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微课激发高中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2018-03-06 20:55杨燕妮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习兴趣微课

杨燕妮

[摘要]要想让高中生学好生物这门课程,关键在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微课提高生物课堂的趣味性,引导高中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及开展生物实验教学和课外研究性学习,从而激发高中生生物学习兴趣。

[关键词]微课;学习兴趣;高中生物

微课(Micro Course)又名微型课程,是指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技能等单一教学任务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具有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和教学时间短的特点。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资源。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作为生物教师,应充分利用微课提高生物课堂的趣味性,从而激发高中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一、利用微课精心设计课堂导入

高中生课业繁多,如果教师一上课就马上进入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的教学,很多学生都难以打起精神来认真听课。教师想要激发高中生主动求知的动力,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良好的课堂导人至关重要。用来导入的微课可以设置疑问、悬念,也可以用与生活相关的现象或问题引入,还可以用小故事引入,等等。这一类的微课不需要通过言语讲授太多,主要是把这一节课的核心内容借助情景式教学等手段展示出来,引发学生对这节课产生疑问和学习兴趣。

二、利用微课导入生物课堂实例

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课为例,可利用微课导入生物课堂实例:如果你像鲁宾逊一样,漂流到一座孤岛上,假设除了水就没有任何的食物了,你随身携带食物有15千克玉米和一只母鸡,你认为哪种生存策略能让你维持更长的时间等待救援?A.先吃鸡再吃玉米;B.先吃玉米,然后用一部分玉米喂鸡再吃鸡蛋。这样进行微课呈现,教师可轻松引导学生就这个话题进行讨论,从而引出能量流动的规律。从课后的反馈来看,学生很喜欢这种讨论故事类的导人,既解决了问题,又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三、利用微课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教学过程必须求真,要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的时空,让他们自己去探究问题;也要给学生留下讨论的时间,让他们去拓展思维活动的广度和深度。

例如,在讲到克隆技术时,教师可录制“克隆兔”“克隆牛”诞生过程的拓展类微课视频以及人类克隆所引发的道德争议问题。由此给学生布置作业:大家认为是否应该进行人类克隆呢?学生要完成这个作业,不需要上网,只需在课后观看录制的视频便可以了解当代克隆技术的发展。教师通过与学生进行问题探究,引导全体学生进行思考,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幅度提升了教学效果。

四、利用微课进行生物实验教学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验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微课应用效果最好的一部分內容。受某些因素的限制,有些实验在教学中无法让学生动手完成或教师演示完成。此时,教师可利用微课来开展生物实验教学。

例如,在教学《基因的分离定律》一节时,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的随机结合与性状之间的数量关系,可以选择一些实验素材,如小塑料桶2个,红黄两种颜色的小球各20个,并用红黄球分别代替D和d进行模拟实验,最后将实验制作成微课展示给学生。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实验教学效率,而且对学生理解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又如,在《光合作用》《基因工程》等内容的实验中,也可以采用微课的形式将实验材料与物像放大,将操作方法与程序适当放慢,增加实验可见度。

五、利用微课开展课外研究性学习

从2012年开始,广西进行了包括生物课程在内的课程改革,课改后的生物教学强调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注重提高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课外研究性学习是生物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升,学习生活充满乐趣。如教师开展课题“如何制作葡萄酒”,可以把酿酒的过程录制成微课后供学生课外观看。利用微课既避免了千篇一律的重复说明,学生也能更快地掌握相关工序的制作过程,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学习兴趣是内在动机在学习上的体现,它伴随着求知的动机、理智的情感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各种教学活动进行科学处理,而有效利用微课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参与的意识,让生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责任编辑 黄春香)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中生物学习兴趣微课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