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视频资源在小学科学教学上的有效运用策略

2018-03-06 18:01沙作伟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资源策略课堂

沙作伟

近年来,“互联网+”、“慕课”“微视频”等全新的学习方式走进了课堂,使课堂教学更为便捷高效。其中微视频更是以其知识的强化性、画面的直观性以及学习的灵活性等优势而成为当下最主要的课堂教辅手段之一。

一、微视频资源的优点与不足

微视频泛指时间很短的视频短片,其资源常以单独文件的形式出现在各类存储介质上。近年来微视频风生水起,主要因其立体动态的信息输出方式拓展了思维空间,弥补了传统课堂的不足。然而由于使用不当,导致微视频的利用成了一把双刃剑。如:微视频授课方式代替了学生常规实验活动,学生从“做”实验变成了“看”实验;使学生无法“自拔”,没有及时从微视频中收心到课堂上,造成注意力不集中等负面效应;同时其使用对教师素养要求较高。

二、微视频资源的使用策略

本文将在如何对微视频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上做出分析,进一步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与策略,包括课前的制作策略、课堂中的应用策略、课后预留问题的提问策略,改进不足,发挥作用。

1.制作策略

将微视频资源合理高效地利用在科学课堂上,少不了前期的精心制作。制作策略中涵盖了素材的搜集与选取,对原始视频材料的排序与整合,微视频资源的剪切与拼接,以及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及课堂流程将微视频资源片段化,进行分段展示,择优组合,符合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学情。例如《多种多样的动物》一课中,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区分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那么在制作微视频时,就要注意微视频取材的涵盖面,不仅要动物繁多,而且要具有概括性、区分性、代表性,着重突出“多种”的特点,让学生在总结规律的时候,有迹可循,有点可抓。

2.应用策略

与传统的板书相比,微视频资源展示信息较为快捷,然而其应用需要一定的策略,才能扬长避短。应用策略涵盖导人新课的情境设置、课堂中知识点或概念性问题的总结与过渡、如何在学生的认知空白点与思维迷茫点进行微视频的有效补充等,使微视频资源物尽其用,突破重难点的同时形成课堂的大容量与高密度。例如《岩石的变化》一课中,学生通过微视频能直观地观察到水对岩石的冲刷作用,导致岩石形状发生了变化,但水流能否改变岩石的颜色呢?起码在短期内无法实现。这时微视频就有了用武之地:通过快进剪辑,加速播放使一块含铜矿石在半分钟内显示出30天里每一天的颜色变化,效果明显又省去了大量的无用时间,微视频教学法的优势显而易见。除此之外,大多数探究环节的总结,可以借助微视频,简单明了,概念准确,能够多元立体地帮助学生认知,扫清思维盲点,建构理论体系。

3.提问策略

提问是课堂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提问不到位,事倍功半。所以提问策略涵盖整个课堂,具体分为过渡环节中的提问、相似知识点的解读辨析中的启发性提问,以及总结中的联系生活实际与应用等提问。例如《侵蚀作用》一课中,将贯穿文本的问题放到了微视频中,学生在观看微视频——开封段的古黄河水位越来越高是什么原因呢?就会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在情境中展开讨论:发现问题——分析原因——解决问题——得到结论。一个有趣的视频情境,就将一节课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在情感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上,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三、微视频资源的应用原则

微视频资源在科学课堂上的使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但其应用,需要与原则相结合,否则画虎不成,反受其累。

1.统筹时间与空间的分布。微视频的应用应该根据教学活动开展前既定的课堂目标,结合该视频资源的内容与特点来确定如何使用,恰逢其时、恰逢其地地出现,以期实现微视频资源的有效运用。倘若随意地使用微视频,就会造成流水化的教学模式,现场成了教师一人的表演。所以,微视频的使用应该是该“播放”时就“播放”,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发挥微视频资源的实际效用,保持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一致性。

2.协调数量与时长的关系。微视频资源在教学上的应用应该有所节制,而非随心所欲。一旦教师只是为了片面追求高科技教学手段的“先进性”,就会造成微视频的泛滥。一个个微视频轮番上阵,学生在观看微视频时,还未来得及深思,就已经切换到下一个。流水化的课堂程序,机械播放的微视频,学生们走马观灯,注意力只停留在微视频表面的浅层信息,一节课下来,学生是否获得了体验,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根本无暇顾及。更有甚者,为了充实课堂容量,明明半分钟就可以达到目的的微视频,竟然播放了三分钟,不仅挥霍了宝贵的课堂时间,更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精神松懈,无法集中。一味地追求微视频资源的使用,忽视了数量与时长的关系,就会陷入新学习方式与课堂教学整合的误区。

3.把握虚拟与现实的统一。微视频并不能代替所有的教学手段,尤其在教学手段极为丰富的今天,合适的才是最好的。“亲手去连接一个简单电路与看电子教程连接电路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对于小学生而言,在开展探究活动中,无论获得的第一手资料正确与否,都是一个非常宝贵的经历,都是踏出科学探究不可或缺的重要一步。因此要盡量避免为了使用微视频而使用微视频的现象存在,导致“做”实验变成了“看”实验。把握虚拟手段与现实手段的有效结合,将课堂效益最大化。

四、总结

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微视频作为一种高水平的教学手段,对教师们的技术素养和科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采用适当合理的策略能够使其扬长避短,优化整合,更好地为科学课堂服务。endprint

猜你喜欢
资源策略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美在课堂花开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