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产业与电影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2018-03-07 10:49贾震郑州科技学院河南郑州4500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8年24期
关键词:体育精神体育产业体育

□贾震(郑州科技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0)

1、体育行业与中国传统电影行业结合

2017年我国电影行业票房已经破五百亿元,众所周知文体向来都是一家,近些年来国内创意者们不少致力于推动中国电影体育产业化,大部分体育行业从业人士都有信心相信体育行业的规模一定会超过中国传统电影行业。但是作为两个产业拼凑一起的新型产业发展模式和前景都不是十分明朗,但是体育类型电影也被视作两种产业融合是否成熟成功合理的风向标。

在过去的旧体育电影时代以电影《女蓝五号》为代表的国内流行体育为国争光,国家荣誉大于个人生命的政治正确的惯性手法。这些旧传统显然不合适当下新的形势。目前商业电影的限制逐步开放,在层面影响了体育类型电影的进展历程。

1.1、名人传记类型电影的结合点

我国知名导演陈可辛是首先捕捉到这一敏锐信息的导演,早在2016年的体育产业跨界论坛上,自身为球迷的陈导高调宣布他拍摄名人传记类型电影《李娜》筹备等细节。2018年陈导确定扮演李娜的女主角为赵薇,并与近期开启拍摄。当时的陈导认为李娜的时代代入感很强,拍摄出来有较大的可观赏性,她是人民心中偶像级的存在。她年轻、有趣、奋进是我国年轻人的正面积极的形象的代表,拍摄名人传记类型电影《李娜》也是宣传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同时李娜脱离开传统体育举国体制的成功是给传统教育体制的改革带来一些思考。

当下IP流量至上的时代,借助明星效应大力发展粉丝经济,深度挖掘粉丝的可利用价值。拍摄名人传记类型电影正是符合这一价值规律,把体育粉丝转化成电影粉丝,再转换为经济价值。国外足球明星梅西和C罗都在不同时期拍摄了自身的拍摄名人传记类型电影,通过对自己的访谈、比赛录像、颁奖时刻、日常生活编辑成电影形式。虽然市场反应褒贬不一,至少是一种新型的把体育粉丝转化成电影粉丝的尝试。

1.2、体育精神类型电影结合点

李翔在《浅析体育精神在电影中的艺术价值》中指出纵观体育电影的发展历史,大多数体育电影中心主题多在于激励、鼓舞大众积极面对生活所带来的挫折和困境,题材也都是积极向上的。体育文化发展源远流长,有人类活动的地方就有体育运动项目。在没有电影技术的时代,体育文化主要依附传统媒介传播。人类进入电影时代了以后,讲述体育精神的电影一直在电影题材中占据重要一席之地。体育精神类型电影通过讲述震撼感十足、令人深思的体育哲学的故事,用自强不息的体育精神形象化,传播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比如近期票房大火的《摔跤吧,爸爸》,该影片就摔跤作为运动项目,讲述了父亲全力带领两个女儿参加摔跤比赛,为印度在国际大赛获得第一枚金牌的故事。电影赋予这项运动以灵魂和内涵,依托印度的社会背景文化传递了相对印度现实的价值观。虽然是印度产的电影,也为国内体育类型电影提供了元素和借鉴意义。

2、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2.1、体育竞技比赛与电影明星运作差异

当然这种结合的前提下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目前体育竞技比赛与电影明星运作有很大差异,且体育明星运作缺乏经验。因为体育类型电影和电影明星运作方式不同,体育类型电影强调的是粉丝效应,在体育类型电影运作成熟的国家,每个体育明星都有成套公关机构为其正面宣传形象。然而在国内,体育明星主要还是通过比赛获奖的名次来提高维护其知名度,近期也有田亮、张继科通过传统综艺节目出道跨界进入电影圈较为成功的先例,但这种渠道还是太狭小,只能有个别体育明星转型成功。

体育和电影的核心都是烘托情感,能让牵在体育爱好者掏钱买电影票的动力也是情感,从此看来,我国的体育产业想与电影产业结合发展应该从培育体育爱好者向体育电影粉丝转变的初期阶段,体育产业想与电影产业结合发展运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2、体育视角和电影叙事存在天然的矛盾

作为体育产业和传统电影产业融合出的独特电影类型,体育精神类型电影在国内敢于尝试的导演不多,国内较为知名的体育精神类型电影有拳击元素的《激战》、骑行元素的《破风》。主要问题就是体育视角和电影叙事存在天然的矛盾,电影艺术与体育题材之间的融合转化,让体育产业和电影产业的融合阻碍重重。

电影的天然属性是叙事性,而体育视角重点在过程的精彩性,体育视角和电影叙事存在天然的矛盾。一般在录制体育比赛时,一般采用宽而远的镜头,以便观众能纵观全局。然而电影镜头往往采用窄而近的镜头给影片主角以特写镜头,窄而近的镜头不能让观众能纵观全局,不能充分理解影片主角的行为触发原因,显得影片主角不够真实。不过这个天然矛盾并非不能调和。因为电影主要元素是人物、情节、情感,一个成功的体育运动者无一不是从小磨练、发奋练习的经历而来,这些正是电影最需要的元素。因此,体育产业和传统电影产业融合出的独特电影类型只需要求同存异,注重刻画体育精神类型,感情升华就具备了优秀电影作品的基本元素。

2.3、体育类型电影发展受限于国内电影环境

体育类型电影发展依托于国内电影环境,当前国内电影是一个商业电影成功的时代,商人资本有这天然的逐利性。导致电影产业上下出现功利性,电影出品方通过对于一部影片采取各种营销策略、新闻炒作、明星站台就能收回一部粗制滥造的影片制作成本,高票房、低质量的影片层出不穷。《摔跤吧,爸爸》在动作拍摄和表演方面不能算表现优秀,也没有用到高超的艺术手法,该影片仅用到了一个引人深思的深刻故事。印度并不是传统的体育大国,印度的体育竞技比赛和我国远不能比,和我国一样是人口大国,中国自1984年参加奥运会以来,截止到2017年已拿到累计227块金牌;12亿印度人在过去37年间,仅仅得到一块金牌。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印度获得其历史上第一枚奥运会个人项目金牌,金牌获得者宾德在印度被视为民族英雄,差距相当明显。因此我国从来不缺体育类型的素材。

但是其影片的成功绝非偶然,影片制作方花费了大量心思和精力慢慢地打磨出的精品,他们运用了现在国内电影环境的最难得的“工匠精神”。也可以说是国内电影从业者的专业精神、敬业精神还不足。国产体育类型电影应站在体育类型电影产业的角度向印度宝莱坞学习其运作商业电影经验和创作电影的态度。体育类型电影由于有其独特的难度,在演员方面,演员需要通过长期的专业体育培训才能达到专业体育运动员的表现力,一般国内演员很难承受这个煎熬的训练过程;制作周期方面,体育电影也比普通电影创作时间长,需要针对特定运动项目对人员进行专业培训,耗费时间较长,这是国内投资人不愿意看到的情形。综合多种原因,体育类型电影依托于国内电影环境,也导致体育类型电影发展受到限制。

3、体育产业对电影产业的融合发展的意义

3.1、大型的体育赛事推动电影电影产业

体育产业对电影产业尤其是电影业的带动性相比一般产业的带动性具有天然优势,一场成功大型的体育赛事能轻松带动电影区域城市的消费人群,电影区域城市的消费人群来到一个城市来欣赏完大型的体育赛事后一般都会去当地进行电影活动,带动来了区域电影业发展。消费人群自然也会去相关商场、店铺消费购物,自然也促进了当地的工商业、服务业、物流行业。赛事的广告和宣传也促进了传媒业、金融业、信息业。除此之外不仅仅是大型的体育赛事,体育产业其他产业也对经济推动贡献了巨大能量。

正是看好这股巨大能量,全球知名城市欣然承办各种大型体育赛事,为城市及区域发展挣得声誉和商机,最终发展了电影业。这是名利双收的做法。奥运会和世界杯是全球知名城市首选的承办赛事。据笔者调查统计,当前世界GDP排名前七的国家基本上都承办最近30年的大型的体育赛事。杨萍在《浅析体育旅游在我国的现状及发展策略》中统计了巴塞罗那因为承办了1992年奥运会和悉尼承办了2000年奥运会从而在国际社会上名声大噪,从旅游业和电影业获得了巨大的收益。

3.2、体育类型电影的反向推广了体育项目

不可否认的是成功的影视类作品能快速传播一种电影理念,是人们最容易接受的思想传播方式,影视类作品能让人们循序渐进地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接触、并理解认同新新思想、新理念。

现在年轻人的脑海里都对周星驰导演作品《少林足球》印象深刻,电影通过叙述事件的视角,穿插了足球运动的元素,成功地烘托了少林文化和少林足球文化。包括动画片《足球小将》一样,一起激发了民间的足球运动热情,培育了足球文化的传播,也培养了那个时代的足球粉丝,成为了一代人的记忆。

在运动文化高度发达的西方,每一项体育项目都有数以万计的参与人数,这个群众基数自然会成为潜在的体育电影的粉丝的发展基数。因此,体育类型影视类作品作为电影行业的分支之一,有着深厚的群众发展基础。笔者认为我国体育的未来从举国体制逐步转变全民体育的大势是不可逆转的。

4、结语

随着社会时代发展,我国之前体育的举国体制的逐步瓦解,体育推向市场化、大众化的力量愈发凸显。体育产业对电影产业的带动、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当体育运动成为一种意识形态,体育产业对电影产业的方向发展潜力,产业推动的机会将是无疑是巨大的。对体育活动的了解和喜好正是体育融入人们生活、成为消费必不可少一部分的良好基础。笔者相信在国外成功优秀的体育类型电影的指引下,我国的体育产业对电影产业正在发生变革,将推动发展正迎来一个新的生机。

猜你喜欢
体育精神体育产业体育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真正的体育精神
The true sportsmanship 真正的体育精神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体育产业之篮球
2016体育年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我们的“体育梦”
真正的体育精神
新形势下湖北省体育产业突破性发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