这就要求必须提高村民的整体素质,为此,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可进一步创新涉农专业的教育体制,扩大涉农教育的服务范围,中职学校涉农专业的生源对象不仅仅只是应届初中毕业生,还可以是回乡创业的高中毕业生、退伍军人、种植养殖企业业主和从业者,还可以是愿意学习现代农艺的农户,学习年龄从初中毕业生到20岁、30岁,甚至40岁、50岁都可以。国际职业教育理论界著名学者福斯特认为:农业教育的对象是农民而不是学生,农村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向农民推广农业生产的新知识、新技术以及市场信息。中职涉农专业应将培养对象范围扩大到农村现有的涉农企业从业人员、村干部、专业户、退伍军人、返乡农民工及回乡初高中毕业生,而不应只把目光锁定在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群体上。这些成年农民有学习涉农知识的需求,有一定的农业生产经验,他们是农村中能坚守在农村的农业生产中稳定的劳动力。所以让成年农民接受中职涉农教育对提高农民素质,对乡村振兴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他们应该是中职涉农专业生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等职业教育涉农专业将培养对象扩大到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成人农民,既解决了中职涉农专业招生难的问题,又提高了农村现有农民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先进的生产经营技术,成为具有一定技能、可自主创业的新型农民,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稳定的技术人才。同时,政府在涉农专业学生的资助方面也要扩大资助范围,目前对涉农类学生的资助仅限于政策限制年龄段内的全日制在校学生,在资助政策上若是能够根据具体情况,拓宽资助对象,丰富职业教育办学形式,打破涉农专业学生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界限,让农民也能享受国家教育资源的优惠政策,让他们参与到党中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队伍中来,有利于国家振兴乡村战略的实施,同时也能促进职业教育更好地全面发展。

3 拓宽涉农专业升学、就业渠道,全力扶持学生创业

拓宽中职涉农专业的升学和就业渠道,扶持学生创业,增大涉农专业的吸引力。中职涉农专业就业面窄,一般涉农企业都是远离城市,待遇不是很理想,造成涉农专业学生就业难。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拓宽涉农专业的升学渠道,让涉农专业学生能更方便、更优惠地升入专科、本科的涉农专业深造,另一方面更要做到全力扶持涉农专业学生创业。因而学校要对涉农专业大力开展创业教育,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创业成功的示范演讲、创业知识讲座,宣传国家对农业的扶持政策等,在学生中形成浓厚的创业氛围。部分有条件的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与特长,在学习的同时自己选择项目与场地实施专业创业,学校对学生开展专业创业的项目要加强管理,学生开展专业创业项目的可行性报告要经老师或专家审核,要安排教师对学生开展创业的项目进行跟踪服务与技术指导,学生创业一年后学生必须递交创业报告,同时,对于涉农专业毕业生的创业,地方政府应给与政策上的支持,比如对项目优先审批、无息贷款、涉农项目的政府补贴等。这样,通过在校期间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以创业促进就业,不仅能保证涉农专业学生就业的稳定性,同时也是解决涉农专业学生就业难的重要举措。

4 结论

黔南州中职学校涉农专业在黔南州中职教育发展过程中有着辉煌的过去,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又给涉农专业一个发展机遇,只要我们在校内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校外加强涉农专业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做好涉农专业的教育教学体制上的改革,真正做到让学生能“学得会、用得上、生产能见成效”的教学指导方针;打破涉农专业中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界限,扩大涉农教育的报务范围,增大农村涉农企业创业扶持的政策力度,办好农民需要的涉农教育,办好能为农民服务的涉农教育,黔南州中职学校涉农专业会迎来一个光辉发展的明天。

[1]《福斯特教育思想在农村职业教育“产学结合”中的应用》.职教通讯2006.12.唐戍.浙江工业大学职业教育研究所

[2]《中职学校涉农专业教学改革探析》.教学改革与实践.2014.12. 王金瑶. 云南省文山农业学校

猜你喜欢
农户中职职业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职业写作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
我爱的职业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