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明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课部,湖北黄冈 438000)
意志力的高低,对于人的一生都存在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如何有效的提升意志力水平,应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且为了更好的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性,其则更显尤为重要。而当今,职业院校教学的主要目的,即是为了更为全面性地为国家以及社会培育出大量的各方面素质较好的应用型人才,从而确保达到社会对于人才方面的需求目的。对此,院校在培育学生方面,主要是采取专业分类形式而展开的,而每一专业的具体设置、教学内容与模式以及技能培养上都存在着一定的明显的差异性。对此现象,从体育教学上来看,则一定的锻炼了学生自身身体素质,且培育了学生意志力的发展,更促进了对于社会全面发展的适应性,进而促使有效满足到不同专业的需求性。
新时代背景下的人才需要满足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需求。因此,高校对于学生的相关教育也应该与此相联系上,而毛泽东主席对此说过这样一句话:“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而是以体育方面的教学重要性便为之突显了出来——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身体,强化了学生的体魄,另一方面,善化了学生在于心理素质和思想道德品质上的表现。依此,不难看出在全面性、科学性教育发展的过程之中,体育教育是占据着非常之重要的地位的。
目前,我国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往往采取的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单一性、呆板性,这在很大的程度上对于不同专业的教学上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职业性忽略的影响,并且令其失去了相关专业的特点与特色之处,从而不能促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因而,为了有效规避此现象的继续发展,院校的体育教学应充分地将不同专业学生的职业需求相结合进教学中来,从而有效促使提升相关职业性。
在我国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开展活动中,应形成一套完善的职位能力培养体系,从而将各方面的教学因素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进以确保达到社会对于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基础要求——既要求掌握了一定较高程度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同时也要求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与体魄,进而为更好的完成工作任务提供保障性。是以,在相关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围绕未来职业需求目的展开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教学,从而全面性的确保学生拥有一定的程度上的职位适应性。
院校的体育教学一定程度上的受到了社会对此的局限,但由于院校教学是围绕着学生而展开的,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完全地起到决定性的影响。同时,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院校的体育教学体系也得到了一定的完善,以及拥有了一定的独特性。
体育教学的最大特点即是运动,大多数情况下采取的均为竞技形式来实现教学。而通过这一教学模式,使得学生更好地体验到了丰富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同时也相对地扩展了体育教学的范围,并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了课程之中,从而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对其起到了一定的锻炼作用。
一个人完成体育竞技活动是不具有实际意义的,因此需要多数的学生一起参与进教学活动中来,才能真正地赋予其一定的意义。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应具有一定的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同时也要做到遵循体育教学的要求,继而去学习到与人相互配合的竞技精神。而这种特性所在,一定的帮助到了学生的自我素质、社会意识等多方面得到了提升。
社会的发展促就了当今对于人才的高要求现象,仅仅只是提高教学水平与成效,已远远无法满足到现今需求,同时还要加大对于院校体育文化的建设力度,进而确保呈现出积极、健康的学习氛围。而作为当代大学生,更能够接受以及适应体育文化的相关建设与革新,进而起到了一定的体育文化的决定性作用,进以从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体育文化存在着重大的发展潜力。
体育教学通过运动的形式,让同学们在付出体力之后,感受到了类似于疲惫、无力的感觉。因此,对于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力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在此过程中,由于每个人的基础能力的差异性,所掌握的情况也就尽不相似了。由此可以采取以下的一些措施,进以起到善化意志力的作用。
意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总结为耐力以及忍耐力两个方面。是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可采取一些强度较大的项目进以锻炼,如长跑等运动项目。从而一定程度的改善学生的耐力以及忍耐力方面,并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抗挫折能力,磨练学生的意志力。
处于青年时期的学生,普遍具有一定的好胜心理,和拥有一定的不服输态度。因此在相关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不同运动项目的差异性,从而借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及一定的培养到学生顽强拼搏、积极向上的精神,进而起到培养学生意志力的作用。
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于学生的学习以及成长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此,进行体育教导时,应加强各教师与其他课程教师之间的联系,从而有效促使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进而提高学生们之间的互助精神与集体荣誉感,进而让学生们在此环境中逐渐提高自身意志力水平。
只有通过激发学生的坚定意志,才能使其始终如一的向着目标去努力、去前行。在体育课程的教授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其讲授一些优秀人才辉煌背后的努力与辛苦事例,从而发挥榜样的号召力,进而起到促进学生磨练意志力的作用。且在体育课程中,可以对学生的自信方面进行一定的培养,进以使其坚定不移的向着目标前行,从而起到培养坚定意志力的作用。
学生对于自我的监督与督促是影响其自身意志力水平高低的关键因素。每一个人都存在着一定的惰性心理。而对此,教师可以采取到一定的方法,从而有益于学生克服惰性,进而磨练到自身意志力。如可以辅导学生进行一定的体育锻炼,进而让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有效地将自身意志力水平得以提高。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以及教育事业的革新,各院校对于体育教学的重视度也随之增加了。一个良好的意志力,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以及实践进以提升水平。而体育教育可以对此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是以,可以有计划、有目的性地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采取一定的措施,进以起到改进以及提高学生意志力的作用。从而使得学生更好的适应将来各职业的运行与发展上的需求。
[1]丛玉龙,张斐斐.体育教育与高校学生的意志力培养研究[J].才智,2017(15):41.
[2]陈屹,张瑾瑜.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2(16):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