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顺义区第十一中学 赵艳红
在作文教学中,我经常在课堂上滔滔不绝的给学生讲一些写作知识,什么开头铺陈,结尾议论抒情等等,在刻板地传授写作知识技巧后,让学生作文。学生一见到作文题目,便叫苦不迭,唏嘘连声,多数作文内容为无病呻吟,枯燥乏味。为提高学生们的写作水平,我阅读了许多书籍,读了刘雪倩老师的《教学生在生活中作文》一书,使我获益匪浅,它使我认识到,学生的写作水平不高,与自己忽视学生的主动体验和创新表达,忽视学生自主写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有很重要的关系。由此,在读完了刘老师的这本书后,我在自己的作文教学中加以实践,我把以“教”为主的作文教学改为以“学”为主,充分调动学生主体参与,让学生走进生活,关注并体验生活,取得了较好的写作效果。
刘老师在“教学生在生活中作文”的方法一节中,提到:“用’演’调动起学生的观察和感知”的方法,通过“演”让学生在深入生活、观察生活中,捕捉到一些感人的“镜头”,这些镜头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情感、兴趣相融合,形成表象,产生对事物的感性认识;然后,对所见的事物,通过思维活动的认识,形成新的意象或观念,变成理性认识。在“演”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亲身参与,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在自己的原有认知水平上有所提升。在刘老师这一方法的启发下,我在教学中,也采用了如下的方法进行了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生活中,作为演的训练素材是可遇而不可求(教师有意识设置的除外),因此,决定了“演”的训练的灵活性与变通性,这就要求教师做生活的有心人,于是我随时捕捉写作情境,带领学生进行观察、体验。
有一次,上课的铃声响了,我拿着书走进教室,一位小个子男生正在不情愿的擦着黑板,黑板上黑一道白一道儿的,当这位同学擦完黑板后,我抓住时机,让学生在脑中“回演”刚才所出现的情景,由于有的同学注意的不够,我又叫当事人“重演”了一下,以利于学生更细致的观察。观察之后,我让同学们反思,谈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有的说:“上课之前就应该做好值日,他这样耽误了我们上课时间是不对的。而且,他也没有把黑板擦干净,不利于我们看老师的板书,会影响我们的学习效果。”通过反思,这个男孩也谈出了心中的不满:“为什么值日生不来擦黑板,偏让我擦?”这个男孩诉委屈后,大家把质疑的目光投向了值日生。在我的引导下,“群辩”开始了,在思维的碰撞中,学生的责任心、互相友爱的思想在提升。我因势利导的让学生“比较几个观点的正确与否”“提示看问题的角度”“观察学生们的反应”“引导学生确立自己的看法”等,通过点拨,巧妙的把写作的技能、技巧教给学生,最后,让学生针对这一事件写一篇作文。学生的作文中既有细致的描写,又有恰当的议论,绝大多数同学的作文都令人满意。
在作文教学中,我还给学生创设一种模拟的写作情境,在设置贴近生活的矛盾冲突中,引导学生扮演其中的某一角色,依角色的身份和情感体验进行作文训练。比如,我指导学生进行“如何描写”的片段练习时,让学生进行突然进到安静的办公室,自己将怎样进门,才能既不打扰老师们备课,又把要说的事情告诉给班主任老师的表演,这类似于戏剧表演中的小品练习,或者是合作完成的生活片段,旨在让学生投入生活,调动生活积累和体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在感知体验中学习,突出了学生在写作中的主体地位。
随着多媒体网络技术发展的日趋成熟,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网络越来越为人们所广泛的应用,这也给作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理念,新的教学模式。在作文课堂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形象性、再现性、可控性的特点,将人、事、物、景等写作材料通过实物、图片、录音、投影、录像、电脑等多媒体进行再现,让“声、光、色、像”充分刺激学生感官,唤起学生的记忆或再造想象。这样,给学生营造一种写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并有效地引导学生细致地观察、思考,实现全体参与、个别辅导。例如,学生要写一篇介绍一种动物或植物的说明文,因苦于难以找到相关的资料而无从下笔。于是,我就从网上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介绍动物和植物的信息资源,有文字资料,有图片资料,甚至还有声音和动画。学生通过认真观察,互相交流,既拥有了大量的写作素材,又提高了学生主体参与的意识和能力,取得了教好的教学效果。
课堂只是小天地,天地乃为大课堂。叶圣陶先生说:“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鲁迅先生说:“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因此,我常带领学生到自然、社会的大课堂中观察、感受、体验,如组织春游,参观博物馆等,让他们领略美妙的自然,感受火热的生活,触摸时代的脉搏,获得鲜活的素材和写作的灵感。然后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摄取生活的某一典型场景,作为学生观察的客体,让学生认真观察、体验,引导学生把自己的认识和体验“原汁原味”地表现出来,不说空话、套话,特别是不强加给学生高于生活的有“深刻立意”的价值倾向,让学生成为自己思想感情的主人,既可讴歌生活中的真善美,也可批判生活中的假恶丑,既可写真实的生活,也可写合理的想像。
实践证明,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学生写作离不开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所以,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给学生创造一个写作的大环境,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和能力,为全体学生提供充足的参与机会和参与时间,使学生亲自去感悟,去理解,去升华,最终达到“不教而教,教而不教”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