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2018-03-07 11:10王玉鹏孟保芹
文化软实力 2018年1期
关键词:实力中华民族民族

王玉鹏,孟保芹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人民的精神家园,对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习近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0-41.这充分强调了文化对于国家、对于民族发展的重要作用。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既面临着需要紧紧抓住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需要认真对待的严峻挑战。世界大国之间权力的争夺主要表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尤其是冷战结束以来,以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强大的军事实力去追逐权力已经不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所以西方国家越来越重视运用文化软实力的手段,试图用本国的价值观念和制度模式去影响和吸引他国,文化软实力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世界各国日益把提升文化软实力上升为一种国家战略。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那句“一个只能出口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的国家,成不了世界大国”的断言仍然刺痛着每一位中国人的神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令人目眩的奇迹,但却没有形成与此相适应的文化软实力。因而,文化软实力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实现伟大中国梦,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显得颇为重要和紧迫。

一 文化软实力的理论缘起与中国梦的内涵辨析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物质硬实力,一条腿是文化软实力,如果物质硬实力不行,这个国家可能一打就败;而如果文化软实力不行,这个国家难免不打自败。”*张国祚.把“软实力”的“硬道理”讲深讲透讲实讲精彩[J].文化软实力,2016(01):创刊词.也就是说,实现中国梦不仅要经济迅猛发展硬实力崛起,而且要思想和精神力量等文化软实力提升。

(一)文化软实力的理论缘起

文化是个非常宽泛、内涵丰富的概念。王仲士将马克思的文化概念总结为:“文化是在人改造自然的劳动对象化中产生的,是以人化为基础,以人的本质或本质力量的对象为实质的,它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因素,是一个广义的文化概念。马克思的著作中狭义的文化概念即意识形态的精神文化偶有使用。”*王仲士.马克思的文化概念[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01).张国祚将文化的概念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从宏观来看,除精神领域的文化(包括非物质文化)外,还有物质文化,主要包括凝结在物质之中游离与物质之外、有形可见的文化,从中观来看,文化是指维系国家发展的经济、政治、社会、生态、国防、外交、政党七大领域中的‘文化’。从微观来看,‘文化’主要包括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文学艺术流派、不同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的所有具体知识。”*张国祚.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论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58.在通常情况下,我们理解的文化是指人类一切精神活动的产品。

“软实力”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它是指包括价值体系、文化形态、社会制度、国民素质、发展模式等在内的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具有超越时空的吸引力、感召力的各方面能力的综合。约瑟夫·奈认为,“一国的软实力主要依赖于三种基本资源:它的文化(在对他人有吸引力的地方发挥作用)、它的政治价值观(当它在国内外遵循这些价值观时发挥作用)以及它的对外政策(在他人认为这些政策合法且具有道德权威时发挥作用)。”*约瑟夫·奈.权力大未来[M].王吉美,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120.软实力区别于依靠经济发展、科学技术、国防军事力量等来实施征服或制裁的硬实力。软实力依靠自身价值观和制度的吸引力以取得认同,显示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魅力和吸引力。

约瑟夫·奈提出的“软实力”概念很快进入美国的公共外交领域,被美国国务卿、外交大臣、政治领袖、社论作家和全世界的学者广泛使用。从他的软实力理论可以看出文化及价值观的重要性,文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基础,软实力的说服作用、渗透作用和吸引力主要是通过文化来展现的,文化价值观、政治价值观的认同及其影响力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核心。所以,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影响力、吸引力和凝聚力。就理论实质而言,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可谓为冷战思维的产物。冷战在更多意义上,亦即意识形态与思想文化价值之战,其目的是瓦解对方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将自己的文化、政治制度、价值观念输出并渗透到对方内部弱化对方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使对方不打自败,西方世界对苏联实施“和平演变”成为导致“苏共亡党、苏联解体”原因之一的历史经验告诫我们必须要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国提升文化软实力,旨在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利,丰富人民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精神风貌,旨在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社会的发展。从本质上来说,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并不同于约瑟夫·奈的“软实力”,而是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内涵,这还需学术界进一步研讨并提出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软实力的概念,即形成文化软实力的中国话语。

(二) 中国梦的深刻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对实现中国梦的本质内涵进行了深刻的阐释,他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开启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N].人民日报,2013-03-18(01).这表明中国梦不是“单向度”的梦,而是三位一体的复合梦。

国家富强。落后就要挨打,国家的繁荣富强是实现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国家繁荣富强的梦想是指建设经济强国、海洋强国、文化强国、质量强国、体育强国、网络强国、汽车强国、航天强国、科技强国以及强军、大国外交等一系列强国梦想。十九世纪中叶以来,洋务派希望通过在“器物”层面壮大国家实力,资产阶级改良派希望通过“制度”改良实现自立自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将皇冠打翻在地而建立了“中华民国”,但是这些都没有使中国实现强国梦。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自觉接力“强国”梦的伟大历史使命,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经过长期努力,党、国家、人民的面貌焕然一新,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国际地位大幅提升,中国真正踏上了强国梦想之旅。

民族振兴。民族振兴是要使中华民族跻身于先进民族行列,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全人类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民族振兴是事关民族命运的梦想,这个中国梦属于中华民族整个大家庭及个体成员。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仅是对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同时还要在新时期新阶段,为民族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和体现现代文明的色彩,包括经济发达、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和生态文明。实现民族振兴的中国梦,就是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推动各个民族在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氛围中实现共同繁荣和均衡发展,并让每一个民族成员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从而为实现中国梦凝聚力量。

人民幸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开启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N].人民日报,2013-03-18(01).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圆中国梦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进而全方位地提升全社会成员的幸福指数。党的十九大强调:“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习近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5.中国共产党必须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懈奋斗,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党的十九大也一再强调,要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这些举措势必有效地推进中国梦的阶段性实现,使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为中国梦增添更加坚实的幸福筹码。

历史经验表明,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中国梦的三个向度既相互区别又互相联系。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本源和归宿,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人民幸福的手段和途径;国家富强为人民幸福和中华民族避免一盘散沙、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创造了机遇和条件;民族振兴是人民幸福、国家富强不可或缺的前行灯塔和精神动力。从这个角度说,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三者唇齿相依、互为条件。只有三个层面的梦全都实现,中国梦才算真正完整、完美的实现。

二 文化软实力在实现中国梦过程中的价值意蕴

罗素曾在其著作《中国问题》中强调:“不管中国还是世界,文化最重要。”*罗素.中国问题[M].秦悦,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102-103.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征程中,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价值。

(一)文化软实力是实现国家富强的必然选择

历史和实践告诫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国家的繁荣富强是实现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领域内的一切变化会影响文化、艺术、宗教等上层建筑,同时文化等上层建筑也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反作用,发挥至关重要的能动功效。当今社会,文化与经济紧密交融,文化不仅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文化对经济的推动力日渐凸显。美国学者弗兰西斯·福山认为,“新古典经济学最多能解释80%的经济发展,剩下的20%必须靠文化去解释。”*李义平.从经济发展视角看文化建设[N].人民日报,2012-02-09(07).法国学者阿兰·蓓蕾菲特则认为,“在土地和劳动(泛指一切物质生产要素)之外,存在着第三种生产要素,这就是文化。”*李义平.从经济发展视角看文化建设[N].人民日报,2012-02-09(07).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的文化产业将成为推动中国摆脱“中等收入国家陷阱”的重要力量,将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从投资驱动、政府驱动、成本和价格驱动转向市场驱动、品质驱动和创新驱动的高附加值经济增长模式,完成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不仅与经济日益交融、息息相关,对促进经济增长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因此,文化软实力建设成为实现国家富强的必然选择。

(二)文化软实力是实现民族振兴的力量之源

民族振兴是事关民族命运的梦想,这个梦想属于中华民族整个大家庭及个体成员。民族振兴是要使中华民族跻身于世界先进民族行列,国际影响力显著,国际形象良好,国际贡献突出。但实现民族振兴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每一个中华儿女来实现。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文化体现着国家的“软实力”,反映其国际竞争力,强大的文化就意味着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在影响国家形象的诸多因素中,本民族、本国文化的国际认同度与吸引力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当前,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为世界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带来了新的机遇,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得到了国际社会多数国家的肯定与赞赏,但同时也有一部分怀有特殊目的的国家蓄意制造诸如“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严重损害中国国际形象的言论观点,妄图恶化中国的国际舆论环境,阻滞中国的和平发展进程;民族振兴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心中的梦,既有对对自身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更有对国际声望显赫、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期盼和渴望;基于以上诉求,实现民族振兴必须通过大力提升文化软实力来凝聚力量。

(三)文化软实力是实现人民幸福的精神之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习近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9.社会主要矛盾转变这一科学论断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都得到很大提高,对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消费结构也将随之发生重大变化,不仅对物质生活提出更高要求,更对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使得信息、教育、娱乐、旅游、体育等文化消费所占的比重会越来越大。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社会问题也随之凸显出来。富于生机、充满活力、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有利于为社会处于转型期出现的各种社会心理问题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由贫穷到温饱再向全面小康迈进,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人们热切的愿望。正如李君如所指出的:“当前,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李君如.从文化古国、文化大国到文化强国[N].北京日报,2011-11-07(17).文化软实力建设有利于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所以,文化软实力建设是实现人民幸福的精神之基。

三 文化软实力建设助推实现中国梦的具体路径

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已经不言而喻。那么,具体通过什么路径来助推实现中国梦呢?

(一)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夯实实现中国梦的历史文化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习近平.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0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明演化汇集成的一种反映中华民族特质和中华民族风貌的文化。它的精髓大体概括为君子文化、尚贤文化、耻感文化、礼仪文化、忠孝文化、爱国主义以及人道主义精神、天圆地方、天人合一,等等,其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为人类作出了卓越贡献,使中华民族成为世界上伟大的民族,是我们坚持文化自信力的重要来源。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精神追求、精神品格、精神力量,既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引领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起到了传承、融合和发展创新的作用,是中华民族最为独特的精神标识。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有识之士一直在探索中国的出路,从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洪秀全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再到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变法实行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等等,都力图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和崛起,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提出,就是建立在这样深厚的历史发展基础之上的。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深刻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习近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3.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深厚的中华民族文化基源。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梦的文化源起,也是实现中国梦的思想根基。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发展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艺术形象等的总体表征。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是中华文明逐步演化而汇聚成的一种反映中华民族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对每一个中华儿女有着特殊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所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要继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以夯实实现中国梦的历史文化根基。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总纲领和“核心中的核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之魂,在社会中居主导地位和起支配作用,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引导力。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作了重要论述,强调在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公民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三个层面的价值理念之间融会贯通,使政治理想、社会导向和行为准则得到全面统一,使国家、集体和个人在价值目标上得到全面统一,从而兼顾了国家、社会和个人三方面的价值愿望和价值追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进一步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习近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这种凝心聚力作用有利于让中国梦深入人心和落地生根,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内心信仰和现实追求。*孟献丽,王珺.“欧洲梦”与“中国梦”之比较[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6).有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和凝聚,就可以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明确个人责任与历史使命,从而自觉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齐心协力,共同为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人民的幸福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和支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凝聚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三)注重和加强人民综合素质教育,壮大实现中国梦的基本力量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因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是实现中国梦的基本力量。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综合素质教育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这种力量的大小、强弱,决定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与否。一个国家人民的综合素质教育对这个国家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整体的国民素质能否和一个现代化国家所必需的文明程度相适应,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然而,中国的国民素质时常会成为制约我国综合国力的“软肋”。法国巴黎街头“请勿喧哗”的中文标识和美国纽约地铁站“请勿插队”的中文提醒让中国人十分尴尬,不文明的游客献丑的新闻一次次成为报刊头条。曾有报刊载文描述中国的国民形象:“当大批游客成为中国的最新出口品时,‘中国人’却成了不文明、粗鲁的代名词,……一个宣称是‘礼仪之邦’的地方,却缺乏应有的礼仪;一个标榜‘文明古国’的国度,文明的火候还差很多;一个最好‘面子’的民族,许多时候言谈举止毫无面子可言。”*向勇.中国复兴之路的历史选择[N].中国文化报,2011-11-11(03).注重并加强国民素质教育,不仅势在必行,而且迫在眉睫,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和系统工程,需要全体国民的共同努力。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升文化软实力成为世界各大国增强综合国力的关键选择。中国梦具有深厚的文化基源,文化软实力蕴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不断提升、增强文化软实力。

猜你喜欢
实力中华民族民族
我们的民族
体育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实力抢镜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王晓晨:逆袭靠实力
多元民族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