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媚
(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
教师作为成人的一部分,其学习具有同成人学习共同的特点,但同时其学习也存在自身职业赋予的特殊性。传统的幼儿教师培训和进修被认为是提供给教师的一种“福利”,是提供给教师进一步完善自我、提升专业素养的难得的“机会”。因此,面对这样的“福利”,教师只需欣然接受而不需提出任何进一步的要求。外界需要在尊重教师学习感情和学习规律的基础上,为教师提供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与条件,为教师学习创设良好的外在环境。教师学习应该以教师的生命成长为旨归,激发其学习的热情,关注并满足不同个体学习的需要、学习的特点,帮助其提升生命境界,丰富生命内涵。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把学习化社会作为未来社会的理想形态,在学习化社会中,学习处于社会生活和教育活动的核心地位,学习不仅是一种个体生存和生活的必须能力,而且变为一种群体的责任和需要。学习化社会构建的目的就是培养个人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教师作为学习化社会的重要一员,在培养自主学习的学生的同时,本身也要成为自主学习者。因此,教师必须转变学习理念,从被动式学习转向自导式学习。知识只有在情境性运用过程中才能完全被理解。知识的获得和应用只有基于情境,才能丰富人的认知结构,生成真正的经验。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和教育均衡发展战略的提出,社会对农村教育质量、效率与公平的要求日趋提高。如何在短期内提高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关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十七章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中明确提出:“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教师自我导向学习能力的提升是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能使教师理智地复现自己,筹划未来的自我,控制今后的行为。
长期以来,我国教师的专业学习与发展是以政府负责的制度化培训为主要形式,这种制度化的培训往往“一刀切”,忽视了我国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和需要。那么,如何探索出一条效果佳的适合农村教师个性化需要的专业发展范式成为全体教育工作者亟待探索的课题。自我导向学习是由农村教师根据自己的基础、兴趣和需要确立、发起、实施和监控的学习活动,能够真正发挥农村教师学习的主体性,提高教师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效能感、成就感和幸福感,使教师学习成为一种自觉行为。教师自我导向学习能力的提升是促进农村教师专业成长的理性选择。
课程改革的实施离不开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课程实施的成效。因此,课程改革从内部心理和外部要求两方面为教师的学习与改变提供了动力,推动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积极参与专业发展的活动,提升自身专业形象,提高专业素养。
整个学习过程是教师自主决策、发起、监控和终结的过程,体现了教师学习的主体性。传统农村教师在自身发展中存在等、靠、要的思想,过于依赖教师教育机构提供的培训,发展缺乏自主性。自我导向学习的提出促使农村教师摆脱外在规训的发展模式,立足学校并结合自身发展中的问题来设计和实施,极大地促进了农村教师自我发展意识的觉醒,自觉地承担起自主发展的责任。
传统师资培训的划一性忽视了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的个体性。每个教师自身的发展现状与发展需要是不同的,植根于教师专业发展实际的师资学习活动才是教师真正所需,并且能切实起到帮助教师,推动其成长的目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够帮助每位教师在清醒认识自身现有发展水平的同时,在与他者的对话、互动中实现现有水平向可能水平的转化。自我导向学习的提出改变了教师被动的整齐划一式的发展模式,将教师由被动的客体转变为自觉主动的主体,自主决定自身未来的发展方向与目标。教师发展的个体性与自主性在自我导向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彰显。
教师成师的方式有两种,理论成师与实践成师。传统的幼儿教师发展模式普遍采用的是前者,是一种企图将“公共教育知识内化为个人实践知识”的工作场域之外的成师方式。这种成师方式更多带来的是教师理智智慧的发展,观念图式的改变,而并未更多促进教育行动图式的改变。实践成师方式恰恰弥补了这一不足,它植根于教师的教育实践经验,通过教师的回顾、再现、体悟,不断重构自己的实践经验,形成实践智慧。但这种成师方式带来的教师专业发展,速度是缓慢的,水平是有限的。因此,教师必须在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中不断穿梭,实现理智智慧与实践智慧的不断转换与升华。自我导向学习是帮助教师实现穿梭学习的最佳路径,它能够帮助教师利用教育理智智慧和实践智慧来主动建构一种实践需要的、合理的教育活动图式。
自我导向学习的提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成人教育理念,尊重了成人学习者的主体性,是对传统“他人导向”成人教育模式的挑战。长期以来,我国教师的专业学习与发展主要是一种由上而下的接受式学习,这样的学习往往存在忽视教师学习主体性与教师真实学习需求,教师群体习惯性的“被学习着”等问题。而教师自我导向学习的提出正是为了提高教师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有效性,因此对转变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和功效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自我导向学习”的研究成果已经相当丰富,研究主题呈现多元化趋势,主要集中在对成人自我导向学习内涵、特征、理论基础、模式、意义、影响因素、对策及启示等的研究,后来研究对象逐步扩展到幼儿生及大学生。研究水平从描述研究走向解释和应用研究,研究方法包括了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这些研究都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价值,但以教师为对象的研究非常少。
国内对自我导向学习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对“自学”的研究,之后又对“自主学习”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对“自我导向学习”的研究起步较晚,主要是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展的。通过对“中国知网”的论文检索,发现对“教师自我导向学习”的研究非常少,且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教师自我导向学习的内涵、特征、意义、影响因素、原则、学习的过程、能力结构及策略的理论阐释。这些研究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要么完全套用成人教育研究的成果,没有抓住教师这一特殊群体其学习的本质,要么与教师自主学习、自学的研究混同。其实,“自我导向学习”是自学在当代条件下创新性发展的结果。它兼具了自学和自主学习的要素和基本内涵,但同时又强调学习的导向性、规划性、责任性和互动性。实证研究更屈指可数,主要是对教师自我导向学习准备度与学习成效关系的研究,对教师自我导向学习现状的研究,缺少对“农村教师”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形成因素的个人及组织因素的系统分析,而我们从实证以及质性分析的视角以农村教师为研究对象,揭示农村教师学习的本质,了解其自我导向学习能力的现状、问题及形成机制,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举措,促进农村教师自我导向学习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