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你借来,你就是我啦!

2018-03-05 22:08潘宁
阅读(中年级) 2017年9期
关键词:指事仓颉造字

潘宁

传说很久以前,人类还没有文字的时候,人们常用结绳的办法来记事。

结绳记事,就是在绳子上打结来记录事情。如果发生了一件大事,人们就在绳子上打一个大结,如果发生了一件小事,就打一个小结,如果是连续发生的事情,就打一连串的结。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随着时间的流逝,事情越来越多,用来记录事情的绳子上,打的结也就越来越多,越来越乱。最后绳子成了一团乱麻,到底记了什么事,谁也说不清了。

后来,黄帝的史官仓颉决心创造出文字,造福天下。仓颉的长相很特别,据说,他长了四只眼睛。仓颉日思夜想,仔细观察。他看尽了天上的日月星辰,地上的山川河流。最后,他造出种种不同的符号,并且定下了每个符号所代表的意义。仓颉把这种符号称为“字”。从此以后,汉字就诞生了。

古人造字有六种方法,叫“六书”。这六种造字的方法分别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

平日里,在语文学习中经常能遇到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

象形字就是一幅画,很好认,比如:日、月、山、石……

指事字就是用相关的笔画,标示出字的意思,比如:上、下、刃……

会意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构成,这些独体字的字形或字义合并起来,表达此字的意思,比如:休、鸣、尘……

形声字是由两部分组成:形旁和声旁。形旁是指事字的意思,声旁则表示字的发音,比如:清、闷、妈……

今天,我们要了解的是“假借字”。

“假借字”中的“假”也是借的意思。《说文·序》中说:“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我们一起来认识几个假借字吧。

“夕阳、夕照”这两个词中,其中的“夕”字指傍晚。表示傍晚已经有了“暮”字,为什么还要“夕”字呢?“夕”是假借什么字造出来的呢?

我们再看看其他一些用到“夕”字的词,与“暮”有什么区别:除夕、前夕、今夕。这里的“夕”除了指傍晚外,还包括黑夜,也就是从太阳落山到第二天天亮这段时间。

这样我们就明白了。“暮”和“夕”都是表示时间的名词,但是“夕”指的时间更长。“暮”是从太阳落山这个角度来造字,所以有“日”字;“夕”是从月亮出来这个角度造字,所以要借用“月”字。所以“夕”这个字在甲骨文中是“月”字。后来,为了区分,就给夕加了一横,表示现在的“月”字。

原来,“夕”字是借了古字中的“月”字来表示的。你明白了吗?

“夏天”的“夏”也是一个假借字哦,“夏”字的本义是指“猴子”。

夏天是猴子活跃的季节。猴子灵巧可爱,甲骨文早就画出它调皮的样子:张开前肢,翘起尾巴坐着的猴子。金文、篆文逐渐改变字形,隶书把表示前肢的部分省略,写成了上面有点像头、下面像后肢和尾巴的“夏”。

大约在禹统治中原的时候,四周的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在少数民族看来,中原人更富有智慧,他们称中原人为“猾夏”,意思是“狡猾得像猴子”。因此,中原被称作为“夏”,后来与“华”合用,称为“华夏”。

原来表示猴子的“夏”字,被借用来表示“夏天”的“夏”,那猴子该怎么办呢?后来,人们为猴子另造了一个形声字“猴”,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夏”字本来表示猴子的意思,后来被借用来表示夏天,这个字再也不还给猴子了。“夏”是一个假借字。你明白了吗?

“东”字的繁体是“日在木中”,“木”字中间夹个“日”字。甲骨文的“东”是个象形字,本义是种子的“种”。《甲骨文合集》中有这样的记载:“王商(赏)其东。”“商东”就是赏赐种子。金文的“东”字,就像豎着的装有种子的袋子,上下两头还有系紧绳子的“绳头”呢。

表示种子的“东”字怎么被借用来表示“东方”的意思呢?

原来,中国处在北半球,每年春季气候转暖,从太阳升起的方向,吹来和煦的风。这时候,农民开始播下种子,庄稼会适时地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于是,就借用表示种子的“东”来指太阳升起的方向,一直沿用到现在。

你一定会问,那表示“种子”该怎么办呢?人们另造了一个形声字“种”来解决了这个问题。

原来,“东方”的“东”是借用了表示种子的字而成的。“东”是一个假借字,你明白了吗?

假借字有点“霸道”,把表示其他意思的字借用过来,不仅借用过来,而且再也不还了,这真是一种很有趣的造字法呢。endprint

猜你喜欢
指事仓颉造字
谈仓颉文化在洛南的传承保护与发展
画说汉字——百
结绳记事
说仓颉
文学阅读中提问的“三性”与“三指”
失去自由的地方—牢
隋文帝造字
咱们最初是啥样
咱们最初是啥样
字圣仓颉“走进”维也纳联合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