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本科生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018-03-06 10:23:26黄卓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26期
关键词:管理学本科生教学内容

黄卓

(邵阳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南邵阳 422000)

管理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通常在大一就开始学习。该课程具体研究了管理的基础理论、方法、技巧,是后续课程的基础。针对刚进入学校的学生来讲,都较为缺少对企业、管理、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的理性与感性认识,所以单纯利用传统的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形式,导致直观性变差,学生无法理解,造成教学效果差,学生满意度低。只要转变教学理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改革考核形式等,才能够提高教学效果。

1 管理学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不明确的教学目标

大多数的高校本科院校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导致办学思想普遍存在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混淆的特点。具体表现为:现如今很多高校本科院校教师未真正脱离原有高等教育思维的束缚,倾向于重视知识理论的教学,虽然关注了新旧知识之间的关联,但是教学内容极易脱离生活实践;另外倾向于单一的专业技能培训,轻视培养职业综合素质能力。如此一来,造成现如今非常多毕业的学生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不够。

1.2 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

目前适用于高校本科生管理专业学生所需要的管理学教材较少,能够选择的范围也不大,教师无可奈何的选择课程教材,由于管理学教材的理论性较高,对学生来说较为抽象,晦涩难懂,难以掌握。由于本科院校教材教学内容较为复杂,学校的教学安排也不能将全部的教学内容完成,以上都证明了本科院校的管理学教学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教学需要,不具备良好的针对性。

1.3 陈旧的教学模式

现如今,每一个学校的教学管理直接约束着教师的教学模式以及授课方法,多种复杂的教学规章限制了教师授课的自主创造性。教师授课一般应用的是最为普遍的传统讲课方法,不能充分结合学校的定位与专业特征,未结合学生特点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模式较为陈旧,教学理念落后,大部分学生一味地依靠课本以及网络获取知识,课堂学习热情不高。

1.4 单一的考核形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以及严苛的课堂制度导致单一的考核形式。按照有关研究表示,现如今的高校本科生管理学课程考核通常采取闭卷考试的模式,平时成绩占据总成绩的20%~30%,书面成绩占据总成绩的70%~80%。针对平常的考核力度不强,期末考试的内容大部分都是基础概念以及理论,针对学生管理能力以及自身素质的考查不多,这种试卷就算加大了案例分析题目的分量,也根本不能对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进行充分考查。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直接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被动进行学习造成实践应用能力下降。

1.5 薄弱的教学实践环节

管理学自身学科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目前管理学重视理论介绍,案例分析与现场实践教学比较少,学生无法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实践应用的能力。受到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造成实习基地的建设止步不前。管理学实践一旦与管理环境、对象脱离就无法展开,并不能利用仪器设备所取代,造成管理学课程实践教学环节薄弱,难度增加。

2 高校本科生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2.1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组织教学内容

高校本科生管理学专业要以培养实用型人才、培养管理人才为主,毕业生可以成为工作当中的业务主管、部门经理等职位的储备人员,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良好地胜任这份工作。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些工作所需要的素质与能力包括社会适应、组织管理、语言表达、人际交往、开拓创新等,培养这些能力依靠的是合理的教学内容。所以要重视培养具体的管理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做好课程教学的前提条件就是要不断地更新与充实教学内容,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成了判断教学效果好坏的关键因素之一,我们要对学校的教学大纲与制度进行严格规范,增强理论与实践的水平,最大程度上对师德师风进行宣传。坚持规范、系统、参与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完善管理学的教学大纲,保证内容合理。改变被动的教学方式,加强自主性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探究教学方法,保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出现代多媒体教学资源的作用,将培养学生的素质作为主要目标,实行参与式的课程教学活动。

2.3 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2.3.1 理论与案例教学结合的方法

管理学课程理论介绍的过程中,教师要融合事例与案例等,组织学生深入对问题进行思考、讨论、研究、归纳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培养出学生良好的利用有关理论知识深入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校本科生管理学教学当中主要是将中小案例作为主要的教学形式,案例的选择一定要遵循教学大纲与教学目标,充分对案例的时效性、典型性、适用性进行考虑。

2.3.2 游戏、情景模拟教学法

管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适时的穿插管理游戏、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加强了趣味与生动性。适当的设计管理游戏、情景模拟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当中来,确保学生感受到决策中所面对的实际存在的矛盾,进一步培养学生深入观察、思考、研究以及解决游戏或者情景当中所碰到的问题的能力,自主与团队学习互相融合。

2.3.3 翻转课堂、团队学习

高校本科生管理学课程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小组课后团队自主学习的模式。教师选择部分的教学内容预先设置好问题、下发材料,明确学习渠道,通过学生团队自主进行学习,讨论后反馈结果,在后续课堂上报告学习的结果,对小组所展示的内容,教师要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组织讨论,实行总结点评。在这个流程中将学生作为主体进行的学习讨论,教师只是作为引导者,充分发挥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2.4 综合性考核评价方式

2.4.1 合理调整成绩所占比重

按照不同课程比例不同成绩比例,将管理学课程考核分为两个方面,形成性与总结性考核两方面。形成性考核成绩占到总成绩的40%,平时成绩占到20%,平时成绩包含出勤、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大作业主要是将团队作为单位所设计出来的创业计划书占到20%;总结性考核就是期末考试成绩装电脑总成绩的60%,内容包括知识性与能力性两个方面的考核,知识性的考核占据总分数的40%,能力性的考核占据总分数的60%。考试的题型主要是包含单选、多选、判断、计算等,考试内容更加偏重于考察学生的能力。

2.4.2 开放式考核

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就一定要打破传统考试的封闭性,加强开放式的考核。考核当中要始终坚持范围开放、方式开放以及标准开放的原则。学生能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充分地认识到哪些内容是考核的范畴,帮助学生对课程的关键点进行掌握。

2.4.3 个人考核结合团队考核

增强管理团队精神,使用传统考核方式当中个体为主的知识、能力考核结合小组作为单位的团队考核的形式。将学习团队作为核心,教学过程中开展案例讨论、进行主题辩论、展示创业计划等过程,需要将小组作为单位的全组学生进行核心发言以及补充发言,结束讨论后将发言的大纲上交,经过教师进行讲评给出小组成绩与各组成员的成绩。

2.5 加强实践教学

2.5.1 引进团队实训学习模式

完成课程理论的教学之后,教师能够按照课程内容,组织学生保持团队的形式进行管理实践训练,增强教学效果。例如,学习完管理思想发展这个单元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小组团队的形式进行探究学习,找到最新的管理案例与技术对管理理论进行阐述;完成决策环节之后要求学生实践演练头脑风暴法;完成计划内的内容后组团进行创业计划的规划等。

2.5.2 课堂教学结合实践性教学

现如今,各个高校的各个专业开始与政府或者是企业签署政企、校企合作的协议,创建了产学研基地、实习实训的教学基地。管理学课程的低年级学生,可以在课堂学习后,让学生到这些基地进行参观学习并且参加到企业的活动当中来,直观的认识管理活动,而且能够深入的研究企业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双方教师的积极指导之下,利用自身所学习的知识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管理学课程的高年级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或者是生产实习过程中,深入到实习单位的具体工作岗位当中来,对所学习的知识灵活应用,分析研究并且解决实际问题。

2.5.3 学科比赛以及创新创业实践检验管理学能力

现如今,按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需求,高校已经开设了创新创业的教育课,各个部门开展的学科比赛种类较多。教师要激励学生主动参加,利用比赛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出学生的实践能力,有效提高管理学的教学效果;激励并且组织学生参加到各种创业比赛当中,引导学生制订创业计划;条件允许的能够引入专业人员,一同开创计划并且投入使用。

综上所述,文中通过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明确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改革考核形式、加强实践,获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管理学自身较难掌握,要为学生传递精髓符合高校本科生培养目标。管理学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要找到适合本科生管理学教学改革的路径,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管理人才,让管理学专业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猜你喜欢
管理学本科生教学内容
“天人合一”的管理学启示
张瑞敏金句背后的管理学知识
金桥(2020年8期)2020-05-22 06:22:42
浅谈管理学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7:47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联邦快递的管理学
探索如何提高药学本科生实习的质量
让教授回归本科生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