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凤翔小学 刘聪敏
数感是一种心智技能,数感包括: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表达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在同一数学情境中,有的学生思维敏捷,有的学生则百思不得其解,有良好数感的人,在需要数感发挥作用的时候,它便会自然出现,要达到这样的境界,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可见,数感是进行各种数学活动的基础,是联系数学和现实生活的重要桥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呢?
数学无处不在,教师要联系生活,努力创设情境,让数学变得看得见,摸得着,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让学生拥有一双能发现数学问题的眼睛,让学生眼里的世界变成“数学”的世界。
例如:让学生去收集生活中的数,并进行交流,学生找到了诸如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自己的学号、出生年月等各类数。学生通过对这些数进行分析和研究,加上老师的指点,使学生认识到了小小的自然数具有的意义和功能,数不仅有一定的大小、顺序,还可以是一个代码,更具有表达和交流的功能。经常开展这样的活动,学生感应到数能表达和交流信息,而且数无处不在。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各种形式的探索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建立良好的数感。
例如,在教学《可能性》时先让学生自己搜集生活中可能性的数学原形,进行探讨交流:
生1:足球比赛,中国:日本(2:0)。全场比赛结束,中国队一定赢了。
生2:足球比赛,中国:日本(1:0)。上半场比赛结束,中国队可能会赢。
生3:鸭一定有2条腿,兔一定有4条腿。
生4:有2条腿的动物不一定是鸡,有4条腿的动物不一定是兔。
生5:这次考试我可能会及格。
生6:这次考试我一定会及格。
通过学生的探讨交流,提取并应用“数学原形”,为学生学习抽象的概率问题提供一种视角,搭起了一座平台。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随想”,丰富了数感的内涵,内心对数的感知得到了升华。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智慧之花开在指尖上。”儿童的思维特点以具体性、形象性为主,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动作思维,因此动手操作是帮助儿童形成数感极为重要的方法。教学中,我们要通过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数的运算,让其学会用数学的方法发现周围的事物、客观世界的规律,为解决问题找到好的算法。
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针对1平方米有多大,先让学生估一估,再拿出1平方米的纸,让学生猜一猜、量一量它的边长有多大,看一看1平方米内能站多少位同学;最后联系生活说一说,哪些物体的面积接近这个面积单位,自己的大姆指的指甲表面有多大,手掌多大?通过估--猜--量--站,亲自实践,学生就把表象和生活联系起来,把数感培养落实到实践中,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建立了良好的数感。
前苏联教育家赞比科夫说过:从学生生活经验中举出的例子,将有助于他们把所学的概念跟日常生活中十分熟悉的事物之间建立起联系来。只有当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化知识。
如在教学《连加、连减》这一课时,当学生通过探究理解了连加连减的含义及计算方法后,教师可设置一个购物情景:学校要组织春游,请你用10元钱去购买自己喜欢的食品。让学生根据要求独立设计购物方案,春游是一件足以使孩子们快乐的事情,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都想出了多种购物方案,巩固知识的同时又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运用刚学会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渗透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数学思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设置各种生活情境,使学生认识到知识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感。
数感是一种心灵的感受,是一种意识活动,它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是一种高级的智力活动。“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数感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绝不可能立竿见影,作为教育者既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策略方法的获取,也要注意培养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认识世界,观察世界,逐渐形成数学的思维习惯,具备灵敏的数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