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艳玲
[摘 要]翻转课堂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学会自主探求新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开展课前预习、课堂讨论、课外作业等途径,积极营造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学会学习,以有效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关键词]翻转课堂;阅读教学;预习;讨论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01-0025-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一种新颖的课堂教学模式——翻转课堂迅速受到教师的青睐。翻转课堂是指将课堂教学延伸开来,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知识,使课堂成为答疑解惑的平台,以提升阅读教学的效率。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主动性得到有效调动,改变了以住他们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阅读教学中,教学有效性一般由三个要素组成,即教学目标、教学精力以及教学实践。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难以得到提高,有多个方面的原因。首先,不管是从阅读量还是从阅读能力来看,学生都无法达到新课标的教学要求,这不利于他们全面素质的提升。其次,阅读资源较为匮乏,特别是农村学校。要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就要给他们提供丰富且优质的阅读资源。由于认识能力有限,在缺乏教师指导的情况下,学生很难分清哪些书籍是适合他们自己阅读的。其三,由于正值好奇爱玩的年龄,学生喜欢阅读图片胜过文字,因此对自主学习任务常常敷衍了事,自主阅读的效率很低。最后,现在翻转课堂的硬件设施还存在不足。因为,翻转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要用视频或音频的方式呈现出来,以便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帮助。在微课的制作过程中,由于硬件设施不足,导致微课视频的质量也是差强人意,无法满足学生真正的学习需求。
二、阅读教学应用翻转课堂的策略
(一)开展课前预习,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翻转课堂教学理念中最重要的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前提。因此,在上课之前,学生要对阅读材料进行学习,并提出问题,然后将问题带进课堂中,与教师、同伴一起交流、探讨。翻转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将认知与解决问题的次序关系颠倒,同时关注课文中情感的传达方式。
如,在教学《窃读记》一课时,教师应当提前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通读全文,并进行批注,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尝试写出答案。在布置预习时,要求学生先自己体会“我恨快乐,也很害怕——这种窃读的滋味”这句话的含义。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充分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这样的教学模式,让教师了解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对段落大意、人物思想感情以及文章主题立意的理解问题。这些是构成整个文章立意的关键要素。因此,教师要对这些关键问题进行详细的讲解,引导学生去理解、体会,帮助学生加深对这篇课文的理解,促进他们内化文本知识。
(二)营造讨论氛围,创新学习形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途径。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主要目的就是要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与能力。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调动起学生参与讨论与交流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兴趣。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播放有关教学内容的视频,将学生带入文本的情境中。这样,既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又能提高教学效率。
比如,在教学《亡羊补牢》一文时,教师可以播放相关的视频,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更直观形象地理解故事的意思。然后,教师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分别扮演故事中的角色,感悟文中人物说话的用意。最后,引导学生对文章结尾进行讨论:“如果不修羊圈,结局会变成怎样?亡羊补牢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对生活实际问题,如环境污染、眼睛近视等进行探讨。通过深化讨论内容,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布置课外作业,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课外阅读,不但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进一步扩大知识面,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因此,要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就要重视学生的课外閱读,让他们将课内学到的方法运用课外阅读中去。
如,在教学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相关文本的课外阅读,如《藤野先生》等,从而让学生全面了解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经历。同时,教师还可以在课后开展读书座谈会、故事表演比赛等多种形式来提升翻转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还可以与家长密切配合,建立交流平台,向学生与家长推送一些有深度的文章,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可以明显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增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全面发展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
(责编 韦 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