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蕾
(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外语外贸系,福建 厦门 361024)
2016年,王初明提出了完整的“续论”语言习得体系。它包含两个基本理念,一是语言是通过“续”学会的,二是可以通过“续”的过程来提高语言学习的效率。[1]“续论”认为,语言习得是在一定语境下模仿、理解、输出的一个过程,这一过程的关键在于“续”。“续”指的是说话者在语言交际使用中承接他人的表述,阐述自己的思想,前后关联,推动交流。[2]此外,语言学习效率的提高可以通过“续”来实现,通过“续”的过程,保持语言习得过程的连续性,学用协同,拉平语言理解和产出的不对称,最终达到以“续”促学的目的。这一理论为研究语言习得机制提供了新视角,对大学基础英语教学有很高的借鉴意义。
大学基础英语教学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对大学生借鉴、研究国外学术成果,出国求学,对外交流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经过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我国大学生总体英语水平获得较大的提升。但是就英语应用能力而言,仍然是一个薄弱的环节。这主要是受应试导向的制约、语言环境的缺失、传统英语教学模式落后的原因所致。
本文将从上述三方面具体分析大学生英语习得效率低下的原因,并尝试运用“续论”理论,探讨改进大学基础英语教学的方法,从而提高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
目前,我国大学基础英语教学,对大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存在着薄弱环节,从而无法满足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其原因有如下三个方面。
我国的教育属于竞争性文化,高一级的教育机会需要通过竞争性考试获得,因此每一级的晋升考试在操作层面上,对基础教育发挥着不容小觑的导向作用。长期以来,英语科目的考试均以阅读、翻译和写作为主,题型设置多为单项选择题和填空题,而最锻炼语言应用能力的听力题、口语表述题和写作题比重很小。这导致我国的英语教育多年来一直注重培养学生对试题单一选正和填空的能力,而忽视了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受应试教育导向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考试,尽管学生能够通过中考、高考等各级重要考试并顺利进入高校学习,但其英语应用能力还是离个人发展需求相去甚远。此外,目前大学基础英语的考核也是以传统笔试为主,对学生的听、说能力的要求不高。
目前多数人认可的语言习得过程基本遵循如下模式:猜测→形成条件反射→建立语言区→实现语言思维。[3]通过仔细观察,我们不难发现语言习得过程一定是在特定的刺激环境下进行的,离开语境,语言就会失去产生的必要条件,变成“无源之水”。所以语言和语境自成一体,密不可分。语境是语言的土壤,语言的交流是在一定语境下自然形成、并经过理解转化后输出,甚至是本能条件反射的结果。离开语境谈语言习得就容易走入误区,成为无本之木。语言习得需要通过在连续的、相似或相同的语境下大量的练习,才能达到熟练运用的效果。因此,大学生的中式英语和哑巴英语的产生与语境缺失有很大关系。语境可分为虚拟语境和现实语境。从虚拟语境角度看,仅通过教材的课后作业还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在连续的虚拟语境下运用英语的要求。学生需要通过其他的方式加强在特定语境下理解并转化所要表达的内容,达到从模仿到创造性表达的语言习得过程。从现实语境角度看,学生缺乏使用英语的现实环境。与母语为英语的英美国家,甚至英语仅为第二官方语言的印度、新加坡等国相比,我国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英语的依赖程度和对英语的需求非常低。这就造成了学生除了在课堂上有机会接触到英语外,在日常生活中并没有使用英语的机会。学而不用则僵,久而久之,学生的语感就会渐渐消退,“学而无用、学不能用”的现实,必然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原动力,学生甚至产生厌学或者弃学的现象。
从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来看,很多教师在“授业”过程中,完全将自己置于教学的主导地位,以教材为中心,经常滔滔不绝讲满整堂课,留给学生提问、发言和师生互动的时间很少。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就养成了一种惯性思维,认为学生就是课堂上认真仔细地记录教师所讲的每个字每句话,却很少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主动提问或者发表自己的见解。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师生互动的机会,学生使用语言和练习语言的频率也大大的降低。“互动”即为“续”,“续”是产生学习动力的源头,语言是在“互动”中产生和延续的,更是通过“续”学会的。显然,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不符合语言习得的基本规律,教学效果自然不理想。
“续论”以“续”为核心的各种“续”任务,包括续写、续说、续听、续译等。这类任务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语言输入不完整,需要承接者去补全和拓展,从而激发学习者内在表达欲望,达到促学的目的。下面就“续论”在大学基础英语教学中,如何提高大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作一分析。
既然我国的英语教育以应试为导向,进入高等教育阶段后,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弱的问题,就得从源头上入手,创新英语考试评价体系,打破传统笔试的局限,着力于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培养,实现评价形式的多样化。
在具体操作层面上,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课程,采取不一样的考核方式。对于着眼于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课程,如大学英语写作课程,我们可以参照“写长法”。“写长法”是“续论”的前导研究理论,王初明提出通过设计激发学生写作冲动的任务,促使学生产生阅读后续写文章的渴望,在写作的过程中逐渐拉平先导阅读文和写作输出文的差距,产生协同拉平效应,从而逐渐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4]“以写促学”打破了外语学习的瓶颈,激发学生写作的潜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无外语交际需求的语言环境所产生的消极影响。“续写”,给英语写作课程的考核方式提供了新的思路。教师在对这门课程进行考核设计时,通过精选激发学生续写和创作欲望的文章,要求学生以续写情节的方式完成考试。这种考核方式不仅让学生加强对原文的理解,同时也锻炼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创造性输出的能力,这也是对原文“虚拟语境”的继续。学生通过续写文章,释放了写作的潜力,越写越长,越写越好。
又如大学英语口语课程,教师可以通过设计“续说”的任务来提高对学生英语口语应用能力的检测。教师设计大量不完整的语段,要求学生不断补全对话,对话任务才得以继续进行,考试也才能最终完成。在对话的过程中,学生以“续”的方式回应考官,“续说”的内容必须具有连贯性和关联性。这时,考官的语言输入和学生的语言输出因为互动而紧密结合,在互动的过程中,逐渐缩小前高后低的语言表达差距,从而产生自然的拉平效应,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得以快速提升。而且在“续说”过程中,学生的内在表达动力不断地被激发,学生越说越多,越说越好。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Long,M.H.(1983)提出与本族语者互动是学会二语的充要条件。[5]在外语的学习过程中,如果没有外在优质资源或者本族语者提供互动协同,学习者将会处于无“续”状态。这将导致学习者进行自我协同,大脑中强势的母语知识或语境就会被激活,造成母语迁移和干扰,影响外语学习。这也是导致中式英语产生的原因。如何抑制母语的干扰,发展英语思维和提升英语表达能力,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创造现实语境
为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达到“虚拟语境”和“现实语境”的“续”,在师资队伍中保持一定比例的外籍教师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为弥补外籍教师的缺口,学校应加大力度聘请更多的英语本族语者加入我们的英语教学行列。与本国教师相比,外籍教师与生俱来的语言能力显示出明显的优势。学生只有与优质的语言输入协同,才能减少母语的干扰作用,发展外语思维能力,学会地道的英语表达。同时,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学习机会。随着科技的进步,目前线上外教教学平台也逐步普及,学生只要登录平台就可与外教进行线上授课和交流,这也大大缩小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体现了远程教学的优势。此外,还可以通过英语角、英语戏剧节等方式,为学生创造浸入式的现实语境,提供更多的运用语言的机会。
2.推动中外学习交流
政府应鼓励和促进中外学习交流。例如支持学校通过适当的途径扩大对外合作办学规模,提升中外合作办学水平。同时,增加大学生甚至是中小学生出国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加大交换生的比例。学生只有在最真实的语言环境里,才能更深刻的体会学习英语的重要性,感受英语的文化内涵和语言魅力,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我国出国留学的学生群体以高中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为主体。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和我国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6年我国出国学生人数约54.45万人,而2016年度研究生、普通本专科招生人数约1013.4万人,出国留学生人数只占同年入学人数的5.3%,这说明对外学习交流领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6]
3.提升本土教师的外语水平
语言是时代的产物,语言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地创造和发展,本土教师也要与时俱进。由于本土英语教师占外语教师的比例高、人数体量大,所以本土英语教师的外语水平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政府和学校应该组织多种形式的在职教师培训,并且大力支持本校教师通过访学和游学等方式到英语母语国家学习和交流,从而提高教师的语言应用能力。例如,韩国在英语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改革颇有成效,值得我们借鉴。韩国政府增设了专门针对英语教师的资格认定考试。除了传统的笔试考核外,还特别增加了听说能力的测试。这一举措有效地推动韩国英语教师重视提高自身的语言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此外,每隔几年,韩国政府对在职英语教师的教学水平还要进行统一的测试和考核,以此督促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技能。[7]
传统的以教师讲授知识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发展。“以续促学”教学模式,以含“续”任务为驱动,刺激学生在接收各种不完整语言输入的过程中,不断地补全、拓展和创造,最终实现“以续促学”的目的。[2]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推崇的对诗、对联,以及教学过程中一直推崇的师生互动,其实质就是“续”。可见含“续”任务在人类语言习得的早期就存在,只不过是自然而然地发生在对话交流中,具有原生态的特点。而“续论”则是通过观察人类语言习得机理,揭示其“续”的关联性,为人们更高效的学习语言提供了启示。
教师在设计含“续”任务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精选优质的语言输入,只有跟优质的语言输入协同,才能产出规范的语言输出。[2]同时,学生针对精选前文,进行消化整理,围绕前文进行后续创作,“续”任务在协同拉平的效应中不断地进行推进,学生的语言输出水平也不断地提升。听写是英语课堂中常出现的语言练习方式,但往往收效甚微。学生知识储备中没有的单词,听写完,还是不能有效掌握。读后听写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也是一种隐性的含“续”任务。教师精选一段文章,把文章分为前后两段,学生先阅读前段,待学生充分理解了文章大意之后,让学生听写后段。这样的方式,由于加入前文语境的阅读,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语篇的大意和篇章的衔接知识,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听写难度,提高了听写的效率。读后听写,尤其适用于英语初学者和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学生在有前情提要的基础上,加深了知识的理解,在有铺垫的情况下激发了听写的潜能,增强了成就感和自信心,更高效地完成了听写任务。
“社会应用”仍然是语言的基本属性,也是其存在的重要价值体现。“续论”的提出,既从一个全新的视角解析了语言习得的机理,又为英语教学的教与学提供了可操作的改革思路。语言是通过“续”学会的,因为“续”为学习语言提供了可供模仿的优质范本。同时,学习语言的高效率是通过“续”实现的,因为语言理解和产出前高后低不对称,因“续”引发协同效应,进而强力拉平产出水平,大大提高语言输出的质量。结合“续论”原理,我们重新审视和反思我国大学基础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重视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的有效培养,推动以“续”为任务核心的教学评价体系,在大环境中提升英语语言环境,进而缩小“虚拟语境”和“现实语境”的差距,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推进“以续促学”的教学模式,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以适应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