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热点和亮点贯穿教学全过程

2018-03-06 20:01薄紫燕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美美语感语文课

薄紫燕

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时,我们会把“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放在其中,同时会将其作为教学重点。由此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从古至今,朗读都是语文教师的惯用技法,可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水平本来就较低,这“读书百遍”,真的能“其义自现”吗?在现实中,这一技法的运用往往只存于表面功夫,而缺少其后的“精思”。

一、冠冕堂皇的表象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对文本朗读的重视,无疑是在呼吁我们找回传统的语文,这对当今的教师来说是一种教学的需要,评价有效课堂教学的一种手段。现在的教师在课堂中采用了新颖的朗读方法,使教学方法富有新意,符合“新课标”的要求,然而朗读的功效却被忽视了。于是乎,朗读成了一种装饰,戴着“新课标”的帽子,很气派。然而,事实又是如何呢?

(一)装腔作势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首要任务,其中朗读习惯尤为重要。因此,课堂上都不乏“书声琅琅”,即不同的班级有各自的特殊腔调。旁观者还以为声势浩大,学习氛围浓厚,殊不知,这只是在“装腔作势”,学生如“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啊!

教师要求学生拿到新课首先就是反复读,一直读到会背,不管文章是否要求背诵。假如我们的学生长期在这种机械朗读中学习,那最后只做到了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而并无感情可言。

(二)无视规律

什么是朗读的基本规律?张颂先生在她的专著《朗读学》一书中这样说:“理解是基础,目的是统帅,感受是关键;感情要运动,声音要变化,状态要自如。”大部分教师在朗读前的指导仅仅是几个生字一念,就让学生朗读课文,殊不知水平有限的小学生并没有理解文章。结果,语句停顿错误、内容读不清、强调的重点不明等问题,都暴露在眼前了。书读了百遍,不学,其义能自见吗?在学习中,朗读者将所學内化成自己的情感体验就必须经过理解、感悟和思想感情的运动,如不能充分内化是不可能有“形之于声”的外化表达的,更别谈理解其含义了。

二、溯其本追其源

什么是朗读?所谓朗读就是将书本上的文字转化为清晰响亮的语言。特级教师余映潮先生认为:朗读是充满诗意的文学活动,是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认知文字,感受词句间的声律,从而体会词句、领会思想感情,品味意境,进而发展其语感的、充满情致的实践活动。

(一)体味情感

朗读的第一本意是体会文章情感。学习一篇文章,其基本要求就是能够感悟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通过抓住关键词句、品味语意语境、朗读等有效途径对文章进行体会和把握,从而更有效地理解课文内容。阅读时,我们要抓住作品的节奏感,以此进人文本所展现的情境,走进作者的世界,感受作者内心的情感。

(二)培养语感

朗读的第二本意是培养语感。语言能力的提高,更多的是靠语言感知能力,而不是靠掌握语言规则。小学生在小学阶段写作的初步训练就是造句仿句,反复朗读名家作品就是模仿典范语言,对其写作运用的语言规则进行感知,培养良好语感,久而久之,模仿造句,小学生也可以做到信手拈来。

(三)实现通感

朗读的第三本意是让学生听说读写全面发展,实现“通感”。朗读不仅是对语言能力的训练,更是对思维能力的训练,有了良好的语感,思维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三、充满诗意的朗读

成功的朗读教学课必定是层次细腻分明,过程生动有趣,形式活泼灵动的。反之,缺少朗读的语文课只是“课”,它不能算是一堂精彩的语文课。如果只是一味地让学生读,而没有进行有效的朗读指导,那么,这堂课同样也缺失了训练的力度与美感。下面分四个要点来说明阅读的过程。

(一)美美地听

朗读的第一步是要学会“听”,教师精彩的范读不仅可以为小学生的普通话正音,且能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感情。范读能给学生传递教师对文本的感悟。范读时老师的语音语调都能够表达出的文本鲜明的爱憎和情感趋向,深深地打动学生,使他们在思想上和文本产生共鸣。

(二)美美地读

叶圣陶把有感情地朗读称为“美读”,但要真正做到“美读”却不是件容易的事。那么如何才能使其达成效果,需要具体方法的指导,过程如下:

1.请同学自读

第一遍:从整体感受文本,注意语音。

第二遍:通过关键语句用心体会思想情感,注意语速。

第三遍:深入文本人情人境,注意语气。

2.一起感受与表达

第一,先试读首尾两段。

第二,在轻音乐中朗读。

这个诵读训练的过程以“听读”为始,“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稳中求发展,要求具体,一步一步地拨动着学生心弦,激起朗读的兴趣。教学中,教师利用与文本相匹配的图片或视频,插人柔美舒缓的音乐,更能使整个教学过程都沉浸在美感的朗读里。

(三)美美地品

为什么说实用有效的阅读训练形式是“朗读”呢?这是因为,教师在进行朗读教学时一定会紧扣文本,关注课文内容的诵读与品析。教师在教的过程中把重点放在学生的阅读感受、品味以及欣赏等实践活动中去,以此达到预期的“朗读”效果。“美美地品”在读的基础上结合“品”,这样,朗读就能够在训练乐感与训练阅读能力方面起更加重要的作用。

(四)美美地说

说是朗读的最后一个阶段,是一种文字的输出,学生能够用规范的语言有感情地表达自己的“体味”,这才是朗读的最佳效果。同学们在品读过后产生了自己的感受,可以美美地说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并能说出喜欢的理由,同时通过朗读将其展现。当大家都蠢蠢欲动的时候,课堂气氛顿时就被调动起来了,激发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这种美美地说怎会惹人生厌呢?

如果语文课没有朗读,那么这堂课是失败的,缺少了语言文字的美。朗读教学这一手段非常重要,我们应该将其贯穿于语文课的全过程,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热点和亮点,成为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切入点。当然,朗读也并不是语文教学的全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领会文本意义。只有讲读结合,才能真正意义上地做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endprint

猜你喜欢
美美语感语文课
美美
可怕的语文课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语文课里挣分忙
跳舞美美的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