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三江县民族实验学校 陈建议
在课堂教学中常看到这样的现象: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看一遍课文后回答,而学生却无动于衷,老师来不及等待学生思考就代讲,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满堂灌”课堂。这时,如果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学生还没有被文本所感动,何来与文本对话?学生没能进入情境,何来品读感悟?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点燃思考的火花;让学生变得主动,课堂变得灵动,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创设有效情境让语文阅读教学变得灵动起来呢?
西方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过说:“思维是从问题、惊讶开始的。”“问题”是激发学生思维的趋动力,教师精心设计问题是启动学生积极思考的关键。在整体感知课文阶段中,教师不是把教材呆板地显示给学生或作展示式解说,而应充分运用教材中的情境、情趣、情理作诱发物,创设曲折的、立体的和启发诱导的思维空间,使学生生疑,让教材紧紧扣住学生心弦,从而引发他们充分地探索和思考。例如我在教学《海伦凯勒》的第二课时,因为课文中所写“学会阅读、书写、算术和学习说话”的事例,都是为了表现主人公“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乐观的生活态度”这一主题而服务的。于是我围绕课文主要内容创设问题情境:“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你从哪些词句体会到了海伦·凯勒不屈不挠奋斗精神?”创设提挈全文的问题情境,贯穿教学内容的始终,成为学生探究学习的主线,有效的触发学生的探究心理,克服肢解课文、一讲到底的弊端,也有效地实践了“简化头绪,突出重点”的要求。
因此,问题情境的创设已成为新教学模式的一个显著特征,要使课堂动感与鲜活,教师必须以问题的性质,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依托,创设出有利于激活课堂教学的问题情境,从而真正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文本并非空中楼阁,其实它就是生活的缩影,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实质上是不断激活生活体验的过程。同时,生活的经验又能从不同的角度解读语文学习的内容,生活的体验越丰富,对语文学习内容的解读就越深刻。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联系现实的生活情境,也就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只有在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中,学生才能切实弄明白知识的价值。 例如,我在教学《学会查“无字词典”》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读书时,我们经常遇到不理解的词语,你们用什么办法来解决呢?”学生有的说遇到不理解的字就会查字典;有的说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就会去查词典。为激起他们更大的学习欲望,我引导:“今天老师要教你们一种新的理解词语的方法叫“无字词典查字词法”,你们想学习吗?”这种勾联学生实际的教学情境,正如陶行知先生的一个精辟比喻:“接知如接枝。”意思是说“我们要有自己的经验做根,以这经验所发生的知识做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方才可以接得上去,别人的知识方才成为我们知识的一个有机部分。”
由此可见,任何有效的教学情境都始于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充分挖掘和利用。教师只有精心设计有价值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就能瞬间抓住了学生好奇的求知欲望,瞬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要学生的对学习有兴趣,才能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巨大潜能,提高阅读的效率。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时为了更好地突破教学重难点,还可以创设活动情境,将课文中抽象的内容形象化、立体化,将枯燥的内容生动化、趣味化。例如,我在教学《海伦凯勒》一课时。结合学生实际和原有的生活经验,为突破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抓住重点词句品读,体会海伦·凯勒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乐观的生活态度”。特别是让学生感受海伦完全靠触觉学习说话的艰难历程。这该怎么教学呢?怎么会体会到这种学习说话的艰难?怎能体会海伦凯勒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呢?于是我设计师生表演的活动化情境突破这个难点:我就请一个学生当海伦凯勒,我当富勒老师。让“海伦凯勒”用手放在“富勒老师”脸上,凭自己的感觉来判断“富勒老师”的舌头和嘴唇颤动的情况,然后谈感受。通过表演,认真体验,学生亲身体验到海伦为了学会说话所付出的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和她不屈不挠的精神。而不是老师强加给学生的“不屈不挠”的精神。
由此可见,在教学中,如果能结合文本和儿童的心理特征,适时、适量地为学生创造各种情境,教学就变得更为有声有色,学生也能真正快乐、轻松地学习语文,感受语言、培养语感、感悟生活。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道出了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品读感悟的重要性。学生可以在朗读中领悟意境,在朗读中感受生活,在朗读中形成语感。而学生朗读感悟的情境营造有赖于教师的精心设计。好的朗读情境是把阅读的主动权、阅读的思维空间全还给学生。例如,我在教学《海伦凯勒》的第二课时,学到海伦凯勒刚学会了第一句话“爸爸,妈妈,我回来了!”时,我又创设了渲染情感的情境,让学生个性化朗读。在情境朗读中,我看到我们班有些学生的眼睛是湿润的,朗读的声音是激动的,是颤抖的。我更看到在一旁听课的老师的眼圈是红红的,我想老师和同学们已被这种情境所感染,这种无声胜有声境界,还需要用什么多余的语言来表达呢?还需要老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解和分析吗?
正如赞科夫说的:“教学法一旦能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由此可见,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创设激发情感的朗读情境,能恰如其分地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起他们的情感共鸣,就达到了最深最真的教育境界。
总之,情境的创设方法还有很多,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是一门艺术,需要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重视活跃学生的思维训练,启迪智慧,激发学习动机,不断探究适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模式,就能引导学生创新学习,就能卓有成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就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使其终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