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的“天籁”
——《齐物的哲学:章太炎与中国现代思想的东亚经验》评介

2018-03-06 17:16董灏智吴红蕾
外国问题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齐物章太炎天籁

董灏智 吴红蕾

(1.东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2.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进入新世纪,文明的多样性已不再是全球化的障碍,相反,在多样性中奠定“文明共生”的条件则是今天学者们必须直面的话题。无疑,在近代之前的东亚地区,中国思想曾是东亚“文明共生”的文化基石。然而,随着中国在近代的衰落以及西学东渐的冲击,中国思想似乎一夜之间变为“落后”、“无用”的代名词,它们曾经对东亚历史的贡献完全被忽视,东亚的文化认同在近代发生了断裂,中国思想的影响力日渐缩小,甚至仅被限制在中国范围之内。显然,这一认识不乏简单化、情绪化,也不符合历史事实。这意味着,在东亚文明日益多样化的今天,探讨东亚“文明共生”的文化基石则显得尤为必要。日本东京大学综合文化研究科石井刚教授的新著《齐物的哲学:章太炎与中国现代思想的东亚经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10月,以下简称“石著”)则为东亚“文明共生”的文化构建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石著是一本文集,收入了作者近年来研究章太炎思想的多篇重要文章。作者以章太炎(1869—1936)的《齐物论释》为切入点,提出了“齐物的哲学”这一核心观点。虽然,梁启超称《齐物论释》间有牵合处,但却称其为研究“庄子哲学”者开一新国土,肯定了章太炎为清学正统派殿军的地位。*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95页。与梁启超不同,作者指出,“齐物的哲学”是章太炎从《庄子·齐物论》中的“天籁”寓言中所得到的重要观点,而其终极目标则是“寻求逼近真理的语言表达方式”。在这里,作者将“天籁”解读为“能使每一个生命各自发出不同的声音的作用”,并进一步解释道:“哲学作为多声共存的语言实践得以成立的基础乃是我们彼此之间互相尊重对待的共生关系,而‘天籁’就是这种关系平台。”*石井刚:《齐物的哲学:章太炎与中国现代思想的东亚经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5页。也就是说,东亚诸国在近代以来所产生的多元思想并存共生,犹如“天籁”一样,交织会通而成一首和谐的交响曲,形成了东亚“文明共生”的平台,而这一过程却是从近代西方文明的冲击开始的。为此,作者在东亚的视域内对章太炎的“齐物哲学”进行了比较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层面,一是中国境域内的“哲学思想”比较,一是日本视野下的“政治思想”比较,由此得出了新的观点。

在中国境域内的“哲学思想”比较中,作者考察了章太炎与戴震(1724—1777)、刘师培(1884—1919)等人复杂的学术关联以及他们对“天籁”的不同认识。其中,章太炎批判地继承了戴震“由文字以通乎语言,由语言通乎古圣贤之心志”这种以音韵训诂通向“道”的精神,又打破了戴震的“经学中心”的局面,结合小学和诸子学以及佛学建立了独特的哲学体系,把西方哲学概念成功地嫁接到中文语境之中,形成了他对天籁的新认识:“与其说是自然或理想的客观世界图景的描绘,还不如将之看成是产生对外认知的认知基础和主体条件的隐喻。”*石井刚:《齐物的哲学:章太炎与中国现代思想的东亚经验》,第113页。虽然,章太炎对“天籁”的认识缺乏类似自然状态的理论预设和目的论的发展观,但相比于刘师培“一元生成论”的“天籁”更具有包容性,为其接续西方哲学概念埋下了伏笔。

在日本视野下的“政治思想”比较中,作者比较了章太炎与高山樗牛(1871—1902)、姉崎正治(1873—1949)以及丸山真男(1914—1996)等人思想的异同。章太炎的思想不只局限在哲学层面,他还是清末著名的政治家,曾为同盟会的重要会员,并主编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同改良派展开论战。因此,他的政治思想在其思想学说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然而在石著中,章太炎的国家论是存在悖论的:一方面,他肯定了个体存在的价值,反对国家对个体的支配,并在理论上否定了国家存在的意义;另一方面,他又在特定的条件下肯定了国家存在的消极合法性,进而强调弱者爱国的民族情感。关键的是,作者意识到章氏的悖论在同时期的日本学者身上也有类似的表现,尤其是高山樗牛与姉崎正治。一方面高山也否定了国家存在的意义,另一方面却从国家能否让每个人充分发挥“人性本然的要求”来实现“美的生活”作为衡量国家存在的标准,而姉崎则在高山死后接续了他的思想,结果他们都为日本的武力扩张提供了社会心理动力。

以上两个层面的比较贯穿石著之始终,其间凸显出了以往的研究者将晚清学术局限在考据学的范畴之内是有失偏颇的。尤其是从东亚思想史的脉络考察,在中国清代、日本江户时代,先后出现了一股“反宋明理学之形而上学”的思潮,对于这一相似的学术取向,之前的研究过于强调他们之间的互相影响,而各国学者又出于民族情感的需要往往不能客观看待研究问题:日本学者多将侧重点置于江户思想的自发性方面,却对中国学者的影响避而不谈。相反,中国研究者则集中在中国思想对江户日本的影响方面,常忽略其自发性与脉络性,甚至有学者称之为“不谋而合”的学术现象。对此,余英时曾言道:“凡此之类皆因双方所根据之文献相同,所面临之学术问题相近,所处之思想史的阶段相似……故言思之间不觉密合至此”。*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清代中期学术思想史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第224页。杨儒宾则认为:“他们最后提出来的论点竟分外相似,相似的原因不在彼此的相互影响,而在彼此背后的思想背景类似所致。”*杨儒宾:《异议的意义——近世东亚的反理学思潮》,台北: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12年,第12页。然而,透过作者的研究便会清楚地发现,清代的学术思想并未孤立于世界之外,而是在“西学东渐”中带来的认识论和世界观的指引下,清儒通过重构思想话语的方式为中国的学术思想注入“源头活水”。同样,江户日本也未孤立于世界之外,耶稣会士亦将西方的认识论和世界观传入日本,刺激了江户日本的思想转型,那么,从这一层面思考,“以反宋明理学的形式出现的去形而上学趋向”则是东亚世界面对西学的挑战而重构思想话语的重要表现。

石著不同于其他学者的认识亦折射出作者研究东亚思想的现实关照,在作者看来,东亚世界在近代遭到西方冲击的过程中,不只日本思想发生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中国近代也有一股从清代考据学传统内部萌生出现代性思想,而这种相似的现代转型过程正是东亚地区共同的历史经验。诚如西嶋定生所言,汉字、儒教、佛教和律令制曾是构成“东亚文化圈”的重要因素,但随着明清鼎革之后江户日本的“去中国化”思潮以及近代西方文明对东亚诸国的全方位冲击,使得东亚的文化认同发生了断裂,然今天东亚世界的文化认同显然难以再依靠汉字、儒教或佛教来重新构建,那么,石著的意义正是在于向我们提供了一种非儒学的文化认同,一方面,东亚诸国不可能完全脱离历史上的文化认同,另一方面,西方文明早已融入东亚诸国的文化之内,所以,东亚地区共同的历史经验恰是东亚“文明共生”的文化基石。正如韩东育所言:“一个新的价值矿脉在等待着东亚各国去共同采掘、提取和精炼;而中西合璧、古今融通的‘第三种文明’,或许能成为往度众生的真经,亦未可知。”*韩东育:《东亚的礼争》,《读书》 2015年6期。

总之,石著篇篇开阔,章章扎实,作者对《庄子》的“齐物”“天籁”的考证解读、对章太炎的比较研究,非长期浸润中日古典文献并熟谙两国古代文献与历史的研究者,难得此厚实之研究,尤其是作者在经历“311地震”之后对哲学与生命的感悟以及提出的“Sinophone Philosophy”(汉语哲学),对东亚的研究极具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齐物章太炎天籁
天籁
章太炎
郑庆余《逝去的记忆
——天籁》
章太炎诗中的忧国忧民情怀
LIFE, ENTANGLED
Life, Entangled
从《聊斋志异》看蒲松龄的齐物观念
章太炎著医论 首推《伤寒》
天籁之诗(外四则)
上海人民出版社 章太炎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