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菊
[摘 要]“LCC”新读写素养课程视野下的课堂教学强调培育小学生的文化自信,逐步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教学《菊和莲》一文,首先引导学生亲近文本,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联通与融合;其次指导学生亲历实践,将课堂内外的知识进行联通与融合。这样,使学生在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体验到语言文字的美,自觉地传承中华文化。
[关键词]“LCC”新读写素养;阅读课堂;案例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01-0012-02
“LCC”新读写素养研究,以语言认知为出发的跨学科融合课堂和以实践体验为核心的社会研学课堂为中心,从提升学生的语言感受力和语言表达力出发,采取一系列策略尝试在基础课程与拓展课程中培育小学生的文化自信,逐步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下面是鄂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菊和莲》的学科融合课堂和社会研学课堂的片断实录与评析。
一、亲近文本,不同学科的联通与融合
教学片断一:进入文本《菊》
1.文中是怎样写菊花的,读读课文,先把字音读准,再把句子读通。注意小组合作,互相帮助。
2. 小组反馈。(读准字音,特别注意“爪”“赭”。要断句清晰,节奏合理)
3. 指名读,小组齐读,全班齐读。
4. 小组借助插图和译文读懂文章的意思。看看从几个方面来写“菊”,合作完成思维导图。
5. 学生小组说意思。(理解重点字“或”“其”“严”“惟”的意思)教师指导理解意思的方法。
我看到你没看书都能说得这么好,能介绍一下吗?
6. 学生交流思维导图,教师点评指导。(明确作者依次从香味、形状、颜色、品性四个方面来写“菊”)
7. 指名读全文,读出文言文的韵味。
8. 你对菊花哪个方面印象最深?(相机板书:香味、形状、颜色、品性)你是否发现作者写的原文和译文有很大差别呢?
9. 全文内容多,却只有短短的43个字,你們有什么发现吗?(引导学生将课文和译文对比,理解文言文短小精悍的特点)
10. 结合课前预习单中“你还知道菊花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呢?”简单谈一谈。
生:我们家经常用菊花泡茶,妈妈说可以明目降火。
师:生活处处皆学问,你妈妈也是好老师。
生:我发现菊花可以做药材。
师:你是怎么发现的呢?
生:我发现奶奶服用的一种药叫作“杞菊地黄丸”,上面的说明书写道:“用于肝肾阴亏,眩晕耳鸣,羞明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昏花。”奶奶就有这个症状,医生就开这个药。
师:注意观察,留心生活,看来你是一个关心长辈的好孩子。
师:(出示相关图片)谢谢你的补充分享。菊花除了文中介绍的香味、形状、颜色、品性四个方面之外,就如刚才几位同学所说,可药用、可食用。在我国,菊花的应用有几千年的历史。中医强调“药食同源”, “药用”突出的是“偏性”。中医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至今还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后续我们在课外拓展实践中会进一步了解。
教学片断二:进入文本《莲》
师:借助课中实践单自主合作,小组探究。下面就请各小组按照这些方法自学《莲》。
1. 出示自学要求,引导合作探究。
(1)朗读——读音准,断句清,韵味浓。
(2)理解——小组合作运用刚才的那些方法读懂它的意思,并看看作者从几个方面来写“莲”的,合作完成思维导图。
(3)背诵全文。
2. 小组合作学习《莲》,教师巡视辅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 全班反馈自学成效。
(1)小组合作读《莲》——学生对照出示的课文,小组朗读。朗读——读音准,断句清,韵味浓。
(2)理解——小组借助插图和译文读懂它的意思。看看从几个方面来写“莲”,合作完成思维导图。(相机板书:名时叶茎实用,模仿文言文的特点板书)
(3)背诵全文。(小组背诵,全班背诵)
(4)这两篇文言文有什么不同点呢?你读出菊花的品性特点没有?你会想到哪些人?
学生说自己联想到的人。
4. 走出文本思考“莲”在生活中的妙用,紧扣文中“皆可食也”谈谈其妙用。
生1:我们生活中经常吃莲子汤、莲蓉月饼、排骨藕汤、藕粉羹、藕饼。味道真是又香又甜哦!
生2:你真是个“吃货”!我查阅资料,知道莲的药用历史有两千多年,荷叶可以做减肥茶,我妈妈经常喝……
师:你们两人再次提到“药食同源”的概念,中药里面的“莲”可分为荷叶、藕节、藕芽、莲藕、莲子、莲心,就连你们弃之不用的莲房都是一味中药啊!莲外在好看,品味芬芳,内在利用价值极高,真是不可多得。我们一起读一读这段话!(出示《本草纲目》中关于莲藕的段落)
教学评析
文言文是中国是古代文明载体。鄂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最后一课《菊和莲》是篇文言文。课文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条理清晰,能够让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魅力。学习《菊》,借助诵读理解内容,借助思维导图概括出要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将中医药传统文化融入其中。这样,用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将课内与课外联通起来,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这一设计是群读类学的重大尝试——不局限于读手中的书,还需要读“实践”这本大书。在这样的课堂上,既有语文课堂的扎实学习,又有学生自主搜集、处理相关信息的训练,使课内外同步提升。掌握学习方法之后,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莲》这一部分。通过朗读和小组内比赛,借助课中实践单的思维导图,学生抓住文章的脉络,既快速理解文本内容,又能熟读背诵。在全班交流自学成效时,教师将重心移到中医药文化中来,使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这样的课堂,不满足于读一读、说一说、背一背的浅层次教学,而是提升到传统文化这个层面上来,将文言文与中医药有机融合,把传统文化这个宽泛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让生活走进文化,使文化融入生活,拓展学生视野。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同时,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endprint
在《菊和莲》的教学中,教师积极探索超越学科藩篱、打破学科壁垒的途径,联通“文学”“医药学”“植物学”,跨学科教学。课堂教学联通古文与中药,纵贯古今,二者融合,陶冶情操,增强了学生的中国文化自信。
二、亲历实践,课堂内外的联通与融合
社会研学课堂——走进武汉市中医药学基地。
(一)观看武汉市中医药学基地介绍,明确此次研学的内容和目的。
(二)零距离接触中药,学会辨识常见中药
1. 参观药物标本馆,认识常见的中药——玳瑁、鹿茸、蛤蚧、青蒿、贝母、三七、穿山甲片、龙骨、金毛狗脊,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有药用价值的物品,如黑芝麻、米醋、蜂蜜、豆腐、滑石粉、食用盐等。
2. 重点掌握贝母优劣判断标准,了解三七这种中药的“铜皮铁骨狮子头”的特性和活血化瘀的作用,了解助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青蒿”。
(三)尝试使用中药加工器具,了解基本炮制方法
1. 尝试用竹编药匾手工泛丸。
2. 观察药碾使用,了解切刀、药臼、脱粒风柜在中药炮制过程中的作用。
(四)填写整理研学绘本中的实践单,分享收获
1. 会辨析:川贝的挑选要诀——越小越好,颜色不能异常白。大瓣包住小瓣,放在桌上坐得住不滚动,有“怀中抱月,观音坐莲”形态的才是好川贝。
2. 懂加工:中药加工成膏、丹、丸、散、剂等离不开切刀、药碾、药臼等工具的使用。
3. 促思索:青蒿原来看起来真不起眼,没想到屠呦呦因坚持研究获得诺贝尔奖,伟大出自平凡啊!
(五)延伸领悟文言文
1. 《诗经》中的文言文诵读。
(1)《小雅·北山》:“陟彼北山,言采其杞。偕偕士子,朝夕从事。王事靡盬,忧我父母。”
(2)《卫风·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2. 三句半,猜猜看。
四人上台三句半,台下同学猜猜看,随机出示图片揭晓谜底:
水中好友鱼蟹虾,入药做菜不离它,凉血清热花叶藕,奇葩!
……
(六)动手创作拼贴画 中药材散发艺术活力
1. 细辛、竹茹,做出了絮花堆叠的芦苇荡。(配诗: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2. 辛夷拼接成了小鸭子(配诗:春江水暖鴨先知)
教学评析
为打通课堂内外的壁垒,联通教学方式和内容,在课堂教学《菊和莲》之后,我们带领学生走进武汉市中医药学基地。通过观看标本、听取讲解、触摸实物、闻香辨味、记录思考、诵读诗文、动手操作等方式,拉近学生与传统文化的距离。这样,使简单的文字变得生动形象,概念化、符号化的内容经过艺术加工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从语文学习到美术创作,从单调的文字到色彩丰富的图画,传统文化在孩子们的心中扎下了深根。中医药文化进课堂,既能有效促进孩子们理解晦涩难懂的古文,也有利于传承我国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是经世致用的文化、生命的文化,它讲究力行、知行合一。因此,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把“知行合一”作为基本原则。行动是知识的积累,也是知识的验证。广泛的学习、详细的询问,对自己所学的东西慎重地思考,做出准确的辨析,然后踏踏实实地去实践,这样使学生学会掌握了知识要领。
“牧式教学”这一教学模式正体现这样的思想。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以体验为基准,将文本与生活联通。在这一模式中,学习资源是开放的,活动场地是开放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展开自主合作探究,他们亲身参与全过程,发现、思考并解决问题,获得自己独特的经验。学生与研学绘本对话、与专家对话、与同伴对话,学习过程鲜活而有实效。
基于“LCC”新读写素养培养下的课堂教学,增强了学生的中国文化自信,提升了他们的语言感受力与表达力,锻炼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提高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责编 韦 雄)endprint