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中道德德行的养成及其根据

2018-03-06 22:17谭智秀张艳婉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25期
关键词:本性亚里士多德伦理学

谭智秀,张艳婉

(湖南中医药大学 人文与管理学院,湖南长沙 410208)

德行是一个人的真正的内在本质规定,是在人性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稳定的人类品质。如何培养人的德行,以及德行的培养和生成的根据是伦理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第二卷“道德德行”开头指出,德行分理智德行和道德德行两种,理智德行主要是通过教导而发生和发展,道德德行则通过习惯养成。道德德行的形成是一个习惯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需要人的理性的引导,并培养恰当的道德情感。

1 道德德行由习惯养成

道德德行并非人的第一本性,因为第一本性的东西是不可能通过教育就被改变的,如果一种事物天生即是某种状态,则后天习惯训练无法将其改变。第一本性的东西是与生俱来的,我们不需要学习就具有这样的能力,并能用它进行活动,所以德行并非第一本性的东西,德行在我们身上的养成并非出于自然。当然,德行的养成也不是反乎自然的,不是与自然相对立的。“自然赋予我们接受德行的能力,而这种能力通过习惯而完善”[1],德行不是第一本性,但是其养成仍然需要一个自然基础。这个基础是人特有的,这就是人的欲望可以听从理性的劝告和指导,在此自然基础上,通过不断的训练和教导,人就会养成习惯,从而形成道德德行。这样,从自然基础到道德德行的形成,中间需要一个习惯化的过程。习惯化的过程是不断地做各种事情的过程,习惯是一种重复、反复的行为活动,是通过一次次的实践过程而形成的,实践形成习惯,再以习惯来促成德行,从而就将从做事情的过程中所习得的德行融入自己的本性之中。因此,合乎德行的行为并不因为他们具有某种性质就是,除了具有某种性质,还必须是出于某种状态,这状态本身就是不断重复合德行的行为的结果。人在这一不断重复的过程中逐渐将社会习俗所认同的价值内在化,这种内在化的社会价值就构成了一个人品格或德行的主要部分。

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然赋予我们接受德行的能力,而 “自然馈赠我们的所有能力都是先以潜能形式为我们所获得,然后才表现在我们的活动中”,这种接受德行的能力只是获得德行的一种潜能,必须经过后天的不断训练,经由习惯完善起来,才能在现实活动中展示出来。我们是先运用德行而后才获得德行,习惯化是一个实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首先有能听从理性劝导的能力,而通过理性劝导和不断的合乎德行的行动形成德行则是这种能力的实现。

伦理学说行至亚里士多德处,加强了对习惯训导的重视。在此前,苏格拉底主张“德行即知识”,强调德行的可教性,但偏重“知”在德行的获得中的作用,而忽视了“行”的重要性,柏拉图虽然看到了体育、音乐等习惯训导对德行培养的作用,但是他并没有把它看作是德行培养的内容,认为只是为德行的培养所做的准备。亚里士多德则把习惯训导看成是获得德行的质料的必需阶段,也是获得德行的第一原因。此外,在这一习惯的培养过程中,亚里士多德非常重视情感的引导和培养,这也是苏格拉底的理智主义伦理学所忽视的。

2 道德情感的培养

在道德德行的养成过程中,道德情感的培养极其重要。亚里士多德强调德行不仅关涉人的行为,也涉及人的情感,在做事情过程中的情感同样重要。道德德行的培养的过程不仅是要告诉我们什么事情是应该做的、值得做的,更加包括道德情感的培养。道德德行不仅是正确行动的品质,也是正确情感的品质。

道德德行与快乐和痛苦相关 (亚里士多德将各种各样的情感归结为“快乐”和“痛苦”这两种最一般的形式)。快乐使得我们去做卑贱的事,痛苦使得我们逃避做高尚的事(这是人的天性),一个好人用恰当的方式追求快乐,避免痛苦,而一个坏人用不恰当的方式追求快乐、避免痛苦。“如果我们追求或对比不应该追求或躲避的快乐或痛苦,或者,如果我们在不恰当的时间,以不恰当的举止,或是以其他不恰当的方式追求或躲避他们,快乐与痛苦就成为品质变坏的原因。”对快乐和痛苦运用得好就使一个人成为好人,运用得不好就使一个人成为坏人。道德德行中所包含的快乐应该是有德行的人做合乎德行的事情时产生的愉悦感,有德之人以践行德行为快乐。一个很重要的道德判断的标志是,一个人是否是有德行的人,要看他在做有德行的行为时是否感到快乐。我们判断一个人是否是善的,不仅看他是否做了正确的合乎德行的事情,还要看他是否喜欢做正确的合乎德行的事情并且因做了这类事情而感到愉悦。所以道德教育需要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感,也就是培养我们对该快乐的事物的快乐感情和对该痛苦的事物的痛苦感情。

道德情感的培养是道德德行培养和生成的一部分,如果没有道德情感的培育,习惯化就仅仅是外在的、形式化的过程。我们需要在合适的生长环境中进行情感训练,培养对善事物的愿望,而压制生理上肉体的欲望和激情(性情的冲动)。道德情感的训练和培养需要一个过程,在初始阶段,学习者被训练做合乎德行行为时会有痛苦,我们对无德行的行为施加痛苦加以惩罚,给行为良善的人快乐加以鼓励,长此以往,方能对该快乐的事情感到快乐对该痛苦的事情感到痛苦,形成恰当的快乐和痛苦。

德行的培养和习惯化过程依赖于有德行的人的培养和引导,有德行的人已经了解了什么是德行,了解了种种具体的德行,并以此来引导年轻人做合乎德行的行为,当年轻人听从引导而不断地重复做这些合乎德行的行为时,他就逐渐成为具有某种德行的人。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城邦和家庭是道德教育的两个载体。习惯化过程首先从家庭生活开始,父亲在子女早期抚育中起重要作用,担当理性角色引导和规范子女的欲望和情感,而早期的习惯化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重要影响。城邦则通过法律来教育公民的德行修养,通过立法来规范一个有德行的行为,提供对人们德行的规范,并为导向德行的实践设立标准。

3 道德德行可以养成的根据

在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中,道德德行的养成是一个习惯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需要听从理性的劝告和教导,压制欲望和激情,培养恰当的道德情感,而城邦和家庭在这一习惯的培养过程中起着重大作用。此外,亚里士多德还论述了做合乎德行的行为以成为有德行之人的中道原则。但是,道德德行何以能养成,其根据在哪?这关涉到道德德行培养的根基。

如前所述,道德德行在我们身上的养成并非出于自然,但有一个自然基础,这个基础是人所特有的,这就是人的欲望可以听从理性的劝告和指导,理性在人的德行形成过程中发挥重大的作用。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是理性的动物。他的理性的含义十分之广,已经把情感部分囊括其中。他说理性分为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分是自身即具有理性,另一部分是自身没有理性但可以服从理性。道德德行的养成就在于以理性来规范和引导人的欲望和激情。人的诸如快乐和痛苦的情感是自然天成的,是与生俱来的,德行的培养也包括道德情感的培养,做正确事情的愉悦感是身为有德之人的关键特点。由此,人是有理性的动物,能够依靠理性养成一定的习惯,在习惯化的过程中,通过心理和情感上的认同形成自己的德行,从而形成某种人格,使自己成为某种人。由此可见,人之所以能够养成道德德行,成为有德行的人的根据在于人自身,人性成为道德培育的根基。人是理性动物给人的道德德行的培育和养成提供可能性,且昭示人都可以通自己的不断的符合德行的行为而成为有德行的人。

亚里士多德的这一思路和中国先秦儒家的道德学说有很大的相似处。在先秦儒家的道德学说中,天人合一理念是不证自明的根基。天人合德,人来自于天,禀赋于天。“仁者,人也”,先秦儒家将“仁”作为人的本质属性,“仁”来自于天,“仁”不仅是天赋予人的,也是内在于天下之人的,由此,人应该践行仁德以合于天。仁德的践行也包含着道德情感的培养,需要人内心情感的认同和遵从,仁礼合一而不流于虚文。将道德基础建立在人性基础上这一理论在孟子处极为明显,孟子认为“人人皆可为尧舜”,将道德培养的基础建立在其性善论根基之上。孟子认为,人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性,就是人所特有的仁、义、礼、智四种道德心理情感,这四种道德心理情感是人先天就具有的,是与生俱来的。四“善端”本在于人心之中,所以只要扩而充之,就可以成为仁、义、礼、智四德。人性本具有的善端成为人得以进行道德培养的前提,为人的道德的形成提供可能性。

猜你喜欢
本性亚里士多德伦理学
实践音乐教育哲学中的伦理学意蕴探析
“纪念中国伦理学会成立40周年暨2020中国伦理学大会”在无锡召开
论马克思伦理学革命的三重意蕴
保持本性方能异彩纷呈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
论现象学时空的实践本性
本性最美
解析亚里士多德的“修辞术是辩证法的对应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