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说起孩子粗心这件事儿,没有几个家长不想吐槽的。那孩子为什么会粗心呢?在《中华家教》第1-2期合刊中,先请赵石屏教授从身体和智力方面细究了原因并给出了对策。下面,赵教授将接着从孩子的习惯、情绪以及其他因素等进行分析。
学习习惯
条理性差,动作不利索
有时候孩子粗心并不是智力活动有问题,而是学习习惯不好,听课、作业跟不上老师节奏,动作不利索,没有条理性,不会头天要准备好文具,放到固定位置,开始上课耳朵到课堂、眼睛到课堂、心到课堂,这样才有条理。条理性差的孩子该写的时候找不到笔,找到笔了又不知做哪道题,忙乱一团能不出错吗!还有就是书写杂乱,要么笔顺不对,要么丢笔画,数学考试要用尺子了,还有孩子说“老师我没带尺子”,诸如此类。
有的孩子动作不利索,总不能按照老师要求及时拿出文具,及时翻开书的哪一页,及时开始听写,甚至上课的时候文具掉地上散了一地,赶紧去捡,又是好一阵手忙脚乱的。这样慢一步,步步慢,看起来少做了题是粗心,实际上是学习习惯跟不上。
纠正孩子无条理、不利索的办法,就是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长一定要坚持,孩子只有“自己去做”才能学会有条理、学会利索地料理自己上学的一揽子事情。
检查习惯差
检查习惯差也是错题的原因之一,有的孩子不知道做完了题要检查,或忘了检查,或不会检查,所以家长要从一年级开始,注意孩子是否去学会了完成作业或考试题之后就开始检查。
孩子不会检查可以学,有的家长见孩子不会,就代替孩子检查,这当然比孩子快,很省事,但省事却不抵事,一则家长不可能到教室去帮孩子检查试卷,十多二十年的学习家长如何替代得了?二则检查也是训练孩子的条理性和独立性,家长代替孩子检查作业,混乱的是孩子的责任意识,破坏的是孩子的检测习惯和检测能力,这是家长所愿的吗?
养成仔细检查的好习惯,要教给孩子检查方法。教给方法有时候比讲清道理更重要,有位家长说:“儿子很粗心,期末考前我检查他所有作业,结果令我吃惊,至少有20%的题目因粗心而错。这个问题非解决不可。我发现儿子做题根本没想到还需要检查,他把检查全部留给家长和老师,查出错来他就改,可自己从不主动去检查。”于是,这位家长向孩子提出要求自己必须检查,然后教他两种方法,一种是“做一道题检查一道题”,确信没错再做下一道;一种是做完后第一遍顺着检查,第二遍从后面倒着往前面检查,之后孩子粗心的现象明显减少。
没有及时纠错的习惯
心理科学研究和教育实践都表明,及时纠正错误效果最好。有位家长见孩子“末”与“未”弄错了,在孩子检查的时候,提醒这俩字是不是混淆了。孩子仔细一想是写错了,于是家长说我们来想办法记清楚这俩字,“末”是上面一横长、下面一横短,越来越短,末尾的意思,记住这个“末”字就行了;而上面一横短、下面一横长的肯定是“未”字了。让孩子在发现错误时,及时找到正确的,再对比一下细化区别,会克服掉大部分类似的粗心。
情绪、专注力方面
情绪、专注力对智力活动的影响
情绪对人的智力活动影响非常明显,智力活动需要安静的精神状态,消极情绪、情绪不稳定或者任何强烈的情绪都能干扰大脑的思考状态,干扰思维的逻辑性、缜密性和条理性。内心紧张的孩子、慌慌張张的孩子、甚至恐惧的孩子,大脑不可能集中思考问题。有的家长在孩子作业时,像是冷面的审判官似的守在一旁,一看有错就大声训斥,弄得孩子惊惶不已,随时处于防备状态,做错题是必然的。
专注力不够的孩子,因为分心、容易受干扰,大脑处于断断续续的思考状态,也是容易看错题、看错字、计算出错的原因。此外,孩子缺乏耐心,不能忍受比玩耍单调、而且有困难的学习任务,写不了几分钟就厌烦了,很勉强地无奈地拖拉着。
对待孩子的粗心问题,家长首先需要的就是理性和冷静,反思自己是不是情绪化地纠正孩子的粗心,孩子的紧张、慌张、不能安静的内心,是否与自己的教育方式有关呢?自己是否做到不干扰孩子用脑?纠正孩子粗心,首先要让孩子内心安静下来、有安全感,才可能专心作业、思考作业。
家长要记住,不用情绪化方式处理智力活动,不以“粗心”为理由惩罚孩子,作业出错了,就事论事,鼓励孩子从作业本身的逻辑中去找原因,不能强化孩子紧张、恐惧的消极情绪。反之,也不因为孩子没错题就欣喜若狂地奖励孩子细心。尤其刚上学的孩子,经不起家长的大喜大怒,家长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培养孩子积极的、理性的学习状态。
此外,训练孩子的专注力、耐心和耐力,可以安排孩子做一些枯燥的、简单重复的等需要耐心的事情,告诉孩子完成上学任务会有很多困难,就是需要有耐心、有耐力才能学好。有位家长从孩子四五岁时就交给孩子一个每天按时喂金鱼的任务,到时间不管是在哪里玩耍都要去做这件事情,家长的目的就是培养孩子的“任务意识”,让孩子有耐心去完成任务。孩子上学后很有“任务意识”,有耐心,很少烦躁,作业没完成就总想着作业,作业考试很少出错。
外在因素方面
孩子粗心与学习任务超负荷、超过限度有关,一年级孩子的神经系统还处于发育阶段,还不可能像成人那样长时间持续用脑,如果作业多,用脑时间长、大脑疲劳的状态下,粗心就是肯定的。所以家长要有效率意识,学习任务不能超负荷,不能拖时间。如果孩子专注地持续用脑20分钟左右,就需要休息至少10分钟。家长还要考虑到,学习的内容越复杂,越容易出现粗心,需要估计到孩子的困难,不能简单化地只论对错。
此外,有的环境干扰会超过孩子的抗干扰能力,有个孩子写作文说,自己虽然有单独的小房间,可是紧靠着饭厅,每天放学家里都有人打麻将,不隔音,写作业很受影响。后来家长发现了这个问题,并告诉了邻居们,打麻将的阵地转移了,才解决了环境干扰的问题。类似的情况无论何种干扰,家长都要考虑到,保证孩子专注用脑。
赵石屏 重庆师范大学教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