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瑛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南昌 330000)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越来越重视对中职教育的发展,中职教育质量的提升已经成为了社会关注的核心问题。中职教育质量能否提升与中职教师质量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中职教师的专业发展正是提升师资水平的一条有效途径。没有高素质,教学技能过硬的教师群体,中职教育的质量就难以得到提升。
1.1.1 教师自身教育理念滞后
教师的教育理念是指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科学的教育理念能够促进教育的发展,收获丰硕的效果,而落后的教育理念必将阻碍教育的发展,产生不好的效果。目前有的中职教师认为中职教育只是简单应用型学科知识的教育,也有的人认为中职教育只是进行高职教育的过度。这就很可能使得教师在进行专业发展的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无法正确把握中职学校的教育本质。
1.1.2 教师专业知识不扎实
首先,由于有的教师找不准自己的定位、没有将教育作为自己的事业。课前备课不认真,上课的时候照本宣科,也不及时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不关注本专业的最新动态和研究成果。在科技、知识日新月异的今天,他们的专业知识素养会逐渐跟不上专业发展的需求。而他们的教学模式也将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现状。
其次,目前我国中职教师的经济地位也并不很高。很多老师单纯依靠工资并不能满足他们的基本物质需求。特别是一些年轻的教师,他们上要赡养老人,下要养育和教育子女等。如此大的生活压力就使得老师们无法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对教学的研究上。有的教师甚至不得不在外做兼职以补贴家庭生活。这无疑会分散教师的一定精力。
1.1.3 教师教学能力不过硬
从事职业教育的年轻教师大多刚从学校毕业就步入了教师岗位,他们当中大部分人的教龄较短,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手段单一,也不知道如何有效地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很多时候付出多收获少。目前教师的教学技能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欠缺:
首先,很多教师选择将教学内容全部塞在课堂里,这就导致上课时无法突出重、难点,所教内容过多、过杂。这样就造成了学生的听课负担很重,听课效果不佳。有的教师撰写教案的技能不足,对教案编写也不认真,应付了事,没有在编写教案的过程中理清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也没有设计很好的互动环节与学生展开沟通。这样的教案形同虚设,完全起不到教案应有的作用。
其次,有的教师的课堂教学和管理能力太差。这样的教师无法很好地建立和维持课堂秩序,课堂上存在着学生上课迟到、睡觉、玩手机、或交头接耳等现象。因为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普及,许多教师对多媒体课件过于依赖,而不再重视板书技能的训练与提高。他们在课堂上常常不写板书或者只写提纲式板书。这使得学生没有课堂笔记可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课后复习的效果,从而导致了教学质量的下降。
再次,有的教师教学辅导能力不足。这主要体现为教师不能合理地选取和布置课后作业。所布作业的数量和难易程度不合理,或不能与课上所学的知识点相呼应,起不到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的效果。而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他们往往只是简单地判定对错,并不进行深入细致地讲解。
最后,有的教师不能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合理地评价。他们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评价标准不客观、不统一,甚至会根据个人喜好对学生做出学习评价。在判卷时,也无法客观把握评分标准,评分比较主观,误差较大。在考试结束后,他们也很少对考试情况进行反思总结,或是不能从试卷分析中总结出自身教学的不足之处。
1.2.1 没有创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首先,由于中职学校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并不太高,导致一线教师人手普遍不足,多数教师都会感觉课时量多,工作压力大,难以挤出时间发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中职学校教师的流动性较大,导致年轻教师比例相对过高,资深师资力量不足,难以形成“老帮新”的良好模式。
其次,学校文化氛围的构建完全以学校发展为重心,忽视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需求,把学校的价值观强加在教师身上。学校忽视了教师的个体特性,并没有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应有的帮助。
1.1.2 没有规范的培训体系
中职教师大多数是从学校毕业后就直接步入了教师岗位,不仅缺乏相应的从教经验,自身的专业技能和职业教育理念也不足。而对于从企业转岗而来的教师,他们虽然实践经验很丰富,但是理论水平不高。这往往会影响他们的教学水平。而以往的教师培训不够系统,不能将对教育理论知识、专业技能、教学教法的培训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无法在真正意义上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对传统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培训模式常常很难满足教师对培训的要求。它们多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枯燥乏味。参加这类培训学习无法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久而久之教师们就失去了参加培训的积极性,甚至会将培训当成一种流程,在培训的过程中经常请假、旷课。这就使得这类培训多数成为了形式主义。
此外,目前的教师培训普遍缺乏一个权威的监督评价机构。而对培训效果的评估也仅限于培训过后的一个简单考试,事后也没有相应的跟踪调查与研究。而没有科学的培训结果评价体系,会使得培训结果得不到有效反馈。这使得教师在接受培训后不会自觉的将在培训课程中所学的内容运用到实践教学过程中去,从而改善自己的教学能力。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地方各级财政要继续支持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和师资培训工作。”而实际上有关部门并没有制订适用于中职教师培训的政策性措施。这必然导致中职教师的专业发展失去方向和目标。这也必然降低教师进行专业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1.1 更新自身教育理念
充足的知识和技能的储备是教师具备教育资格的基本条件。然而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能,落后的教学方式和教育理念无法让教师高效地进行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更新自己的教学技能,从而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社会输送一批又一批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劳动人才。而且学生们对传统的授课模式已经感到厌倦。教师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不被时代淘汰。
2.1.2 提升教师的职业热情
要提高教师的职业热情首先要提高他的职业认同感。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自己工作价值的认同,将促使他更加积极的工作。
教师的是辛勤的园丁,是远航路上的明灯,是提倡无私奉献的一个群体。然而教师也是有生存需要的个体,学校的管理者应该理解和体谅老师们的苦衷,真诚的关心老师的需求。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学校应该尽可能提高教师的福利,热心帮助教师解决生活上的困难,为老师免除后顾之忧。这样教师就能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2.1.3 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首先,可以让教师通过参加教育主管部门举办的各种教学培训的方式来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从原本单纯的“教”,变成与学生互动,教学相长。也可以通过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开阔视野,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其次,教师应该积极参与教育科研。教师不仅要善于教,而且要善于研究教。教师研究的问题主要来自与教育教学实践,教育研究主要是为解决具体问题服务的,它有极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通过教育科研的方式,教师可以把已有的教育理论研究成果尽快地转化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促进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学校应该根据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去制定相关制度。并努力为教师专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首先,各中职学校应在教育主管部门的管理和教育专家的指导下,以更新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他们的实际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重点,积极开展各类校本培训。而因为中职教师职业性质的独特性,需要学校能依据中职教师的岗位实际和在工作中所面临的困难,更多地组织对学科专业知识、专业课前沿知识、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教育科研知识以及实践操作能力的培训。从而使不同岗位的教师均能通过培训切实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等。
此外,学校还应该为教师提供下企业,进公司进行培训和学习的机会。为中职教师提供与其所教授专业相关领域的工作者进行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使其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能更好地理解自己的专业知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同时老师也能深刻了解当前该学科领域的社会需求并将之设计到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当中。
再次,学校还应该不定期地邀请一些专家和企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举办讲座或开展技术指导等,这样更有助于开阔在职教师的知识视野以及提升他们的技术能力。
根据《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中第15点的要求,政府要为“充实教师数量、提高队伍素质、优化队伍结构”而“完善职教师资培养规划,落实职教师资培训政策和制度”。所以各级政府应该依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适应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的培训政策与制度,并监督中职学校与培训机构进行全面落实,以确保每一位中职教师都有平等的得到培训进修的机会。
此外,政府也可以建立中职教师培训监督评价体系,系统、有效地对培训内容、培训过程和培训效果进行评价,以促进中职教师培训工作能更加规范、有序、高效地进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