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常见中医证型与胰岛素抵抗及胰岛功能的关系研究*

2018-03-07 07:09姜维娜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18年6期
关键词:气阴脉络证型

姜维娜 马 尧

1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沈阳 1100322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沈阳 110034

糖尿病已成为当前威胁人类健康最主要的非传染性疾病之一,2010年我国31省市9万余人糖尿病调查[1]显示: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已达9.65%。2013年宁光团队调查[2]显示:我国糖尿病患病率高达11.6%。目前中国糖尿病患者总数已高居世界第一,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将会超过3亿人。胰岛素抵抗和胰岛功能受损是糖尿病的主要发病机制,这两个因素与糖尿病常见中医证型是否存在一定联系,日益受到众多学者的重视。近年来,针对糖尿病的证候分布学研究[3-5]显示,湿热困脾、气阴两虚及血瘀脉络这3个证型被认为是糖尿病最常见的中医证型。本文旨在讨论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中医证型与胰岛素抵抗及β细胞功能的关系,期望能为中医药防治糖尿病、改善胰岛功能、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6]中相关的诊断标准,具有糖尿病典型三多一少症状,即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加上静脉血浆葡萄糖水平符合以下条件之一即可做出诊断:①随机血糖≥11.1 mmol/L;②禁食8 h以上,空腹血糖(FPG)≥7.0 mmol/L;③葡萄糖耐量试验,葡萄糖负荷后2 h血糖(2 hPG)≥11.1 mmol/L。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7]中消渴病相关的中医证候诊断标准:①气阴两虚证 主症为咽干口燥,倦怠乏力;次症为多食易饥,口渴喜饮,气短懒言,五心烦热,心悸失眠,溲赤便秘;舌脉为舌红少津液,苔薄或花剥,脉细数无力,或细而弦;②湿热困脾证 主症为胸脘腹胀,或食后饱满,头身困重;次症为体形肥胖,心胸烦闷,四肢倦怠,小便黄赤,大便不爽;舌脉为舌红苔黄腻,脉滑而数;③血瘀脉络证 主症为胸痛,胁痛,腰痛,背痛,部位固定,或为刺痛,肢体麻木,疼痛夜甚;次症为肌肤甲错,口唇紫暗,面部瘀斑,健忘心悸,心烦失眠;舌脉为舌质暗,有瘀斑,舌下脉络青紫纡曲,脉弦,或沉而涩。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②中医辨证属于气阴两虚、湿热困脾、血瘀脉络证型之一者;③年龄18~70岁,性别不限;④3个月内未接受胰岛素、促泌剂、增敏剂治疗者;⑤患者及家属均同意参与本项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其他类型糖尿病患者;②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③存在认知障碍及严重焦虑、抑郁患者;④严重心、肺疾病或肝、肾功能严重损害者;⑤恶性肿瘤及血液病患者;⑥伴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者;⑦中医辨证无主次之分或证型复杂者。

1.3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按照中医证候诊断结果分为气阴两虚组、湿热困脾组和血瘀脉络组,每组20例。气阴两虚组,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55.10±7.30)岁,年龄范围为47~63岁;病程(5.83±4.71)年,病程范围为1~11年。湿热困脾组,其中男10例,女10例;年龄(52.62±9.35)岁,年龄范围为43~62岁;病程(3.92±1.53)年,病程范围为2~10年。血瘀脉络组,其中男9例,女11例;年龄(53.16±5.20)岁,年龄范围为47~60岁;病程(8.81±3.65)年,病程范围为2~13年。3组患者性别、年龄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病程方面比较,气阴两虚组与湿热困脾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瘀脉络组的病程明显长于气阴两虚组及湿热困脾组(P<0.05)。

1.4 观察指标

测定空腹血糖(FPG)及空腹胰岛素(FIN),抽取清晨空腹肘静脉血5 mL,于37℃温水浴15 min后,置于低温离心机中以3 000 r/min,离心10 min,吸取血清分装,氧化酶法测定FPG(mmol/L),化学发光法测定FIN(μU/mL)。计算腰臀比(WHR)及体重指数(BMI),WHR=腰围(cm)/臀围(cm),BMI(kg/m2)=体重(kg)/身高(m)2。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应用自身稳态模型评估法(HOMA公式)计算,HOMA-IR=(FPG×FIN)/22.5,HOMA-β=[(20×FIN)/(FPG-3.53)]×100%。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FPG及FIN比较

3组患者FP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FIN比较,气阴两虚组与血瘀脉络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困脾组的FIN明显高于气阴两虚组及血瘀脉络组(P<0.05)。见表1。

表1 3组患者FPG及FIN比较(n=20,±s)

与气阴两虚组比较*P<0.05;与血瘀脉络组比较△P<0.05

2.2 WHR及BMI比较

3组患者WHR及BMI比较,气阴两虚组与血瘀脉络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困脾组的WHR及BMI明显高于气阴两虚组及血瘀脉络组(P<0.05)。见表2。

表2 3组患者WHR及BMI比较(n=20,±s)

与气阴两虚组比较*P<0.05;与血瘀脉络组比较△P<0.05

2.3 HOMA-IR及HOMA-β比较

3组患者HOMA-IR比较,气阴两虚组与血瘀脉络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困脾组的HOMA-IR明显高于气阴两虚组及血瘀脉络组(P<0.05)。3组患者HOMA-β比较,气阴两虚组与湿热困脾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瘀脉络组的HOMA-β明显低于气阴两虚组及湿热困脾组(P<0.05)。见表3。

表3 3组患者HOMA-IR及HOMA-β比较(n=20,±s)

与气阴两虚组比较*P<0.05;与血瘀脉络组比较△P<0.05;与湿热困脾组比较#P<0.05

3 讨论

BMI是评价人体超重与否及衡量人体脂肪含量的重要指标。WHR反应腰腹部脂肪含量,是诊断向心性肥胖的重要指标。刘春燕[8]等研究表明,WHR与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有一定相关性。任颖[9]等研究表明,腹部脂肪沉积过多是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脂肪分布的主要特征。本项研究结果显示湿热困脾组患者的BMI、WHR明显高于气阴两虚组和血瘀脉络组,说明2型糖尿病中湿热困脾证患者体重超标情况最严重,向心性肥胖更明显。目前,越来越多证据[10-11]表明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发病因素,体重超重者的糖尿病患病率是正常人的3倍。正如《素问·奇病论》所云:“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肥美而多肥也……转为消渴。”消渴病人饮食不节,过食肥甘,脾胃运化失常,聚湿成痰,日久化热而成湿热困脾之证,因此2型糖尿病之肥胖者大多属于湿热困脾证,同时伴有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

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12]表明,在确诊糖尿病时,患者胰岛功能只剩下正常的50%左右,随后胰岛功能还会以每年4%~5%的速度下降。正是因为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不足,才导致糖尿病的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血瘀脉络组患者的HOMA-β明显低于气阴两虚组和湿热困脾组,结合血瘀脉络组病程明显长于气阴两虚组和湿热困脾组,可以看出病程越长,β细胞功能就越差,这也与该项英国研究的结果相符。陈云英等[13]通过对75例糖尿病患者的研究也发现,不同证型胰岛β细胞功能规律为,无症状组、阴虚热盛证组、气阴两虚证组、气滞血瘀证组,β细胞功能依次降低。

胰岛素抵抗作为糖尿病重要病机之一,贯穿于2型糖尿病整个病程。部分患者在诊断糖尿病之前就已存在胰岛素抵抗。本研究结果显示湿热困脾组患者的HOMA-IR水平显著高于气阴两虚组及血瘀脉络组,说明糖尿病诸多证型中湿热困脾证的胰岛素抵抗程度更加严重。这与国内其他学者的相关研究结果相一致,丁学屏[14]对不同证型2型糖尿病患者研究发现,各个证型均存在胰岛素抵抗,以湿热内蕴证和阴阳两虚证最为严重;而在气阴两虚证中兼夹湿热证与非兼夹湿热证相比,前者胰岛素抵抗程度更为严重,表明湿热证对于胰岛素抵抗可能有加重作用。

综上所述,湿热困脾证患者体重超标及腹型肥胖程度严重,湿热困脾证患者胰岛素抵抗程度严重,血瘀脉络证患者胰岛功能较差,病程较长。2型糖尿病不同中医证型之间,胰岛素抵抗程度、β细胞功能是存在差异的,合理应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针对各个证型进行干预,对中医药防治糖尿病来说意义重大。

猜你喜欢
气阴脉络证型
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肾炎的效果及对肾功能、免疫的影响
生脉饮合百合固金汤对中晚期肺癌(气阴两虚证)化疗患者的增效减毒及睡眠质量效果
陈朝金教授运用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射血分数保留性心衰(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经验
糖尿病前期中医证型及证素特点分析
串联知识脉络 巧用动态资源
基于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的241例感染后咳嗽中医证素证型研究
福州吟诵调留存脉络梳理
基于自适应矩估计的BP神经网络对中医痛经证型分类的研究
高血压脑小血管病中医证型与靶器官损伤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延安时期的党建“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