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怡君
“一株株花蕾绽放,是你在浇灌浓郁的芳香”,这是受到精心照顾的患儿康复出院后,其家长送给邯郸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护士长李军勤的诗。
从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春少女,到一个优秀护理团队的带头人,李军勤已经将这身白衣穿了22年。“岗位能手”“先进工作者”“青年之星”“最美护士”等诸多荣誉背后,是她对工作的认真负责,也是她柔软温暖的一颗慈母心。
勤谨进取,让她成为医院最年轻的护士长
利落的短发、高挑的身材,李军勤的干练是由内而外透出的一种气质。她来往于各个病房之间,提醒注意事项,安抚患儿情绪,语调温和,步伐轻陕,忙而不乱。
1995年9月份,李军勤成为妇幼保健院的一名实习生。军人出身的父亲直接向院领导要求,将她派到“最艰苦,最能锻炼人”的岗位。于是,她成了一名儿科护士。
儿科的工作繁忙琐碎,换尿布、擦保温箱、擦婴儿床……每天周而复始,几乎没有闲暇的时候。李军勤说这是“良心活儿”,坚决不肯偷懒。她擦婴儿床时连床腿也不放过,并严格按照规定时间给孩子更换尿布、擦爽身粉。经她照顾的婴儿,没有出现过一例“红臀”。
每每看到被疾病折磨的孩子,李军勤就特别想有一双回春妙手,帮他们驱走病痛,让他们恢复健康,看他们欢笑奔跑、游戏学习。为此,她挤出大量业余时间学习专业知识,于2000年取得河北省自学考试护理专业大专文凭。
凭着这份勤谨与认真,李军勤不仅赢得了患者的信任,也“征服了”医院的领导和同事。2001年,25岁的李军勤成为妇幼保健院最年轻的护士长。
疫情爆发,她含泪告别重病幼子
岁月如梭,时光流转,李军勤有了自己的家和儿子。
春天总是与生机紧密相连,日暖风酥,万物更新。但2007年的那个三月对于李军勤来说,却是今生难以消泯的心伤起源。她一岁零七个月的爱子被确诊为嗜血细胞综合症。这是一种罕见的血液病,患者会进行性加重免疫功能紊乱,肝脾肿大、全血细胞减少,治愈率比白血病还要低,唯一的治疗办法就是骨髓移植。
看到确诊结果时,李军勤傻了!白纸黑字她每一个都认识,可组合在一起,却成为无论如何无法接受的噩耗。孩子不过就是发热,怎么就会是这样的病?!
怀中的孩子还不懂得这样的结果对自己来说意味着什么,他那么小,白嫩嫩胖乎乎的一个雪团子,清亮的一双眼睛看着妈妈,即使是在病中还是会轻轻笑,笑得李军勤的心都碎了。
此后的两年多里,虽经多方求医,孩子的病情一直不太稳定,时好时坏,李军勤经常是出了医院又进医院,甚至因为太忙而不能去照顾孩子。“妈妈呢?”成为孩子经常问外公外婆的一句话。
2009年3月,因为反复感染支气管肺炎,孩子再次被转到北京治疗。就在这时,手足口病疫情在邯郸大面积爆发,邯郸妇幼保健院被市里确定为定点救治单位。
电话中,科主任的声音很沉重,还带着一丝为难:“能回来吗?”
李军勤几乎不敢看病床上的孩子,狠着心决定:“我马上回去!”
她将孩子托给母亲和弟弟照顾,自己准备返回邯郸。看到妈妈要走,孩子拉着她的衣服哭喊:“妈妈別走,我要你陪我!”李军勤含泪轻声跟他解释:“宝贝儿,妈妈也想天天陪着你,可是很多小朋友生病了,妈妈要去照顾他们!妈妈很快就回来,好不好?”四岁的孩子紧紧揪着她的衣服,脸上挂满泪痕,最终却还是点点头:“妈妈,你要早点回来。”
连续工作几十个小时,她跪在地上救回一条小生命
回到邯郸后,李军勤立即投入到救治手足口病患儿的战斗中。她很快发现,由于病毒变异,这次的病情进展迅猛,严重的很快导致脑干脑炎、神经源性肺水肿,并且传染性极强。送进医院的患儿不断增多,短短几天整个病区都住满了重症患儿。为满足救治需求,妇幼保健院的领导决定将所有病人搬至新隔离病区。
从妇幼保健院建院以来,从没有过如此大规模的重症患儿搬迁,根本毫无经验可循。身为护士长的李军勤临危受命,接下了这副重担。她不是不慌,不是不怕,但她知道这个时候自己不能慌不能怕。
李军勤将医院全体护士分工调派,提前将新病区的基础设施和监护系统安装到位。为了保障患儿安全,她跟科主任反复沟通,确定了“先轻后重、先缓后急”的转移顺序。每一名患儿指定到人,床号、治疗卡、病历一一对应。转移过程中,护理人员一定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是否平稳、液体是否通畅、氧气是否到位、呼吸机是否正常……经过20多个小时的紧张奋战,最后一名患儿被安排妥当,李军勤高悬着的心终于放下。
这时,已经是凌晨一点多钟。
甫一放松,李军勤就发觉浑身酸痛,每一寸肌肉、每一根骨头都在无声抗议。就在她准备回家休息一下时,从广平县紧急转来一名重症患儿。孩子入院时已经呼吸困难,口唇绀紫。孩子的父母眼神中满是慌乱无措和悲痛。他们的女儿已经被手足口病夺走性命,儿子又岌岌可危,只能将希望全部寄托在医护人员身上。
看着这样的两双眼睛,李军勤浑然忘记自己已经连续工作了几十个小时。她立即配合医生投入到抢救工作中。实行气管插管时,插管刚进入呼吸道,血液就顺着管腔喷出来,溅满了李军勤的口罩、衣服。没有任何停顿迟疑,她立即为孩子清理呼吸道、连接呼吸机。患儿出现严重的肺水肿,不断产生分泌物,需要不停吸痰、用药、监测血压血糖……直到孩子病情平稳下来,李军勤才发现自己为了配合患儿体位,所有操作都是跪在地上完成的。
当这名患儿康复出院时,孩子的父母双双跪在李军勤面前:“您当时也是这样跪着给他抢救,没有您他也就没了,您救了我们一家啊!”
苦练护理技术,带出优秀团队
在李军勤的眼里,孩子就是一朵朵初结的花蕾,她的工作就是用爱去守护这些娇嫩的花蕾。“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是李军勤恪守的格言,也是她一贯的坚持。护理工作是单调繁杂的,需要的不止是爱,还有细心与耐心。endprint
李军勤在工作中,总喜欢揣摩一些小细节。对于患病的孩子,她从不吝啬温柔与笑容,给予每个患儿细心入微的护理照顾。人们经常会看到她在病房中跟孩子亲切交流,细心询问他们的感觉,或是抱着孩子温柔哄劝安抚。为了消除有的孩子看到护理人员时的紧张和恐惧,她买来憨态可掬、逗趣可爱的卡通胸牌,让护士别在胸前。
做护理工作必须不怕脏、不怕累,这一点李军勤让身边每个人都心服口服。有一次,在抢救一名鼠药中毒的患儿时,昏迷中的孩子大便失禁,刺鼻的气味让新同事下意识捂住了鼻子,李军勤却面不改色,为孩子清理大便、擦拭身体。家长捧着锦旗感谢她,她说:“我只是做了分内的事。”
当今社会,医疗技术发展迅速,不及时学习就会被甩在后面。李军勤从未停下学习的脚步,靠自学又拿到了本科文凭。作为护士长,李军勤还积极安排科室技术骨干有针对性外出进修学习,平时也带领大家苦练护理技术。
静脉穿刺是护理人员最基础的一项操作,技术不好就会增加孩子的痛苦。为此,李军勤带着护理人员苦练穿刺技术,同时倡导无痛穿刺。一段时间后,科室护士的穿刺水平都大幅度提高。她还倡导护士要多进病房跟患者沟通,不能只做“换药”护士。在李军勤的管理、培养下,她的科室人才济济。护士赵晓惠当选为共青团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护士闫敬雪在全市护理理论考试中取得第一名,荣获邯郸市“白求恩式好护士”称号;护士赵珍珍获得第一期妇幼保健院“最美护士”评选第一名等等。
舍小家为大家,痛失爱子成为她心头永远的痛
用爱呵护照顾了无数小患者,帮他们远离病魔的侵扰,却无法救护自己最心爱的儿子,这是李军勤心底最深的痛。孩子的病一直时好时坏,她的心就像风波浪里的小舟,载浮载沉,焦虑担忧。
2014年4月,孩子又一次病发住院,医生建议李军勤尽快给孩子做骨髓移植手术,同时也告诉她手术风险很大。就在李军勤犹豫为难的时候,手足口病疫情再次爆发,她再次选择“大家”,决定推迟手术!
让她没想到的是,这次选择成为自己后半生无法痊愈的心伤痛楚。8月14日,儿子突发心律失常,这在以往从来没有过。尽管李军勤立即将孩子送去急救,却仍然没能留住这条小生命。監护仪上的波线渐渐被拉直,李军勤的心坠入无底深渊,又仿佛被推入冰风暴雪中,瞬间冻裂破碎。
哭喊、流泪、心痛,还有无尽的悔恨!为什么以前陪他那么少?为什么答应带他去游乐场却一次次失约?为什么没有带他去看梦想的大海……总是以为还有时间,却没想到分离来得如此猝不及防!
承受着锥心裂肺之痛的李军勤不敢将这个噩耗告诉自己父母,因为年迈的母亲要在16日进行癌症手术。她只能咬着牙,将泪一滴滴咽在心底,强自挺起胸膛,逼自己接受这无法接受的一切。
这一瞒就瞒了小半年,直到春节前老人又在数念着“宝宝怎么都不过来看姥姥”时,她才把孩子已经不在的事告诉了母亲。那个年过得压抑沉痛,没有一点佳节气氛。
孩子刚离开的那段时间,李军勤沉溺在自责、后悔中无法自拔,满心的悲伤不知如何排除。她想辞职,她觉得自己再也无法走出这份心伤,再也无法面对任何生离死别。可是最终,李军勤还是出现在工作岗位上,依旧干净利落,举止得体。
“我失去了自己的孩子,但却可以将医院里那么多的患儿当作自己的孩子。”李军勤说,这样说可能太“套路”太“官方”,可自己真的是这么想的!走不出爱的半径,却可以无限放大爱的功能。
李军勤带着对儿子的思念和深爱,重新奔走在科室各个病房之间。同事们心疼她,说,“你休息休息吧!”“经历了那么多,你依然那样坚强乐观,我们为你感到骄傲和自豪!”“你的身后还有这帮姐妹们,我们永远是你坚强的后盾!”……
22年的护理生涯,李军勤在得到与失去之间成长。回首时,曾经的一幕幕被订进时光的日历,清晰可见;眺望时,未来的路远不可期却又近在脚下。未来,李军勤只想带着一名医疗工作者的爱和职责,去守护去付出,看一株株幼苗战胜疾病,茁壮成长,看一张张小脸满布笑容,明媚璀璨,看一个个家庭团圆美好,幸福绵长……
编辑:安春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