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

2018-03-05 05:49孙娜宋以祉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年1期
关键词:教具生物教学人体

孙娜+宋以祉

【内容摘要】生物学教具在课堂中的使用可以更直观地呈现生物的结构和特点,更好的吸引学生注意力,更有效的突破学习重难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人体作为每节课都存在的物体,能合理灵活的使用对老师来说更便利,而对学生来说更有兴趣。

【关键词】生物教学 人体 教具

能有一件完美教具在课堂上灵活应用绝对是一线教师梦寐以求的事情。其实人体本身就是一件完美教具,抛开初中生物人体生理学习中的直接应用,就高中生物教学而言,人体也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完美教具。

一、从氨基酸到蛋白质——其实学习很容易

1.氨基酸的结构

对大多数新上高中未系统学习过有机化学的高一学生而言,氨基酸结构的学习是一次痛苦的学习经历。在授课时,不妨利用人体教具或许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首先,教师先介绍氨基(-NH2)、羧基(-COOH)等有机基团的写法,以及这些基团的结构式,结构简式等有机化学常识。让学生做到熟悉名称,熟悉写法,认识相关结构。

其次,结合教材中四种氨基酸的图例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得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然后,通过人体展示,帮助学生更好的记忆:两臂伸直,叉开的右手代表氨基,握拳的左手代表羧基,头代表 -R基,双腿代表-H,躯干代表C原子,一个活生生的氨基酸结构就展现在了同学的面前,而且可以比较得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该过程可以让学生参与,体会,使学生在参与的同时,记忆了知识,体会了学习的乐趣)

2.多肽链的形成及有关推论

在此基础上学习多肽链的形成,就容易多了。教材中采用的如下图所示,学生满眼里都是原子团,不知所措。

改用上述方法后,学生非常容易的理解二肽的形成,并能顺利得出多肽形成的有关结论。(有关结论不再赘述,教学过程中,可以直接让两个同学直接演示二肽的形成,也可以让班内所有同学一起参与演示多肽的形成)

3.蛋白质的多样性

在前面的知识铺垫下,理解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可以做到水到渠成了,可以让多名同学共同参与演示:(1)让不同组的同学代表不同氨基酸,进行排队,体会氨基酸种类不同,蛋白质不一样;(2)让不同数量的同学参与脱水缩合过程,体会氨基酸的数量不同,蛋白质有差异(3)让同一组的同学,排不同的队形,理解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蛋白质不一样。(如果结合适当的简单道具,比如面具,效果会更好。注意人体氨基酸只有20种!)(4)让同学排队的花样不同,理解多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蛋白质有差异。

二、分裂中的染色体——变化巧手变变变

1.分裂中的染色体与染色单体的变化

无论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不能绕开的就是染色体的复制、染色单体和染色体行为及相关变化。即使使用多媒体课件,学生也很难理解,我们在课堂上可以试着用手指来演示染色体复制和染色单体的变化(如图)

2.减数第一次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

减数第一次分裂是减数分裂中具有特征性的阶段,学生对于同源染色体及行为的理解有难度,结合手型的变化,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如下图)(注意,我们演示的染色體的着丝点在染色体的一端)

在此基础上,可以完美的体现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各时期的特点,如前期的联会,同源染色体配对,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在赤道板两侧,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以及末期染色体数目的减半等。如果是两个同学共同演示,还可以演示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当然,能够利用人体的结构进行演示的内容还有很多,比如用手描述酶具有专一性原理的锁钥学说等等。

利用人体作为教具的好处在于,学生能够比较容易的随时随地的演示和体会所学的知识点,使课堂和学习更加生动有趣,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结合教师的其他简单教具,可以较好的达到突破难点,解决疑点,降低学习门槛的目的,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不断思考,不断实践,让我们继续开发我们的完美教具——人体吧!!

(作者单位:山东省沂源县第二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具生物教学人体
人体“修补匠”
人体冷知识(一)
排便顺畅,人体无毒一身轻
自制玩教具《拼拼乐》
初中物理自制教具应用探讨
奇妙的人体止咳点
高中生物植物细胞吸水与失水实验教学实践探究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