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与社会和谐

2018-03-06 05:47广东大埔县家炳第一中学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16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教育者关心

广东大埔县家炳第一中学 林 延

现代教育很大程度上是道德的教育,正所谓“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个“真”就体现在理性的道德人格上。所谓道德人格,即作为具体个人人格的道德性规定,是由某个个体特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习惯的有机结合。理性的道德人格不是先天的,而是人们进入社会道德生活以后,在不断地处理围绕着他本人而发生的种种道德关系,不断地进行各种各样的道德实践的过程中,被逐渐塑造而成的处变不惊、清醒从容、有所执着、敢于担待的道德人格。

任何人对于社会道德都具有双重关系:他既是道德的接受者,又是道德的体现者和创造者。就学生而言,在道德生活中不仅可以作既有道德的选择者、理解者、实践者,而且还可以作为先进道德的探索者、创造者,勇敢地突破旧的陈腐的道德传统、道德习俗和道德规范,为新的道德确立开辟道路,用新的道德理想引导人的精神解放和个性自由。鲁迅说过,世上本没有路,只是走的人多了,自然也就成了路。这句话在对道德的探索和创造中也会而且也应该有深刻体现。

实际上,因为道德人格是一个人长期以来的一种习性,有理性和非理性两种。作为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处于对道德的探索阶段,或对或错都属正常,有道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如果对,无言。如果错,那么作为教育者就要有度量去容忍那些不能改变的事,还要有勇气去改变可能改变的事,这个改变需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同时付出真心、耐心和信心,然后期待一个完美的结局,不然,就某一事而言可能有人搞得很忙的样子,结果却差强人意;最后,就是要有智慧去区别上述两种事。认识到这一点,那么就会对以往的道德教育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道德教育对教育者来说,本身是一个在不断实践中上下而求索的过程,这过程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以往的道德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无视主体性的道德教育。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往往把“禁止”和“防堵”作为立足点,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展空间,学生个性受到多方不应有的限制和束缚,个性差异、独立人格得不到应有的尊重。那么这就要求教育者在待人处事中无条件学会“保持克制,学会包容”,因为这本身就是一种道德人格。

道德教育是一个学生自主选择、主动接受、将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道德品质的过程。教育者应了解学生的需求,理解学生,并解决实际问题;建立平等的教受关系,摒弃传统说教、灌输、强迫执行等非理性的教育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思想交流,表达意愿;教育者在适当的氛围中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在融洽的氛围中相互学习、相互影响、总之不断地相互的互相,以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主义思想;摒弃重说教轻实践的封闭式道德教育方法,不要固守学生易受外界不良影响的陈规旧律,相反应鼓励学生大胆地走出去,通过社会实践来适应价值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现代社会,提高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

现代教育中的道德人格教育要有所扬弃、有所超越。避免脱离社会生活实际,将道德教育沦为空洞的说教和简单粗暴的灌输;避免无视人的价值内涵和精神品性,把道德教育变为琐屑的行为训练和消极防范。

德育教育不要只注重教育事实的描述、解释、预测与检验,而忽略了对教育事实及其社会条件的批判。德育实际上是一种价值的赋予、形成和创造的过程,而不是一种技术性活动,只关心如何才能达到教育目的,而不对目的本身是否合理进行必要的批判。现代德育教育需要建立良好的机制和量化内容。良好的德育机制需要长期的探索求证,而量化内容应使受教育者从道理上能接受,情感上能受感染,进而内化为个人品质,外化为个人行动。作为教育者,必须努力寻找德育支点,针对学生的道德需求展开适当的德育。

受教育者应不仅具有智慧,更具有情感:学会如何与不同性格的人交往,能够面对不同的生存环境,敢于面对,勇于承担,一专多能,不仅有这样或那样的兴趣和爱好,更愿从小事做起,有“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抱负;还要学会关心自己、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人类和自然。

关心自己。一个人学会关心自己也就是学会了自爱。关心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一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反映,关心自己则是对自己生命的理解和尊重与热爱。尽管他们也遇到困难、挫折与失败,但他们始终自信而不自卑,坚信总有不期而遇的温暖,总有生生不息的希望。

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当今世界的主流文化是注重力量、注重财富、注重对比的文化,这种文化观以及衍生而出的价值观也或多或少地影响社会的各层面。学生个性和心理趋于成熟,也逐渐形成了自身的道德判断、道德分析能力。然而种种社会不良现象也渗透到校园,学生造成认识上的模糊也难免:以为拥有强大的物质力量方可能拥有一切,在行为方式上表现出功利主义。作为教育者要让学生知道现代社会的生活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不仅需要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而且还需要他们具有群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具有社会生活所需要的共同生活观念。让学生关注港澳的回归和台湾的必将统一、长江截流,“天路”的建成,中国的飞天计划,从中猛地升腾起一股民族自豪感。教育学生在实现社会价值的过程中也实现自我价值。鲁迅说的好: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进步。

关心生态。片面地以经济增长为宗旨的社会教育无疑培养了数代只顾经济效益而忽略生态效益的人,把人和自然的对立面推向极端,与建立和谐社会相距甚远。当前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是要求现在和未来在生活中有一个责任和信任的新伦理。人和生态是一个和谐的整体,人类社会要得以延续和发展,我们将不得不学会与环境和谐共处,而不是控制环境。教育学生在关心自己、关心他人、关心真理、关心知识和能力的同时,更要关心国家乃至全球的生态效益,关心地球的生存条件,并以良好的大局观、生态观、生存危机感约束自己的行为。

最后,德育是一个智慧的过程,也是一个收获和谐的过程。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教育者关心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开心与关心
“微时代”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
关心下一代
关心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