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伟男 郑玲玲(云南民族大学 云南 昆明 650500)
武术是中国的国粹,是中华民族的精华。武术包罗万象,各项目间虽有相通之处,但在表现形式上却表现出截然不同的风格。本论文主要从武术散打这个小项进行展开,其凭借着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色,在各大武术比赛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全国各大体育院校,都开设有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青少年习练武术拿到相应的运动员等级证书,就能有资格考取大学。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虽然是体育方面的专业,但它的专业性却较强。因此,各学校开设了许多与本专业相通的特设课程,其目的就是为了能拓宽该专业学生的就业渠道,打破专业性太强的局限,让学生在寻找工作的时侯,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从而找到一份理想、合适的工作。
随着全国各地的就业率越来越低,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毕业即就业的比例相对来说比较低。毕业即失业的现象也不足为奇。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关乎专业发展的前景和方向,是专业变革与创新的重要参照物。大学生就业难一直是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像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这样专业性太强的情况,就业难的问题显得更加突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看重的是培养出我国现阶段社会所需要的高端人才,学生毕业之后就业比较集中,一般面向武术道馆、武术俱乐部、健身房、学校、运动协会等部门从事运动训练、体育教学工作和管理等相关工作。另外的一些学生则选择利用自己的专项技术进行创业。
中华武术,积厚流光,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这中间,散打反映了武术的焦点——技击,是武术的精髓。本文主要对武术散打专业学生毕业后就业前景进行初步探讨。
董辉在《上海体育学院散打专业本科生的就业现状及对策》一文中阐述道面对当代社会的重大改革与市场的激烈竞争,学生们毕业后发现自己所学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很大脱节,有种空有一身报负无处施展的挫败感。同时,大部分学生在实践和动手能力上,存在一定的差距,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以及某些企事业单位规定的模式。
邱丕相在《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中对这个专业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总结:该专业的学生文化成绩普遍较差,考入该专业的绝大部分学生都来自于武校,他们的重心落在专业训练上,追求的是比赛的名次、荣誉,所以对文化素质这一块重视度不够,从而导致了技术培养模式的单一、专业知识不丰富,就业率低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制约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蓬勃发展。
本文以云南民族大学为例,深入对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就业前景的研究。云南民族大学在云南地区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在各方面要求较高。散打专业课的内容大部分都是以巩固专业技能为目的,发展学生各项生理和心理素质,锻炼学生身体,强健体魄。通过每年学院组织的武术散打联赛和校运会来检验学生们训练的效果。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云南民族大学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往届毕业生、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大三的学生。
(1)文献资料法:在云南民族大学图书馆内查找与中国传统武术散打专业相关的书籍,如《中国散手》一书,以及通过互联网查找相关期刊、论文等,为此次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逻辑分析法:对回收的100份调查问卷进行信息的分类和整理归纳,对采访的云南民族大学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往届毕业生的反馈进行整理,该专业2017年应届毕业生的预想,有效地分析出和本篇文章有关联的答案。
(1)就各散打高校开展现状来看,通过对北京体育大学散打专项开展现状的调查,了解到目前该校开设有散打专项课和散打选修课,因为课程类型不同,所以该校所采取的教学方式,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就目前而言,这样的差异貌似还很大。根据调查发现,专项课和选修课的共同点主要表现在课程成绩这一块,对课程成绩的考核都突出了技能的考核。但是专项训练课的考核方式太过于单一,而选修课则缺乏对技术运用能力的考察。一般情况下,专项训练课的强度远远大于选修课的强度。随着时间的发展,考核方式的单一性表现出一定的制约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对人才的培养质量。另一方面,放纵了学生的惰性,从而对一些比赛失去了兴趣,也在一定程度上磨灭了学生训练的动力和激情,对专项训练课的考评也仅仅停留在“动作好坏”上,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项目特征。同时,散打专项首要的动机是“将来有个好工作”。所以,大部分学生都过于注重对技术的重视而忽略了文化知识。
其次,经过调查发现云南省一般的高校的体育专业课程呈现出多元化,主要以选修课为主,散打老师的年龄普遍在50岁之下,学历层次集中在本科、硕士,职称以讲师为主,散打教学内容相对单一,教材老旧、理论与实践的教学有失平衡。散打教学场地能基本满足散打的上课教学需要,但是缺乏高质量的场地,护具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短缺。散打课程教学管理与评估体系不完整,散打技能的成绩与技能水平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不平衡。
最后,通过对云南民族大学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调查,得到如下结论:云南民族大学对该专业的学生的培养方法过于单一化,加上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专业局限性,导致了该专业学生技术与综合素质出现不对等的现象。武术散打是该专业学生的专业课,学校教务处为该专业学生所开设的其他课程都与专业课的性质相通,虽然拓宽了专业领域,提升了学生专业技能,但也忽视了对学生其他课程的开设,以至于导致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专业技术很扎实,但对于教育教学这一块表现出很明显的缺陷。经调查发现,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往届毕业生的理想职业有:体育教师、武警、特警、公安、空保、安保人员、公司职员、俱乐部搏击、武馆教练、武术教练等。虽然,理想很丰满,但是现实却很骨感。就拿体育教师这个行业来说,想当体育老师有两种途径,一是点招,二是公招。这两种途径对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来说各有优缺点。所谓点招就是用人单位来学校现场招聘,通过面试、技能展示、说课的程序进行对人才的选拔,点招的好处就是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够硬,但到最后一关说课的时候,学生一下子就蒙了。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说课,说课该怎么说,说什么内容。这让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吃了一个哑巴亏。所谓公招,就是通过笔试、技能测试,最后面试录用。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在文化知识这一块相对欠缺,和其他师范生比文化,这毫无疑问对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还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不是师范类专业,有的地区招聘条件明确规定,招收师范类学生。这对非师范生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2)学生对各行业的了解,调查发现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找到对口专业工作的占极少数,其他大部分人,有的自主学习考公务员,进公司当销售,还有的学生在推销保险。从中看出,该专业毕业的学生在校学习的专项技能,就业后能用到工作中的地方很少,没有一席用武之地。除了极少数进武校当教练、武警、特警、俱乐部的学生,其他的学生估计以后都不会再有机会接触到这些技能了。
(3)调查显示,在所了解的往届毕业生中,几乎很多同学都谈到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不足之处。除了专业性太强以外,在大学期间,所学其他技能太少,以至于毕业后一脸茫然,发现自己除了会点拳腿,其他什么都不会。当体育老师吧,该专业是非师范专业,不像师范生那样学习过相关课程,懂得如何写教案、试讲、说课。这些技能都是这个专业所欠缺的。
(1)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这个专业所招收的学生大部分来自于武校,从小缺乏文化知识的学习,而且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不是师范类专业,在这一点上和师范类院校相比,专业知识面窄,处于劣势;
(2)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专业性强,学校技术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大都和专项相关。学生专业技能强,但教育知识与能力、综合素质这一块相对薄弱,使该专业学生在就业方向略显劣势;
(3)受专业的局限,且生源的文化素质较低,大多数学生都往一个方向走,以至于本就紧张的工作单位压力更大,毕业生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这也容易造成一部分工作单位每天前来应聘的应届毕业生爆满,另一部分工作单位招不到人的现象。这也造成了很多学生毕业后都找不到工作的原因。
本文通过对所选研究对象的调查,得出以下数据。在对100名云南民族大学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往届生的调查中,已就业的有91人,就业率为91%。
(1)增设武术语文课及师范类课程,改革外语课;
(2)构筑新颖的技术培养方式,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武术的整体,着重于培养通用型的人才,而不是去培养专项技能的高水平专家;
(3)放眼于我国的国家民族大业上,努力使武术成为中学的必修课程并且单独开设课程、武术进入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传布中国文化,从而使这个专业的学生就业率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