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忠勇 纪博翰(中国海洋大学体育系 山东 青岛 266110)
田径运动是一项对身体素质综合性锻炼的体育运动项目,对于处于学习阶段的中学生而言,适当的进行田径运动有利于提高中学生的免疫力,丰富业余生活乐趣,使得中学生在课外锻炼的过程中,丰富娱乐项目,增加体育锻炼的综合水平,使得锻炼的整体性效果得到显著的提升。
本文通过研究影响中学生田径运动兴趣的因素分析,了解中学生对田径运动的认识,通过对中学生对田径运动的调查反馈,总结出中学生进行田径运动的基本锻炼情况。通过对田径运动课程的改进,提升田径运动课程开展的科学性和吸引力,使中学生对田径运动课程内容充满兴趣,使中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田径运动,并提高中学生对田径运动的了解和认识,使他们认识到田径运动的重要性。为发展学校田径运动和培养中学生田径运动兴趣尽一份力。
随机抽取山东省济南市实验中学、青岛市城阳十三中学、淄博市张店九中、日照市新营中学、烟台市烟台二中、潍坊市龙城中学、聊城市民族实验中学共4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200人,女生200人。
(1)问卷调查法。
随机抽取山东省各中学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400份,回收问卷390份,回收率达97.5%;其中有效问卷375份,有效率96.151%,有效问卷中男生问卷185份,女生问卷190份。
(2)资料统计法。
2017年3月至2017年5月期间,对收集的文献资料进行统计。
(3)文献资料法。
2017年3月至4月期间,分别在体育教育行政部门、山东理工大学文科书库、山东理工大学体育学院资料室、山东理工大学图书馆网站学术期刊网,查阅包括体育类核心期刊在内的30篇相关题材的学术资料,并对其中重要的10篇论文资料进行下载并打印备用。
(4)数理统计法。
2017年4月15日,对收回的有效问卷进行归纳整理,用excel2003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调查表明:调查的400名中学生中,有155名学生不喜欢田径运动占调查总人数的41.3%;60名学生对田径运动反感占总调查人数的16%;态度为一般学生有65名占17.3%;喜欢田径运动的学生仅有55名仅占14.7%,且仅仅只有10.7%的学生很喜欢田径。这说明中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较低,不喜欢田径运动、对田径运动持消极态度的人数较多。通过调查结果可知本课题培养中学生田径兴趣是十分必要的。
根据调查结果可知影响中学生田径运动兴趣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主观因素对田径运动兴趣的影响。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时期,朝气蓬勃,活泼好动,喜欢轻松时尚的项目,这与田径的特点相违背,因此学生本身就对田径运动缺乏热情。有一部分学生认为田径运动项目枯燥无味,非常无聊;有些学生认为田径运动项目危险,与自身身体素质不相符,具有恐惧心理;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进行田径运动仅仅是为了体育中考。这些主观观念使学生对田径产生抵触情绪。这是影响中学生田径运动兴趣最主要的因素。
(2)教师因素对中学生田径运动兴趣的影响。
教师是学生兴趣爱好培养的的引导者,其教学方式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兴趣程度,良好的教育教学模式开展,有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对于学生兴趣的培养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然而在具体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教师对于提高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研究,缺乏应有的努力,在教学过程的开展中,教学模式死板硬套,锻炼方式单一,锻炼方法简单等老旧的教学模式,不仅阻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全面了解,更加无法调动学生的兴趣爱好。
(3)其他因素对中学生田径运动兴趣的影响。
其他因素包括学校器材场地、学校田径运动氛围、家长因素等。例如学校田径器材配置、场地条件不完善,就会使学生难以从事自己喜爱的田径项目,限制了学生对田径各项运动多方面了解和体验,从而影响学生的田径兴趣;学校田径运动的氛围低,不重视田径运动比赛的开展,也会影响学生的田径兴趣;家长的过于溺爱或只看重学习,不支持体育锻炼,认为学生进行田径运动危险,限制学生的田径运动,也会影响学生田径运动兴趣。
(1)从思想上培养中学生田径运动兴趣。
田径运动兴趣的培养需要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激发学生参与田径运动的内在动力,从主观意识中引导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尊重其自我意愿的表达,培养兴趣的过程中要有耐心和恒心。干什么事首先都要确定目的,目的明确了,才会产生干这件事的积极性,从而产生兴趣。在进行田径运动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对于田径运动的教学目的,不能局限于为调节文化课学习压力的局限性思维中,不能认定为田径运动是为文化课服务的,应发挥田径运动的主角角色,将田径运动的目的定性为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增强体质,促进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远大目标中。使学生能够意识到田径运动对于健康成长的促进作用,不仅仅只是为了体育中考而从事田径运动训练和学习,而是为了增强体质和培养竞争意识。只有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教学的目的与学生期望的目的相一致,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田径运动的主动性和参与感,达到田径运动课程开展的真正目的。
(2)加强田径运动相关知识的宣传,提高学生对田径运动的认识。
开展积极有效的田径运动宣传是促进学生了解田径运动,加深对田径运动的了解和对田径运动产生兴趣的重要环节。通过开展田径运动的舆论宣传活动使得田径运动在学生心理中的陌生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降低,而田径运动的基本技能知识也能够在通过宣传在学生的认知中得到灌输,当学生的陌生感降低了,其参加田径运动的兴趣才有可能得到激发,而田径运动技能知识的灌输,使得学生在参加田径运动课程的时候,因为某种程度的熟悉感而产生兴趣。
(3)加强田径运动基础设施的建设并完备体育器材,让田径运动具有选择性。
中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在文化课学习的压力,很少有开展课外娱乐活动的机会,而开展较多的课外活动较多的是利用学习中的零星课余时间,在学校有限的范围之内,开展相应的体育活动。在这种先天性的条件之下,培养学生的田径运动兴趣,需要学校在田径运动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加大投入,注重田径运动基础设施的正规性,通过设施的完备,促进田径运动的正规化教学,从而促进中学生田径运动兴趣的提升。
(4)设计新颖的田径教学方式,采用因材施教的田径教学原则。
在田径运动课的课程教学过程中,田径教师对于田径运动的教学模式应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出发,注重不同年级、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特点,采用不同风格的教学模式进行田径运动教学,注重因材施教的原则在教学中的充分应用。教师的教学的开展过程中,应抱着与学生交朋友的心态,融入到学生的氛围中去,倾听他们的诉求,了解他们对于田径运动内容的需要,及时调节教学方式。通过倾听学生的意见进行改进式的教学,能够极大的鼓舞学生参于田径运动教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参与的认可度和对田径运动的热爱程度。
(5)多开展田径运动竞赛,增强学生田径锻炼的积极性。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田径运动比赛,能够加深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全面了解,对于田径运动的宣传也具有很好的效果。通过田径运动的开展,使得学生在获得优异比赛成绩的同时,满足其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对田径运动的认同感,使其更愿意主动的投入到田径运动之中。田径运动的比赛活动,满足了学生喜欢表现的心理需求,在这种强烈欲望的趋势之下,学生更容易激发出其内在的动力,投入到田径运动的锻炼中去,经过努力学习和训练取得技能进步。进行田径竞赛成功时,可提高学生田径锻炼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田径兴趣。
培养中学生田径运动兴趣,要从学生、教师、学校等多方面进行:对于学生而言,学生应当注重兴趣爱好对自身发展的积极作用,努力让自身的兴趣爱好与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相适应。在田径运动中探索出一套适合自身的锻炼方法,在培养兴趣的过程中,逐渐运用科学的田径运动技能完善自己的动作技能,从而促进自身田径运动水平的提高和兴趣的养成。教师方面,要不断改善田径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不断创新,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田径知识和技能水平;学校方面,要完善田径基础设施,加大田径的宣传力度,多开展与田径运动相关的活动,营造良好的学校田径氛围。中学生兴趣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田径运动教师拥有足够的耐心,通过不断改进教育教学的方法,激发学生内在动力,达到其对田径运动产生兴趣的理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