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渊源

2018-03-07 11:10李殿仁
文化软实力 2018年1期
关键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特色

李殿仁

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发表170周年。去年,我们党召开了十九大;今年,也是全国各族人民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开局之年。从《宣言》发表到现在已经170年,而十九大召开到现在还不足半年。从人类历史来看,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响与时间的自然流逝没有简单的比例关系。无疑,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这几件大事的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现在,我们正处在世界社会主义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和现实的时代交汇点上。

《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之作,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170年前发表的《宣言》之间,无疑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如何把握这种联系,弄清二者的关系,对于我们以《宣言》为起点,追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渊源,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把握习近平同志这一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更好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切实弄清它何以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实现了党的指导理论的新飞跃。这就需要我们追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渊源,把握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初心。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初心,是我们共产党人不懈奋斗的命脉和灵魂。我们只有不忘本源、夯实根基、传承根脉、吸收外来,才能在新时代继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首先,《宣言》所揭示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重要的理论本源。根深才能叶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博大精深,关键在于这一新思想是站在巨人肩上的集大成之作。这个巨人,主要是指我们党在思想理论上的两个“老祖宗”——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是内涵极其丰富的理论体系,是我们党的理论基础,《宣言》则是这个基础体系的奠基石。《宣言》首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许多重要思想,尤其是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标志着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历史与实践已经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正确性,并成为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原则。比如,《宣言》首次向世人宣告,共产党人将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这与习近平同志强调的“革命理想高于天”、“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理想是共产党人的命脉和灵魂”,无疑是遥相呼应的。再比如,《宣言》关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一系列观点,已为中国共产党人所继承与发扬,并在党的建设实践中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宣言》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特征,指出共产党是为广大人民最根本利益服务的政党,坚持国际主义的原则,这也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根基、力量的源泉和前进的动力,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提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理念等,也都是同根同源的。

其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直接来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直接来源。习近平同志是在毛泽东思想的哺育下成长起来的,他的许多思想理论观点都带有鲜明的毛泽东思想的印记。同时,习近平同志对邓小平同志开创、江泽民同志和胡锦涛同志丰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直接继承并参与实践,还进一步加以丰富发展。我们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又继承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直接的证明是习近平同志关于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论述,最深刻的证明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贯穿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所共有的理论特质,包括鲜明的人民立场、实事求是的理论精髓、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以身许党许国的担当精神,等等。

第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根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沃土和历史渊源, 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我们党的思想理论如果离开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和“魂”,就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根本在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其中就包括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1938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明确提出,要继承从“孔夫子到孙中山”的数千年的珍贵历史遗产,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1941年5月,他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里更尖锐地指出:“许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者也是言必称希腊,只会记诵马、恩、列、斯的成语,对于自己的祖宗,则对不住,忘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继承了世界无产阶级的“马列老祖宗”,又高度重视继承中国自己的老祖宗,它吸吮着中华民族5000多年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开辟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局面,特别是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相并列,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位一体”的科学内涵升华为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内的“四位一体”,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时代。还要看到,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等,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前所未有的文化自信。

第四,世界优秀文明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源的有益补充。大海不拒细流,故能成其大。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的新时代,随着网络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员往来的日益密切,各种文明的互动空前活跃,文明交流包容互鉴的历史潮流势不可挡。习近平同志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特殊的成长经历和工作实践,使他具有了开阔的世界视野、深邃的历史眼光,善于从人类文明进步的大视野思考思想文化问题,以宽广的胸怀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成果中吸取营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讲到,1970年,他可以步行30里山路,去向另一个知青借一本《浮士德》,看完之后再走30里山路送回去;在学校时,他在专业之外广泛阅读《国富论》等经典政治经济类书籍;在河北正定县工作时,他就曾带队去美国考察农业。那时,中国才刚刚迈开改革开放的步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更是反复强调,“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文明是平等的,人类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EB/OL].(2014-03-28)[2018-03-01].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3/28/c_119982831.htm.“我们应该坚持包容精神,推动不同社会制度互容、不同文化文明互鉴、不同发展模式互惠。”*习近平.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7-17(02).事实上,正是由于注重对世界有益文明成果的吸收借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才能不断在中国与世界的深度互动中成长壮大,成就了其宽广的视野和博大的思想,增强了这一新思想引领时代发展和世界潮流的理论价值和思想光芒,表现出海纳百川的开放意识和造福人类的实践力量,更为世界发展和人类进步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前面谈的这四点,集中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渊源。如果说理论渊源说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如何继承的,那么,实践基础则说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如何在前人基础上创新发展的;如果说理论渊源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种子,那么,实践基础则是这一种子在新时代生根发芽的沃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深扎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习近平同志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理论家的政治智慧和独特理论创造,为这一思想的创立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作出了决定性贡献。这一思想在伟大时代中逐渐孕育形成,在党领导人民的伟大创造中不断凝练升华,在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中不断丰富拓展,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时代的历史性飞跃,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

猜你喜欢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特色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医的特色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完美的特色党建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